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的封面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葛兆光

出版时间

2017-12-31

ISBN

9789882370746

评分

★★★★★
书籍介绍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及中國的思想、文化與宗教史。著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宅茲中國》、《想像異域》、《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

目录
引言 「從周邊看中國」到「歷史中國之內與外」 xv
壹 「周邊」的重新界定:移動與變化的「中國」 1
一 從〈禹貢〉到《史記》:「九州」與「中國」
二 統一與統合:帝國內部政治、制度與文化的同質化
三 內與外:古代敵國的爾疆我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于某个崛起的一记耳光。
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最引战的话题或许是和“民族主义”有关的一切词语了。葛兆光先生的这部作品,再次厘清了历史上“中国”概念,厘清内与外的关系,并建议打破刻舟求剑式的“边疆史”“民族史”两分法。高屋建瓴犹是。 历史学家是诊病因的大夫,但不是开药方的医生。葛先生在厘清“历史中国”观念的同时,相当谨慎的避开了所谓“现实意义”的提法。 可正是他写的这本病历,给现在的一些“新儒学”研究者,一些乔装的“世界主义者”去掉了伪面目,不仅反对虚无主义,更对野心十足的新民族主义敲响警钟,可谓一部力透纸背的批判作品,或许这就是历史的现实警惕意义吧。 许倬云,葛兆光二位先生在有关民族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著作,有机会一定要读全咯。
娓娓道来,写得极好,葛老师真是学界瑰宝,最后的附录论文鞭辟入里。扎实的文献是一切研究的关键,喊口号、拽名词的所谓研究实在是令人发指。当然,按照现在的局面,恐他日更难于昨日了。
PDF
对天下体系历史与现代神话的剖析最妙
好书,可惜以现在的环境,能做到这样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
彬彬推 獨得過癮 歡愉
突出一个提纲挈领。分析“帝国”/“天下”观念一篇极其精彩。
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就应当用这种开放、包容、平和的眼光看待问题。
理清了很多关于“华夏”、“蛮夷”、“天下”等的争论,颇有拨云见日之感。当历史研究不服务于某些意识形态需求时,对历史的感知才不会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