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杂记
吕叔湘
评分 暂无
吕叔湘(1904-1998),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七十余年,撰写专著和编译著作近二十种,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内容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词典编纂,文字改革、语文教学等广泛领域。
语法修辞讲话
评分 8.9分
《语法修辞讲话》分为语法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标点六讲。该书着重实际用例的分析,强调语言知识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是只说明一些术语格式,而是更重视分析语言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达到“匡谬正俗”的目的。该书以语法为中心,以语法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提出分别主干和枝叶的分析方法,用这个方法去辨识句子的脉络,从这个脉络来观察结构上、表达上的正误,也联系词汇、修辞和逻辑的分析。该书对语言
吕叔湘选集
中国人学英语
评分 8.3分
中国学校里教英语,着实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然而学通了的人,比例地说,不算太多。汉语和英语的差别相当大,中国人学英语(或是别种欧洲语言人 总是比较吃力的。如果有较好的学习条件——教师好,教材合适,开始学的时候年轻,同班的人数不多,等等——虽然吃力,总还是可以学好的。但是这种条件并不是到处都具备,因而很多人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学了几年之后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似乎通了而又似乎未通,单词认了
吕叔湘全集
评分 9.1分
《吕叔湘全集(套装共19册)》主要收录了句子和词组的转换、表态句和形容性加语、有无句和领属性加语、判断句和同一性加语、叙事句转成词组、“者”字的作用、“所”字的作用、组合式词结、词组代句等内容。
汉语语法论文集
评分 8.8分
语文常谈
语文漫谈
评分 8.5分
笔记文选读
现行的国文教科书,因为受种种条件的拘束,所选的文言篇章对于学习者的兴趣未免太少顾及。同时,教科书所选的多半出于专书或文集,风格以高古为尚,是可以或应该读,但未必是可以或应该模拟的。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现代的青年倘若还有学着写一点文言的需要,恐怕也还是这一路笔墨更加有用些。我希望这本书在题材和文字两方面都能略有
书太多了
吕叔湘先生学兼中西,文章一流。作为语言学家、老资格的教师和编辑,他对学文、作文与“咬文”之道卓有心得。本书从其一生著述中精选吕先生有关读书、作文、治学、处世的文章四十余篇,分“书太多了”“语文常谈”“论学忆往”三辑,覆盖他一生各时期,展现了他多姿多彩的思想谱系。杂文也好,咬嚼文字也好,回忆故人往事也好,这些文章都贯穿着吕叔湘文字不变的清淡风格,节制却也有张有弛。“读书如做事,宜节制,勿过度”——这
语文常谈 吕叔湘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3 ISBN:9787108062380 定价:29.00元 全书共分八章,重点分别为:一、语言与文字的辩证关系,二、汉字的语音、音韵;三、文字三要素的形、音、义;四,语句的结构;五、词义和句义;六、古今语言的变化;七、各大方言及推广普通话;八、汉字改革与
中国文法要略
评分 9.3分
本书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诞生的几部汉语语法著作之一,影响深远,至今仍是研究汉语语法的必读经典。全书共包括二十三章,行文严谨,尤其以下卷“表达论”极具启发性。“表达论”发展了法国语言学家吕诺的设想,认为学习一门语言既要能理解,又要能表达,故作者独辟蹊径,包括了从形式到意义与从意义到形式两个角度的描写,既有句子形式的理解,又有语法意义的表达,这部分相当于语法手段的“同义词典”,与语义学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
评分 8.1分
图书目录 语文常谈 序 1.语言和文字 2.声、韵、调 3.形、音、义 4.字、词、旬 5.意内言外 6.古今言殊 7.四方谈异 8.文字改革 未晚斋杂
语法研究入门
评分 7.7分
《语法研究入门》三十多位执笔人,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因而对于不少问题的看法不可能没有分歧。读者可以比较,尽可以择善而从。另外,了解不同观点有利于活跃学术思想,这对于学术发展是必要的。本着这种认识,稿件一般不作内容上的修改,只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对过多的举例、重复的文字作了删节,统一了全书的体例,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加工调整。
吕叔湘(1904―1998),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创
未晚斋杂览
收在这本小书里的7篇文章都曾经在《读书》上发表过。这些类似读书札记的文章在《读书》上发表的时候,用了一个栏目,叫做《未晚斋杂览》。“未晚”者,已晚也。旧时训诂学里有“反训”这么一个项目,现在也还有训诂学家热心研究。这个算不算“反训”,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作者是怀着“已经晚了”的心情选择“未晚”作为斋名的。正如一个人黑夜独行,嘴里说“不怕!不怕!”其实心里是害怕的。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评分 9.0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宗旨是摆问题。问题摆出来了,有时候只提几种看法加以比较;有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只是聊备一说,以供参考。这些意见比较零散,不足以构成什么关系。其中也很少能说是作者的创见。有的是很多人说过的,不用交代出处;有的只记得有人说过,出在哪本书或者哪篇文章已经查不出来,只好在这里总的声明一句:没有掠美的意思。《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原来是作为一篇论文来写的。虽然现在的篇幅已经不能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