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的新匠人
周华诚
评分 7分
在流水线和大批量工厂生产的时代,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大潮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却逆流而行。他们浸淫于一个自己喜爱的行业,坚守每一道笨拙而质朴的工序,用新的工艺和现代的范式,服务于新的人。他们对一个个熟悉的物件进行重新想象和定义,让它们与当代有关。他们因此被称为新匠人。 他们来自传统,尊重前辈,同时他们也必须是反叛者。他们洞悉所在行业的流行趋势及技术变革,同时恪守本国的文化基因。他们是“旧”传统与“
草木滋味
评分 8.2分
西湖时光
评分 8.3分
一饭一世界
评分 7.4分
流水辞
评分 8.4分
本书以文化散文的笔法,讲述了浙南古老廊桥的古今故事,通过静谧、深邃的文字呈现了廊桥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带读者领悟和感受这一古老建筑给今人的强大精神支持。作者历时两年多寻访泰顺廊桥,充分挖掘和体验廊桥古今故事和现代精神注脚,在造桥人、守桥人、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等不同角度的切换中,描绘了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不同维度的廊桥,将纪实性融于纯文学中,用娓娓道来的文学语言表达浙江廊桥文化名
德寿宫八百年
评分 暂无
一座德寿宫,是南宋王朝的缩影、千年都城的见证。它盛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也盛载着百姓的家国情怀。它穿越八百年时空,连接起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本书围绕南宋“北内”德寿宫的历史变迁和当下的重建过程,以清新生动的文字、娓娓道来的叙事,串联起不同时代的动人故事;以抽丝剥茧的方式,穿越古今,围绕德寿宫展开朝代更迭、帝王逸事、宫廷生活的画卷,呈现出南宋精湛的建筑园林艺术水准,反映了南宋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
陪花再睡一会儿
山间闲坐,美而忘归 好的生活,简单如斯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山野清风,流水人家 周华诚,1979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作家。 2019年4月,创作的散文《村庄的黄昏》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 。2020年9月,散文《逐水记》获得第二届“草原文学奖”。2019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4年,周华诚发起“父亲的水稻田”项目。之后,创作出版了一系列与农耕、江南生
陪花再坐一会儿
评分 7.8分
田埂上的行吟诗人、著名作家周华诚,2022年全新散文作品,试图将一个有山有水有流泉有故事的地方呈现给更多的寻美者。全书分“落花”“山色”“会饮”“上座”四辑,围绕山城浙江常山的草木自然、山居日常、炊事美食、人文艺术等进行书写,以诗意的语言捕捉日常事物的闪光时刻,探寻乡间万物独有的诗意。同时,也记录下乡下生活的惬意与无奈,以及在故乡写作会友、晴耕雨读时的洞察和思考,文字浸透着于今早已难寻的古典
春山慢
毛尖、沈书枝、黑陶、成向阳、王祥夫等名家联袂推荐。“江南三书”系列图书为周华诚散文集,包含《寻花帖》《春山慢》《廿四声》三册。《春山慢》书写浙江山川大地的灵秀之美,笔下既有人物也有传奇,既接通地气又有传统意蕴。 周华诚,作家,影像记录者。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文创品牌“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浙江省作协“新荷人才”实力作家。出版作品有:散文集《一饭一世界
一饭一世界(修订版)
评分 8.6分
中央电视台读书节目特别推荐,六年长销,“深圳好书月”百佳好书《草木滋味》姊妹篇。书写味蕾上的故乡,舌尖上的乡愁。 《一饭一世界》全新修订版,延续以往清新风格,书写味蕾上的故乡,呈现别样的江南饮食文化。作者用清新的文笔书写故乡的食物,人间的美食,从中趣谈饮食背后的人以及文化趣事,从饮食文化中折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颇有情味,有明清小品文之特质。 <p
下田
评分 7.2分
2014年春天,周华诚回到浙西家乡,陪同父亲一起,用传统农耕手法种植家中的一块水稻田,以一颗从小在此长大的温柔之心,和一双专业摄影师的细致之眼,记录下水稻生长的全过程。 春耕,播种,插秧,除草,除虫,灌水。稻禾从发棵而扬花,由灌浆至成熟。青蛙在黑夜中鸣叫,蜻蜓在黄昏里盘旋。庄稼人对天气的关心和忧惧,父亲对农耕和稻田深刻的乡情,种种因离开土地太久而忘却的记忆,或城市中人未曾
陪花再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