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俄罗斯探月历程
[爱尔兰]哈维
评分 8.8分
《苏联/俄罗斯探月历程》从苏联探月计划之父吉洪拉沃夫的构想开始,以苏美月球竞赛为主线,用简练的笔法全景式地描绘了上个世纪50、60、70年代苏联波澜壮阔的探月历程,其中,既有巨大的成功,亦有令人心碎的失败。现在,俄罗斯打算重返月球,提出了月球全球探测器计划。
南极洲
(英) 加布里埃尔·沃克
评分 8.9分
南极洲 [英]加布里埃尔·沃克 著 蒋功艳 岳玉庆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2 ISBN:9787108061119 定价:45.00元 南极洲独特,宁静,亘古如一,它保存了有关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线索,对它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另类的地区,也是人类唯一无法独立生存
BBC星球系列:从太空看地球
[英] 迈克尔·布赖特
◆源自BBC巨制纪录片,豆瓣9.5,腾讯视频9.5高分神作! ◆包含卫星影像在内的200余幅精美图片,带来震撼观感 ◆181处详细图注,掌握地球奥秘 ◆简明的太空观测小史——从“象牙刻字”到“蓝色弹珠” ◆未曾目睹的地球之美,讲述不为人知的地球故事 ◆独特的观测视角,从太空感受地球脉动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汤国安
评分 8.0分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2版)》共分13章,其中第1章至第5章为ArcGIS基础操作篇,以空间分析前后数据采集与制图为重点,着重介绍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ArcGIS的应用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等内容。第6章至第13章为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篇,以专题形式分别介绍了空间分析基本内容、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
大气科学(中文版)(第2版)
约翰·M.华莱士 (Wallace.J.M.)
评分 9.0分
《大气科学(中文版)(第2版)》由Wallaee和Hobbs教授编著的这本《大气科学》主要阐述地球大气的特征、结构、演变过程与预报等基本问题。它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人门教材十分适用于地球科学各相关分支学科的学生使用,对于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它简练而通俗地阐述了大气科学各部分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成果。任何一个学生,如果能认真地学完《大气科学》,都会从中获取很大的收益。<
宇宙密码
[美] 撒迦利亚·西琴
评分 7.9分
编辑推荐 ★旷世巨著《地球编年史》,突破性的畅销书,影响力持续40年而不衰,被译成30种文字,全球销量2000万册 ★诸神是如何知道创造的秘密和复杂的基因知识的? ★先知为何能预言地球上重要事件的轮回? ★神的等级数字是如何揭示了神圣名字中秘密意义的研究线索? ★苏美尔人复杂的基因知识已经传到
QGIS软件及其应用教程
评分 暂无
本书是一本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QGIS的基础教程类书籍,详细介绍了QGIS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应用实例。本书共包括12章,第1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QGIS的基本知识;第2章~第6章主要介绍QGIS最常用的操作,包括数据读取、预处理、选择、筛选、查询、统计及矢量编辑等;第7章和第8章重点介绍QGIS的符号化与制图功能;第9章和第10章重点介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11章介绍QGIS功
漫步中国星空
齐锐
评分 9.2分
本书以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认星歌谣《步天歌》为基础,结合中西对照星图,帮助读者仰望星空,认识中国传统星象,并通过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为大家呈现星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寓意。 齐锐,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原社长。万昊宜,北京天文馆业务副主任。
反物质
[英] 弗兰克•克洛斯(Frank Close)
◎点破反物质武器幻象 ◎解读狄拉克密码 ◎科学释疑通古斯大爆炸 ◎从科幻到现实的反物质认知之书 黑洞、弯曲时空、奇异粒子、夸克……物理学的所有令人费解的发现中,反物质的存在无疑是最神奇的一个,也给科幻作家们提供了极佳的创作空间。本书就是一本关于反物质相关知识的译著。本书以反物质炸弹为切入点,结合科学实验、实例及现
小冰河时代
[美] 布莱恩·费根
评分 7.6分
本书回顾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寒冬景象,分析了这段冰河期对历史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对当前的全球暖化奠定了怎样的气候基础。据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存的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小冰河时代,知名考古学家费根在本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没,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等。他引领大家以气候为
大气科学概论
黄荣辉
本书扼要地介绍了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系统地概述了大气成分、结构与状态,基本的物理、动力和化学过程;较全面地简述了大气中的天气系统、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和气候系统;此外,本书还回顾了20世纪大气科学的发展成就,并展望了21世纪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 本书不仅可作为非大气科学专业的人士了解大气科学的入门书,又可作为大气科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科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向守平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在概括介绍现代宇宙学的主要观测事实以及标准宇宙学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的基本理论。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结构,是由极早期的物质密度扰动逐步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密度扰动的发展是线性的,这一时期留下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遗迹,并形成了密度扰动的线性转移函数与相应的扰动功率谱。《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对线性扰动理论作了较为系
天体物理概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天体物理概论(彩色修订版)》注意把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主要事件结合到课程内容之中介绍,使读者能够比较生动具体地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艰苦探索过程。在侧重基础的同时,对一些前沿热门问题也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和讨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程度对这些内容进行取舍。
大众天文学
C.弗拉马里翁 (Camille Flammarion)
本书是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作者卡米伊·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触将浩芒宇宙的绚烂与神奇展示给广大读者。它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篇幅最大、插图最多的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许多人因读了这本书而爱上天文学,甚至因此从事了天文研究工作。 全书共分七篇,前六篇全方位描述和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
火成岩岩石学
徐夕生
本书引进了许多最新的国内外科研成果,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论述清晰,层次分明。可以说本教材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丰富、结构合理、既系统介绍火成岩岩石学基础理论知识,又结合岩石学国际学术前沿和研究进展的教材。本教材可作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及涉及岩石学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点击链接进入旧版 : 火成岩岩石学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
郜積意
评分 9.1分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讨论三卷本《京氏易传》之例。今三卷本《京氏易传》的卦序是八官卦,其内容包括二十八宿人卦、月日人卦、五行人卦等,是前汉《易》学史的重要著作。民国徐昂《京氏易传笺》及今人卢央《京房评传》等对《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有专门讨论,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修正。如在月日入卦上,《京传》以建候积算为表征。建始之例,据问而成,故《京傅》原文“建起戊寅至癸未”当误,坎卦应“建起癸未至戊子”。徐
多波束测深及图像数据处理
《多波束测深及图像数据处理》在简述多波束系统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围绕多波束测深数据和图像数据处理两大主题,就系统测量过程中的基准、声速、辅助参数测定、测深数据处理、声呐图像的形成、处理、应用以及与侧扫声呐信息的融合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重点介绍了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采用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对从事海洋测绘的科研及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天文历法
[日] 薮内清
评分 8.2分
本书是薮内清一生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史的结晶。1969年首次出版,即深受好评,当年薮内清就因此书及其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获得在日本有很高声誉的"朝日文化赏",1990年出版的增订版又对原书做了40多处增补。至今仍是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史的标准著作。即使在中文出版物中,也没有能与之比肩的同类著作。 本书包括三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从汉代到清代的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印度、伊斯
测绘学概论
宁津生
评分 7.7分
本书是在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武汉大学组织、五位院士领衔编写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公共专业基础课通用教材。该书简明介绍了当代测绘学的基本内容、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书共十一章,包括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空间定位与导航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以及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等内
中国古代纪时考
张衍田
评分 8.1分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
太阳系三环到四环搬迁纪要
[美] 玛丽·罗琦
我们生存和茁壮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宇宙里一点也没有:空气、重力、热水澡、新鲜的产品、隐私、啤酒。宇宙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一个人可以放弃多少东西?又能承受多少奇怪的事情?如果一年不能走路,你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如果一年不能做爱呢?一年不能闻到花香呢?如果你在太空行走的时候吐在头盔里了会怎样?人体从太空往下跳伞还有没有可能存活?要回答这些问题,各个太空机构设立了各种稀奇古怪令人吃惊的太
千亿个太阳
[德] 鲁道夫·基彭哈恩
评分 8.6分
本书介绍了恒星能源、结构和演化,射电脉冲星、密近双星质量转移、致密X射线以及地外文明的知识。全书基本上撇开了数学公式,运用了许多生动比喻,叙述了许多著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是一本颇有特色的科普佳作。 鲁道夫・基彭哈恩 德国天体物理学家,1965-1974年任哥延根大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教授,后任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他的著作还有《等离子体物理基础》、《来自宇宙边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卞毓麟
评分 6.6分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作品文笔流畅,故事性强,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 卞毓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现为中国科学
天文摄影鉴赏与指南
[英] BBC《仰望夜空》(Sky at Night)杂志
《仰望夜空》(Sky at Night)杂志是一本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出版的关于天文学和天文观测的杂志,这本杂志是在BBC已有50多年历史的《仰望夜空》专栏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诞生的。《仰望夜空》栏目由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主持,现已成为BBC的经典节目之一。这个栏目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航登月到日食观测,从夜观天象到人物访谈等应有尽有。本书是BBC基于《仰望夜空》杂志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之一,主要内容
如果宇宙可以伸缩
[英]凯莱布 • 沙夫 (Caleb Scharf) 著
评分 7.3分
浩瀚的宇宙如何形成? 万物遵循着何种秩序? 生命的起源和构成是怎样的?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是否存在平行宇宙? 人类如何走到今天? 宇宙如何影响我们看见现实的方式? …… 《如果宇宙可以伸缩》将会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疆沙漠游记
[瑞典]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是世界著名探险家,1890年到1935年间,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首次发现楼兰古城、喀拉墩遗址;勘定恒河源头,探查古丝绸之路,一路惊险连连、传奇不断。《新疆沙漠游记》是一部记述其赴新疆沙漠探险的纪实文学作品,描绘了当日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斯文·赫定
紫金山天文台史
江晓原
《紫金山天文台史》将论述紫金山天文台的下限设定在1949年,全书包括五篇:背景、创建、发展、成就、人物。附录:大事年表、历任台长表、职员表。
透视水半球
[美]唐纳德·B.弗里曼(Donald B. Freeman)
唐纳德·B·弗里曼
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
评分 8.3分
《地球编年史: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 从开山之作《 十二个天体》开始──它唤醒了人们对苏美尔文明和它所记录的外星人阿努纳奇来到地球并创造人类的记忆。在《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里,西琴告诉我们,宇宙的终结直通其开端,如果你能精通这个开端,就有可能预知未来。 书里出现的数据、分析与观点,是 个需要三十年以上不间断研究的大师级工程。其中,西琴呈示
大宇宙
陈坤
★地球人,请收好这封太空派对的邀请函! 宇航员、天文学家、陨石猎人、艺术家、科幻作家、音乐人、暴风兵、外星人……他们已从各个地球角落出发,与你共赴宇宙尽头的盛大狂欢! ★覆盖报道全球超过22个地区的宇宙幻想,深度访谈记录包括NASA前宇航员焦立中、航天计划尖端学者叶永烜 、科幻作家刘慈欣、多领域的前卫艺术家、资深陨石猎人、民用航天推动者、航天城建设者、
宇宙的结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斯蒂芬·亚历山大
我们的宇宙是一首即兴创作吗?宇宙结构与音乐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秘密联系?我们的宇宙本质上是一个音乐宇宙吗?《宇宙的结构》一书是理论宇宙学家、萨克斯演奏家斯蒂芬·亚历山大的颠覆式新作,他在书中创新地揭示了音乐和宇宙结构之间的秘密联系,非常独特。 物理与音乐看似是对立的,但在《宇宙的结构》一书中,斯蒂芬·亚历山大将带领我们走过他非凡的探秘旅程——从毕达哥拉斯到爱因斯坦,从爵士乐到理论物理学,从天籁之音到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
本书在简要介绍地球和地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些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理念。本次修订仍保持了一、二、三版的基本框架,但对具体内容进行了更新,反映学科新面貌。本书特点是以综合视角观察和认识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书除适合高校地球科学各专业作为基础课程教材使用外,还可供环境、生态等有关科研、教学
第十二个天体
评分 7.8分
编辑推荐 ★旷世巨著《地球编年史》,突破性的畅销书,影响力持续40年而不衰,被译成30种文字,全球销量2000万册 ★人类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圣经》与科学是否矛盾? ★纳菲力姆——那些来自遥远外星的淘金者,是如何运用克隆技术,创造出和他们一个模样的地球生物的? ★“诸神”为何要在13
地图的历史
[英]杰里米·布莱克
评分 6.8分
“彩色人文历史”丛书为希望出版社引进英国哈姆林出版集团的重点图文书,内容新特,图文并茂。以简练的文字和3000多幅精美图照浓缩人类数千年精神活动及生活万象,在重现漫长历史的精彩瞬间之际,演绎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幕后故事”。丛书共12本,2003年推出了第一辑《哲学的历史》、《神话的历史》、《医学的历史》和《刑罚的历史》4本;2004年推出了第二辑《音乐的历史》、《文学的历史》、《考古的历史》和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葛全胜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详细描述了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有秦汉以来中国各朝代温度和干湿(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植被和水体变化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地理学、气候学、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科教人员、高年级学生参考使用。
薄树人文集
薄树人
薄树人先生祖籍江苏苏州,1934年11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专业。1957年毕业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六十年代,薄树人先生关于我国古代恒星观测的研究,以及和席泽宗先生合作的关于中日朝三国古代新星纪录的研究是举世公认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为国际学术届广泛引用,不仅对天文史研究而且对现代天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七十年代,他积极参与了“日心地动说在中
恒星与行星的诞生
约翰·巴利
《第一推动丛书(插图本):恒星与行星的诞生》内容简介:恒星形成是宇宙的基本过程,它使星系可见并使宇宙中正常物质的演化有规律可循。恒星把在大爆炸中产生的原初的氢和氦熔炼成较重的元素。短寿命的大质量恒星产生强烈的辐射,在超新星灾变性爆发中死亡,并调节着周围形成的恒星的星云;与此同时,行星在小质量恒星周围形成,为生命进化提供长期稳定的环境。要了解我们的起源,就必须考察恒星。《第一推动丛书(插图本)
星空观测指南
胡中为
《星空观测指南》内容简介:美丽的星空具有特殊的魅力,自古以来,就引起人类无限的遐想。人们通过天文观测,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星空观测指南》的主旨在于指导广大天文爱好者如何展开天文观察活动,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全书有七章内容和附录,在简单介绍天文学的发展和宇宙概况后,依次叙述了肉眼观测星空的方法,光学望远镜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技巧,用目视望远镜观测各种天体(太阳、行星、月球、彗星、流星、双星、变
上帝与天文学家
(美)罗伯特·加斯特罗
评分 7.5分
最近,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前沿科普译丛推出一部经典力作《上帝与天文学家》。 此书围绕宇宙的起源展开。宇宙是否有一个起点?20世纪一群杰出的天文学家们试图解开这一难题。他们是斯里弗、戴斯特、哈勃、阿尔弗、霍尔曼、彭齐亚斯、威尔森等,连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卷入其中。众星云的移动、原始火球的发现、根据热力学定理计算的结果、红移现象、宇宙中氦的丰富和恒星的生命史……当一个个证据浮出水面时
我们选择的未来
[哥斯] 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
评分 5.6分
每年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环境污染是营养不良、多种慢性病的导火索 中国的极端干旱就可能引发地区乃至全球粮食危机 这10年是气候问题最后的窗口期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非常紧迫和重要的问题。在书中,两位作者邀请每个公民一起参与应对气候问题:我们应该构建3种思维方式、采取10项具体行动。我们在未来10
时间的质量
[美] 艾伦·柏狄克
评分 6.9分
【编辑推荐】 1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编辑推荐最佳图书。《纽约客》专栏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作家艾伦·柏狄克代表作。 2影响力——《科学》《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经济学人》《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外各大媒体报道推荐。 3入选“罗辑思维”旗下“得到”APP听书精选书单,由《经济学人·商论》主编、得到
时间之书
余世存
评分 7.2分
★著名学者余世存最新力作,首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 ★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 ★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著名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设计! 一部了解中国节气文化的入门书,一部可以按时阅读、读上一年,从而了解时间、空间及其于我们生命意义的作品。 ---
万物简史(修订本)
[美] 比尔·布莱森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到笔下。惊奇和感叹以及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结合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勾勒了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再现了科学发展史上激动
GNSS与惯性及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原理
保罗D.格鲁夫
《GNSS与惯性及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原理》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卫星导航、惯性导航、陆地无线电导航、航位推算、特征匹配以及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而且《GNSS与惯性及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原理》还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1)全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导航定位用传感器和设备。除了惯性传感器和卫星导航接收机以外,作者还讨论了大量其他导航定位技术中使用的传感器和设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其误差
裸眼观星
[美] 鲍勃·金
★国内唯一主打“裸眼观星”的观星指南。不借用任何设备,仅以肉眼观察夜空中的奇特美景。这无疑是最便捷的观星方式。非常适合忙于学习和工作,无法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选购望远镜的大多数人。 ★指导细致,手把手传授观星技巧。天文老鸟奉上几十年观星经验总结出的技巧,玩法多样,实用性强。读者将知道如何看到原本无法用裸眼看到的星辰,也将学会如何用手机拍摄天体。 ★图文并茂,收录大量天文摄影图片,有的来自NASA
中国地质学史二种
叶良辅 章鸿钊
本书集合叶良辅著《地质学小史》、章鸿钊著《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两种,是民国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专著。 《地质学小史》作为近代中国早期地质学著作之一,为读者勾勒地质学发展脉络,颇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全书共分九章,包括“初期之史地观念”、“十九世纪之地质学史”、“地质调查所及经济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之连续”、“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之兴起”等,并附有国外参考文献,资料翔实。<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
文焕然
本书精选我国首位毕生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已故学者——文焕然研究员关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两部专著与数篇论文,有的年代已久远(最早的已达70年),有的初版印数就不多(600余册)。今经过修订再版以飨读者,并缅怀这位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尤其是两部学术专著:其一《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1959年出版),曾被邹逸麟教授誉为“解放后我国第一部历史气候专著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与应用
庄威凤 编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与应用》讲述了:从中国的天象记事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测者。公元1500年以前出现的40颗彗星,它们的近似轨道几乎全部是根据中国的观测推算出来的。和新星的情况相同,关于彗星的出现,也是中国人自己最先根据历代史书的记载进行汇编的。
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
[美] 迈克尔•E.白凯奇
本书内容包括了天文观测技巧,望远镜与天文台,互联网资源以及可供研究的天体目标等;刚刚入门的新手可以从中学到大量的技巧和窍门,学会如何开始对星空的探索;那些有经验的观测行可以从小获得有益的建议,使自己的观测更加富有成效。本书还包含了一些精确数据和精美彩色插图。无论初级爱好者还是观测老手们,这都是一部很好的指南。读完这本书,你能够知道天文爱好者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干什么,天文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邹逸麟
评分 9.3分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精)》主要反映我国全新世以来一万年自然环境的演变,包括气候、植被、动物、水系、海岸、沙漠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参与者都在历史地理学科领域里有多年研究的经历,并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最新发现的资料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最后由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统稿、定稿。本书主要论述我国气候、植被、主要河流、海岸、沙漠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