獲得第七屆矛盾文學獎
入選二○○五「華語文學傳媒人大獎」年度小說家。
睽違多時。世界名著《百年孤寂》之後,華人作家 遲子建 魔幻寫實大作
在《收穫》雜誌上登載以來,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熱切關注,
被媒體稱為「最值得期待的書」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紀大偉 越洋作序力薦
台灣大學中文系主任 何寄澎 喻其文字優美,故事感動人心
橫跨兩岸知名作家學者聯合推崇:(依姓氏筆劃排列,排名不分先後)
王蒙、王安憶、林為正、郝譽翔、張潔、銀色快手、韓少功
一支滄涼的長歌。
靈魂的前奏,是故事飛翔的下游。記憶挾帶著說書人,涉汲著明信片上的未明郵漬,寄向魔幻的鄉疆。一條民族的河流,宛如一幅少數民族的蒼涼歷史畫卷,在時代的波光裡,不斷地淌訴著它的生命情感。
以一位年屆九旬鄂溫克族最後一個酋長的女人的自述,分「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四個部分,娓娓道出原始遊牧民族的百年滄桑和人脈傳承。
額爾古納河的左岸曾是他們的故鄉,右岸則是盎然著綠意森林以及厚綿遠長的文化和情感。那迷漫在空氣中奇妙又神秘的力量,人們之間清澈且真摯的親愛,像是一首古老的讚美詩,又似一聲哀傷的歷史挽歌。通篇充溢著魔幻的死亡氛圍和宗教神聽,不由地令人想起了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那時而安恬、時而激越的簡約語言,宛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史詩般地向世界爬梳著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踏實與心靈的喜悲。他們經過了民國、抗戰、內戰、新中國、無產階級文化革命,還有改革開放。時序的移轉與世間的進退變化,鄂溫克族總是堅強地柔順前進,或後退與大自然水乳交融。既秘密又原始。而他們的情、他們的愛,以及他們飛翔的靈魂,都在額爾古納河右岸永恆地生息。
遲子建
一九六四年元宵節出生於東北漠河,童年在黑龍江畔度過。一九八四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一九八七年入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一九九○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全委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三度獲魯迅文學獎。
一九九三年獲「莊重文文學獎」(優秀青年作家);二○○五年《踏著月光的行板》獲第十一屆百花獎;《霧月牛欄》獲一九九五 ~ 一九九六年魯迅文學獎;
《白銀那》獲《大家》雜誌第二屆紅河文學獎;長篇小說《晨鐘響徹黃昏》獲一九九五年東北文學獎;一九九七 ~ 二○○○年獲魯迅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額爾古納河右岸》入選二○○五「華語文學傳媒人大獎」年度小說家。在《收穫》雜誌上登載以來,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熱切關注,被媒體稱為「最值得期待的書」之一。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