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與歷史對話的封面

與歷史對話

[美国] 柯文

出版时间

2021-02-18

ISBN

9789888758043

评分

★★★★★
书籍介绍

從晚清時期開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廣為傳頌,著名歷史學家柯文(Paul A. Cohen)提出,這一文化現象的原因實與中國人一百多年來飽受國難、蒙受國恥有關。在本書中,他探賾鈎深,剖析了不同敘事方式中勾踐形像與內蘊之異變,由此而呈現了中國二十世紀政治文化的風雲變幻,其獨到的視角,使人能從多角度理解二十世紀政治文化的變化。

柯文(Paul A. Cohen),美國學者,1934年6月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衛斯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1953年入芝加哥大學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John K. Fairbank)教授和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教授,開始致力於中國思想史和中西關係史研究,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62年至1965年,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和安默斯特學院任教。1965年到麻州衛斯利學院任亞洲研究和歷史學教授,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衛斯利女子學院歷史系主任,並將其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學之中。著作包括《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等。

譯者簡介

董鐵柱,2009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

(展开全部)

目录
目錄
序 iii
前言 ix
致謝 xv
第一章 古時之勾踐傳說 00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了前三章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所谓“内部文化知识”体系下,研究者去熟悉化才能更好的审视“被制造的传统”——而且我觉得文化内部的研究者在去熟悉化之后,要比国外研究者更加有利,毕竟柯文在这本书中也有理解不当之处。〔错别字:页6脚注11,“出国”当为“楚国”。参考文献页291,伊人所撰文章当为《勾践、郭霸之尝矢》〕
柯文一贯的写法,探讨文本与历史的互动。传统的故事塑造着现代人的文化基因,但同时,故事文本也在不断为现代人所利用,配合着时代,传达出社会以及个人的需求。这样的过程是不被身处此文化中心的人所意识到的,只有“外来的”观察者才能发现和研究。
本书广泛追踪和考察了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不同变体,呈现了故事文本与历史现实之间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在一些视野尚不明朗的历史区间内,柯文在结论时能够保持克制和谨慎,对于一个西方“局外人”来说,实属难得。 结语部分对于故事为什么被讲述这一问题的认识蛮具启发性——故事作为口述传统的记忆载体,绝地求生的叙事主题和内核,以及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这些因素都不断赋予了传奇故事新的生命力。
看目录知内容
柯文自身精到的论述自不必说,更令我反思的是中国的学生确实会因为过度内化了勾践的故事而忽视它在近当代的意义重写。类似的在我对哈萨克斯坦研究的案例里又是否能真的找到了一个这样好到内化而不自知的切入点呢……
好看。
很值得借鉴的套路。讨论在复杂的时空背景下,经典的故事抑或概念如何被叙述或使用,如何反应出社会观念或学术思潮的变迁。勾践问题的主要生命力是和影射史学缠绕在一起的,对史学人来讲既是灵感又是悲哀。
本书呈现“勾践故事”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演变,不同时期不同势力对“勾践故事”的利用与改造。
眼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