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狂熱份子的封面

狂熱份子

Eric Hoffer

出版社

立緒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9867416070

评分

★★★★★
书籍介绍

「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賀佛爾要說本書是探討群眾之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人性之書。例如:「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

本書於1951年出版即被譽為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書中充滿冷雋機智一針見血的譬喻,風格猶如16世紀散文家蒙田。至今,其名言佳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在初版的短期內即行銷50萬冊以上,被譯成十餘種語言,是當時許多大學政治系必讀之書,艾森豪總統還大量買來送人(不過作者賀佛爾對此舉卻說:「這表示每個小孩都念得懂這本書」)。

賀佛爾的一生也十分傳奇,他終身從事碼頭工人搬運工作,直至退休。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1964年成為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科學高級研究員。但他仍喜歡碼頭搬運工作,他的許多思惟,都是在那個環境中獲得啟發。

賀佛爾發現美國一般的勞動群眾是相當優秀的,他認為美國是由佔總人口數60%的勞動民眾所創造的,但是他從未看過有哪一本書談過他們。他對於當時自命清高的知識份子,反而不信任。

賀佛爾對群眾運動的思考,大都是從生活中觀察而來,他與柏克萊那些大學生們的接觸,使他了解「今天願意創造歷史的只有那些年輕人」1964年柏克萊校園學生爭取言論自由,學生喊出:「我們不要研究歷史,我們要創造歷史」。

賀佛爾發現,在某種程度上,成人在面對環境的大轉變時,其心態猶如少年人,都是一種無著落的人,前途茫茫,為了生存,都必須在某種意義上死亡然後再生,其與群眾運動中的狂熱份子心態同質。人不癲狂枉少年,其實都是一種冀望毀滅之後的再生。

賀佛爾的創見在本書中比比皆是,再舉一例證之,他說:

「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一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那些在一個群眾運動初起時會急急投入的人,往往也是樂於得到移民機會的人。」以下是他對本書的說明:

「在這個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必須對『The True Believer」(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這些『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透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捏塑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所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賀佛爾(Eric Hoffer, 1902-1983)

是個自學成功者,他在餐廳打過工,當過流動農場散工和掘金者。珍珠港事變爆發後,他到舊金山當碼頭搬運工人,一當就是二十五年。生平著作超過十本,其中包括《狂熱份子》(The True Believer)、《激情心靈狀態》(Passionate State of Mind)、《變遷的磨難》(The Ordeal of Change)、《我們時代的脾性》(The Temper of Our Time)等。他在一九八二年獲頒總統自由獎章。

用户评论
9月初看,着实惊人。
非常6。非常實用。非常適合對號入座。
有趣
就算你先知先觉,又能奈何后知后觉…………
六星佳作 乌合之众进化版
观点很有意思,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瑕疵
对于这本书别问我哪句话精彩,对不起说不出来,因为每句话连标点符号都精彩绝伦,无比准确的解释了许多社会现象,从上至下各阶层的心理,每一点都正中靶心
结合克鲁泡特金的《面包与自由》一起看很有意思。两个不同阶层的人。
更像是随笔的思考录,有些零散随意,没有很严谨的论证,但很多观点很是犀利。 各方面失意人的狂热一点就燃。我们常以为想要自由,却往往躲在群众中享受不需要自由带来纠结选择的烦恼和逃避个人的责任。喜欢做不可能的事,往往是为了掩饰自己无能,不至于被发现自己连大部分可能的事都做不好。 群众运动三个阶段,从言辞人启蒙铺路开始;狂热人点燃推向高潮;务实行动人与现实和解,沉淀新体制,运动走向结束。
狂熱者并非追求運動“理想”,只是想逃避“現在”和“自我”(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依附于某種更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