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与生生
杨立华
评分 7.2分
本书是对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当代阐释和重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学术方向。既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丰厚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基础。当然,如何用现代汉语的哲学概念,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深度、重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内涵,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转变成当代意义上的活的思想,而不是以现代汉语梳理传统哲学的文本脉络、概念关联,通过“翻译”和解释将“理
宋明理学十五讲
评分 8.1分
郭象《庄子注》研究
评分 8.6分
郭象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镇。自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开始,汤一介、许抗生、余敦康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前辈学者,都在这个课题做过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王晓毅等人又在这个课题上作了专门的研究。然而,囿于既有的学术范式的限制,这些研究总体上仍在汤用彤先生构建的基本框架下展开,虽然在局部的点上有一些进展,但都未能有真正的突破。 现有的相关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庄子哲学研究
评分 7.5分
《庄子哲学研究》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尝试
气本与神化
评分 8.5分
《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张载哲学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的热点之一。
中国哲学十五讲
评分 8.4分
评分 8.2分
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张载哲学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本与神化》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 <p
思诚与见独之间
评分 8.3分
《思诚与见独之间》精选了杨立华教授二十二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和道家哲学研究。其内在的线索是:理解实体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代的揭示,特别是尝试对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做具体地、精当地把握。 用儒家、道家这样的固化标签来把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往往会错失哲学洞见的内在理致。作为生生之本和价值之源的道体在中国哲学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呈显,其中诚体(思、孟)和独体(庄子)的完
专家学者参与型治理
评分 暂无
《专家学者参与型治理:荒漠化及其他集体行动困境问题解决的新模型》区别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奥斯特罗姆等强调的政府(中央集权或强制)、私有化和自治模型,提出了一种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新模型——专家学者参与型治理或知识驱动型治理模型。在博弈理论分析和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书系统探讨了专家学者参与治理的六种角色、专家学者有效参与治理的七项制度设计原则,并在诺斯、拉坦等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
匿名的拼接
评分 6.3分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纬”的文化阐释、匿名的拼接、内丹与外丹、技术的颠峰、禁欲时代、作为个体的世界图景和生活样态的内丹、新道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