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
常森
评分 暂无
本书将以传统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冲突为背景,深入探讨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理念艰难确立的过程;将对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式,诸如地理时势决定论、存在决定意识的理念、元素分析法、文化人类学研究法,以及作为考释方法的边缘化、核心化、系统化等,做认真的提炼和深入的反思(同时还将论及传统的评点);将细致剖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将文化人类学高标为国学研究第三重证据以及第三重论证法所蕴
出土文献《诗论》《五行》与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重构
《诗论》《五行》等中国早期典籍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古典学之本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们以大量汉初以来人所未知的事实,修正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学的历史叙述;中国古典学不得不重新开始和建构。毫无疑问,并非所有简帛古书都有如此巨大的学术思想史意义。本书立足于深度挖掘新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的关联,以历时性探析,揭示以《诗论》《五行》为代表的新出土早期儒典在《诗经》学、《尚书》学、儒学、诸子学多个层面上
简帛《诗论》《五行》疏证
评分 9.5分
本书将《诗论》《五行》两部新时期出土的先秦重要儒家文献并举,特色鲜明,通过对《诗论》《五行》释文的全面校订和全新注解,提供较为可靠的文字释读成果,揭示《诗论》《五行》这两种简帛文献在内容上的关联性,集中呈现了孔子及其后人的学术思想和诗学理论的发展路径,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先秦儒家学说及其文艺观提供了参照。该书已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常森,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屈原及楚辞学论考
评分 8.8分
《屈原及其诗歌研究》的姊妹篇
屈原及其诗歌研究
评分 7.2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超越和承继:屈原诗歌与原始传统;屈原诗歌的艺术符号;“寄情寓言”以及屈原的“形式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