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從因果到機制的封面

從因果到機制

葉啟政

出版社

群學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9869747486

评分

★★★★★
书籍介绍

潛心四十餘載,末代武士的關鍵一戰

一九七〇年代,葉啟政教授回台任教,學術關懷轉向理論性思考,但同時也保留了主流的以實證主義為導向的「經驗實徵」研究這條「深層」軸線。《從因果到機制》即是他對此深層軸線沉思四十年的積累成果。在這部深具開創性的作品中,葉教授徹底反思了「確立因果關係」這個科學探討的核心課題。

在葉教授的思路裡,一招一式都在表達一個基本立場:尊重各種研究策略,但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徑。固然我們經常選擇某種「靜態」的特定狀態來作為貫連因果關係的「變項」,但這樣的「靜態」模樣只是用來勾勒整個現象的起始概念。事實上,起點充其量只是提供我們如此漫遊的意義,重點更在於尋找概念的分岔點。這正是葉教授不斷檢討實證主義主導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及其侷限的基本緣由。

批判經驗實徵,既破且立的全新視野

葉教授的前一部作品《實證的迷思》致力於破除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典範迷思」,而在《從因果到機制》中,葉教授更上層樓,深入探討「因果」與「機制」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

在過去,學者們力主採取「變項」這類概念來表徵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樣的表達方式卻有著基本缺陷,其中最為根本的莫過於,從表徵現象認定的因果關係可能是虛假的,經常無法有效處理「混淆因子」問題。針對此一難題,最典型的化解方法即是善用「機制」概念來補救。「機制」提供一套解釋項和被解釋項之間,相互連串且接續的因果聯繫。在此同時,機制卻也涉及到具因果鏈性質的「中介變項」問題。更貼切地來說,這乃關乎「機制」作為一種中介過程的問題了。

葉教授進一步以分析社會學和批判實在論作為分析對象,檢討他們各就不同立場如何處理「機制」這一概念。葉教授認識到,機制乃是一種具引信促發作用的解釋性思維理路。「機制」的內涵理法必然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隨時空條件的更移卻可能轉變。這意味著,人作為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在當下時空的思考與決定,對事態的發展,是具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最後,葉教授認為,我們可以採行Max Weber的「理念型」概念來處理「機制」作為因果權(能)力的表現。基本上,以機制為基礎的因果解釋,乃是以具選擇親近性的方式來描繪因果過程,而非窮盡所有的可能情況。其所論述的因果,其實是人們透過經驗所形塑出的一種心靈圖像,因此具有區域性與選擇性,始終受特定社會條件隨時制約著,易言之,世間並無一成不變的因果「真理」。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

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

(展开全部)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追尋因果關係性——走出相關程度的迷宮
第一節 簡扼回顧「經驗實徵」的研究傳統
第二節 從Hempel的科學解釋模式談起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卒章显志,最后一部分凸显全书的意图,与分析“机制”概念的背后原因。批判实在论两章实在复杂,其中沟壑难以把握,引发的问题或者“存在论”立场的不足,有待继续消化。
中文界对批判实在论介绍最细了,从harre Bhaskar到elder vass ,Sawyer和好长好难记的北欧等学者。
对社会学研究中机制这一解释思维理路做了非常好的分析和阐释
很一般,甚至问题一大堆
对“机制”分析的各种思潮传统的梳理,比较详尽了。对以前零散读过的文章所处的脉络系谱有了相对更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不错的文献!
两星半。叶老师的文献阅读应该无人出其右,非常全面。对于批判实在论的引介也是大功一件。我觉得问题在于作者欠缺历史训练,对于一种方法的流行完全没有任何情景性的解释。比方我很期待他评述潜变量模型如何被发明,遗忘,又重新被挖掘(然而被赋予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因果语言)。这是因为身处欧美学界之外所有没有去寻找这一脉络吗?另一个问题当然是术语的泛滥,既无必要,也不带给读者任何新知(『在Bhaskar 的認知架構里,迸生所涉及的重點不是依附在低高階轉換的附隨説,而是由前一狀態生成新存有的迸生。因此。它既非來自歸納,也非來自演繹,而是透過能動者的實作所衍生的一種具不斷「闕如化」之自我生成般的量子跳躍。』)我期待更清晰的论述。
新瓶装旧酒,主要提供了一些文献的支持和解读(本书又名《能动与结构——思辨实在论新解》)。对我方法论上的启发不是特别大。问题在于很多脉络统合在一起其实很让人不解,winship和little 的框架和hedstrom的框架是一样的么?因果机制还有一些脉络,也没有涉及到。我觉得一个问题是作者认为固化的脉络不会产生新的理论创造,但是实际上学界的变化已经很大了,这点在实证的迷思里已经体现出来。现在已经没有量化学者认为残差是不重要的了,儿在反事实框架下,量化学者采用了一定决定论的逻辑,认为概率性背后存在实在意义(我们没有顾及到的发现),当然统计学家和我们的观点也不一样。读叶老师的书很容易落入“任何事情都是复杂的”这一前提上,从本体论否定了认识的各种可能性,这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