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逃港的封面

大逃港

陳秉安

出版时间

2010-12-31

ISBN

9789881991133

评分

★★★★★
书籍介绍

《大逃港》19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陈秉安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即记录了深圳30年百万人越境香港的那段历史。

陈秉安

1948年生于湖南桂阳,1968年赴乡村插队务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桂阳县运输公司工人,桂阳县卷烟厂工人,《主人翁》杂志编辑,《深圳风采》杂志副主编、主任编辑,《深圳周末》主编,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中篇报告文学《来自女儿国的报告》等。

用户评论
人民用脚投票。
陳秉安的《大逃港》寫了22年,作者透露搜集資料的艱難一是在於這一段大陸人大規模偷渡去香港的歷史一直被視為禁忌,所有文獻、報道都被掩藏;二是在於親歷者如今星散各地,還有不少已經去世,劫後餘生的生者亦不愿回首這段悲慘經歷的。本書行文的情感很真摯,白璧微瑕在於對改革開放過度褒揚,4顆星
里面有个在运动中失去父母,也跟兄弟妹妹失去联系的梁成功,跑到香港后生无可恋,沉醉于烟花柳巷,十万人逃港事件发生后,他去召妓,点的那个年轻的妓女面对他害怕得全身发抖,他从女子后脖颈一块被烫伤的印记认出这是他的妹妹,两人抱头痛哭。
一段段血淚史,讓人泣之無聲。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改革开放四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非常有幸,参加了陈老师的现场讲解,讲解了写作这本书的初衷,走访的历史,创作的历程,了解了4次逃港的历史背景,最后一次大逃港以及后面改革开放的缘起关系,周围也有逃港家属的现身说法,推荐阅读,有助于理解那一段特殊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一切政治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历史总是血和泪铸成的。不要以“人道主义”来揣摩政治
作者很敢讲
最近一直在看关于政治和历史的书,这本大逃港阅读感受很像捧着三体,中南海做决策的毛泽东和宝安县因一句话,一个政策就定了命数的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现实,极具震撼,时间给与的沧桑,都是血与泪。改革开放从哪里开始,怎么做,不是邓极具想象力的构思,而且森森白骨倒逼开闸。人最终要过的是生活,不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