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巨變第二天的封面

巨變第二天

劉瑜

出版时间

2023-06-01

ISBN

9789882372962

评分

★★★★★
书籍介绍

「對於民主的喜劇與悲劇,歷史已經傳遞給我們太多耳語, 站在同一條河流裏,失憶是對文明的辜負。」

劉瑜最新學術力作

考察百餘政體半世紀演化進程

理解轉型成敗與因果

很長一段時間裏,對政治發展的分析聚焦於民主轉型的動力,定格於轉型完成的時刻。許多人似乎相信,「民主轉型」意味着政治發展劃上一個美好的句號。

然而,在「歷史的終結」處,是另一段歷史的開始。轉型國家有可能走向民主穩固,也有可能走向民主倒退和崩潰,甚至可能走向戰火紛飛。「句號」並非真的句號,而是意味深長的省略號,對這個省略號,我們所知甚少。

本書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時間框架中分析新興民主國家轉型後的發展境況,從民主鞏固、經濟發展、暴力衝突、國家能力等維度,全景式呈現「巨變第二天」各國分叉的道路,並挖掘這種分叉背後的原因。歷史常常詛咒未來,而觀念驅動的選擇則是每個社會自救於轉型泥沼的一根細線。

劉瑜,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長聘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比較民主轉型和政治文化。著有《民主的細節: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觀念的水位》、《可能性的藝術:比較政治學30講》等。

用户评论
书中旁征博引用各色民主化国家的转型历程作为佐证,可是抛弃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各个国家的历史沉淀和政治文化来定义转型的“成功”与否可能确实也有一点单薄。全书的底色依旧是八十年代以来国内保守主义自由的论调:警惕“大民主”,捍卫个体权利,要英美革命,不要法国大革命。但是结语可以看的出来刘瑜是写给中国当下的政治思考者和未来的政治行动者的,读来依旧是刘瑜式的乐观与隐忧交织。理解责任和宽容,是所有政治共同体成员必须习得的政治技艺。全书三星半,五星平衡一下短评里面的司马水军。
巨便第二天
虽为工科学生,有幸在香港书展买到,算是打开一扇窗户了。
存在较多误植(p.131第一段图解、p.142倒数第六行,p324、327、347通胀率一会几万一会几百万一会数亿…)、春秋笔法(第三章注17、18,p.142“不在表格中报告”的模型结果得出了重要结论…)。本书研究方法有部分使用取log值的方式,怀疑玩弄数据,对涉及该类型的研究结论我持保留意见。第二部分以案例得出结论有作者自己所鄙夷的失败者偏见/成功者偏见之嫌,例第六章第三节等。这本书非《可能性》的增强版,它更多探讨为什么。刘的学术信用已经在《可能性》中被她幼稚、戏谑、武断、春秋笔法的语言风格玩没了,遂对于《巨变》一些重要的却难以验证、缺失的图、表及相关结论,我持保留意见。科普向zz学读物的语言风格应轻松、生动有趣、简明扼要的,区别于《可能性》。该书话题和论证方式上很严肃,但我没法再信任刘
Louis
很厚实 国政和政治学方面的可读 本人不是这个领域的便不多做评价 但总的给了我不少收获
学术著作,有些难读。好在刘瑜的文笔文风在,即使读读开头和结尾,跳过那些细致的分析佐证材料,也是有收获的。#20231001
国家民主化,与威权政体相比,不会提高暴力冲突风险,不会显著地损害经济自由、降低经济增长(甚至有利于经济自由和增长,但民主转型相伴随的经济模式转型、超级社会动员、选举与暴力冲突、政治资本重组等有可能阶段性地负面影响经济表现),在国家能力上呈现“政体有限论”。此外,国家要选择“薄的民主观”,解构“人民意志”存在本身或怀疑它的道义合理性,持多元主义制衡论,防止暴政,重在“如何统治”而非“谁来统治”,重视政治的边界,承诺政治权利的平等,反对在具体政策问题上动辄诉诸超级动员,塑造弹性公民社会,切忌堕入“不自由的民主”、走向经济民粹主义。
在一个人“否证”自己的道德与理性能力之前,一个社会的“初始设置”应当是对人进行平等的自主性假定。 在这个意义上,民主与其说是基于对人性之善的确信。不如说是基于对人性之善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