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调查手记的封面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调查手记

黄盈盈

出版时间

2016-01-01

ISBN

978988141947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及该所部分毕业生。他们采用“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

同时对社会学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过实践指出,田野调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到了什么,还在于社会学家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为打破社会隔阂有过哪些作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本升华生命的书。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部 身处“小姐”之中
我在“红灯区”/潘绥铭
“你要自甘堕落”:记“小姐”研究中的朋友们/黄盈盈
疏离与亲密/王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为调查手记,零碎是必然的事情,但却未免太圈地自萌了些。
大部分的调查手记都非常真诚。
手记 最后一部分关于社会调查的伦理研究很好
女性研究者写的妓女观察有血有肉,男的研究者就很表面不打动人。
确实让我了解到小姐这个职业在中国更为真实地存在状况,很喜欢前面几篇女性学者的文章……但是身为社会学科的学生我也会想……这些真的对现实做出了实质性的帮助吗?她们又需要这样的帮助吗?
“主体建构”的视角意味着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不再被简单地视为客观事实,而是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在与研究者的互动中,对自身想法、行为、意义的建构结果,这种互动嵌于特定的情境。 在这样的田野反思合集里,不同研究者的能力高低和价值取向一览无余。最喜欢赵军和刘中一写的两篇,前者直观呈现了在中国研究敏感议题所要面临的人情世故,后者坦率细述了研究者田野调查过程中的“动情时刻”。其实很难评价研究者各自的应对之举是否恰当,一是原初场景已难以还原,二是某种意义上做田野就是在过生活,而生活总有“出乎意料”和“只能如此”。
真诚的反思和表达已经足够。
可能不是很“学术”,但极为“真诚”与“动人”。它是关于“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