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漏洞拉的封面

不漏洞拉

黃雋慧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时间

2017-06-28

ISBN

9789869480239

评分

★★★★★
书籍介绍

不漏洞拉是越南話「從今以後」的音譯

是難民潮的標記,也象徵越南船民渡海的絕望、希望與聚散飄零……

「從今以後,香港已對越南船民實施新政策。從此,凡因經濟問題以船民身分設法進入香港者,將被視為非法入境。非法入境者不可能移居第三國,他們將被監禁並等待遣返回越南。」——一九八八年,香港政府向越南船民解釋新的難民政策的廣播文

上個世紀七〇年代,基於對共產黨統治的恐懼,以及政治與經濟上受到的種種壓迫,大批越南人逃出家鄉,跨越海洋,試圖尋求新生活。這樣的一群人,被稱為越南船民(the Vietnamese Boat People)。七○年代至今,世界仍不斷發生一波波令人震撼心痛的難民潮,成為國際必須共同合作面對的人道問題,而從援救、難民營到收容國的機制,就是從越南船民開始的。

在海上沉浮的船民們,據聯合國統計,大約有二十萬到四十萬船民死在海上,獲得救援者,往往也在各難民營與收容國間輾轉,希望獲得西方國家的移民資格,不幸的遭遇讓馬來西亞比東島被稱為父老悲痛島。當時,被指定為第一收容港的香港湧入大量船民,讓原本人口密度就已吃緊的香港更顯逼仄;船民與香港人之間,固然有摩擦與扞格,但收容越南船民的義舉,卻也成為香港史上最大的人道救援行動。

本書作者黃雋慧是香港出生的七〇後,在一九九七年政權移交前移民加拿大,認識了幾位同樣移民當地的越南船民。同為離散的移民者,卻曾是收容者與被收容者的不同命運,喜歡歷史的她因此展開對船民記憶的考察之旅,以七個越南家庭第一手的訪談資料,保存一段在世代交替間記憶逐漸滑脫的歷史。

本書特色

@越南船民的第一手口述歷史

有關於越南在國際出版上的呈現,多半以越戰為主,難民潮至今只是印象式的記憶,以及當時國際會議的處理,本書作者深入採訪越南難民網絡,呈現當時船民搭船的逃難細節,以及各國難民營情況。本書呈現真正的第一手資料,甚至超越目前國際版權市場所能提供的出版品。

@不間斷的難民潮及衍生的思考

二〇一三年開始,大量的難民從敘利亞逃出湧向歐陸與土耳其等國,三歲男孩趴在沙灘上的屍體,以及美麗月光下漂浮的難民船震撼了全世界。其實,自聯合國難民公約擬定六十六年來,難民浪潮從未停止,一場戰爭或是局勢改變,就會讓原本安居的人們在一夕間失去根底,而在無須流亡的國度中,接納難民以及給予身分,也是不斷在擴大中的問題。越南船民的那一段過往,除了是必須被記載的歷史外,移民的安置與融入,對於面臨難民問題的各個國家來說,也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官方的詮釋以及生命史的對照

越南船民的故事,曾經在上個世紀六七〇年代,因為符合臺灣當時的政治需求,在島內以「南海血書」喧騰一時,但後來「血書」被疑為偽作,人們的記憶則在世代間隱去。由中我們也可看見歷史的荒謬性:因為合於政治環境所以被大肆宣揚,因為不再合用就棄置不顧,但是難民們個人的生命史並沒有因此就不值得被閱讀,人性的醜惡與無私,往往在極端狀態下更被彰顯。史觀轉換的荒謬本質以及人抵抗橫逆奮鬥的過程,構成了本書不一樣的閱讀魅力。

@東南亞二十世紀延續至今的問題

經過二十世紀的分裂與殖民動盪,東南亞各國在歷經發展與倒退之後,在二十一世紀重新回到全球化的舞臺,成為經濟大國眼中的發展應許之地,臺灣政府在面對中國與國際市場的困境時,也把前進東南亞市場做為重點項目。然而我們並不曾建立對東南亞脈絡的立體認知,甚至因為移工引進,造成偏頗的刻板印象,因此,如何從出版的角度,逐步建立對東南亞的深刻理解,以及與臺灣的關係,這本書會是其中一個入口。

名人推薦

廖雲章(曾創辦四方報,現為獨立評論@天下主編)

劉致昕(商周、報導者特約記者)

劉吉雄(紀錄片導演)

黃宗鼎(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目录
本書背景說明
越南船民主要援助和管理機構
本書主要難民家庭
自序 不漏洞拉與我
第一部 逃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极好的题材,可惜写得散乱而简单。越南船民于怒海惊潮中搏命以求自由幸福的事迹可歌可泣。书中后半段有关华文学校与东南亚华人国族认同的内容很有意思,值得有志学者继续挖掘探究。
很好的选题 可惜最后写出来却是一个类似《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东西,,
非常震撼的一本书,我对邻国的历史太无知了
比较完整地示范了oral history project成果;可读性高,读起来很快;适合给学生当范本用,了解oral history最终成型方式,尤其是如何梳理材料里的矛盾点和提出critical thinking问题。
大国博弈,小民受苦。尽管此书基本是采访当年的难民家族整理成的材料,没有太独到的分析和延展,但也形成了应当被重视被反思的东南亚动荡史板块。
边缘者的苦难——越华船民逃难史。后记比正文好,作者放下抽离写作者视角的自我要求后反而更显真诚。难民问题的主动被动双方,都接受着不小的挑战:难民在颠沛流离之中的心理建设、身份认同;收容国的收容压力和人道主义之间的矛盾等等。不过越南华人心目中的中国挺有意思,“是华语教育理所接触的历史和文化所塑造出来的一个朦胧不清的中国,也是一份从家庭和社区所渲染的民族意识,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归属和认同。” 这可能是所有华人的理想国吧。 @2020-03-04 17:16:12
言几又是个好书店
比《大逃港》水平高多了
在政治的硝烟中,最惨的还是最底层的人民。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不光统治者得提高自己的素质,关切民生,全民也应该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ps:这本书背景交代得详细点就好了,时间点也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