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
废名
评分 暂无
本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 废名(1901—1967),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学窥中西,文涉古今,于新诗
废名集(全六册)
评分 9.3分
本书共六卷,分上下两编,以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作为作家的废名的创作;下编为作为学者的冯文炳的著述。上编收1922至1948年间的作品,下编收 1949至1964年间的作品。上编以文体划分为小说、文、诗、论四类,各类依时间顺序分辑;下编基本以研究对象为分类标准。本书是新文学中除《鲁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面整理的作家集,所采用的底本基本为初版本,体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错依校本改者出注,底本不误
新诗讲稿
评分 8.7分
废名散文
本书精选废名散文近百篇,分为三辑:第一辑为散文化小说,收录《桥》《菱荡》《枣》《墓》;第二辑收入《说梦》《知堂先生》《关于派别》等佳作,以及《小时读书》《谈用典故》《我怎样读论语》等求学文字;第三辑为谈诗说文的小文,收入《谈新诗》三章和《诗经讲稿》。废名的文章有古诗气象,文辞简约幽深,有禅意,在文体和语言上也有创新,本书尽力为读者还原作为散文家废名的全貌。 废名(1901—1967),湖北黄
竹林的故事
本书是废名的作品综合集,编选了其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体裁的代表作品。散文选录了以废名生活经历为依托和包含废名对于文学的言说和理解的两类散文,可以让读者体味废名散文的风格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他生平的了解和文学观念的认识。小说部分,选取了其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的片段,以及《竹林的故事》《桥》等经典短篇小说,让读者充分领会废名不同体裁小说的隐逸与诗性的色彩。除此之外,还选了废名的诗歌,让读者能通过废
跟大师来读书:小时读书
废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凡他写出来的,全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创造。本书收录了废名先生多篇关于读书治学方面的文章。从这些平实无华的叙述中,读书人能获得莫大的收获,值得读者阅读和收藏。 废名(1901-1967),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著名作家、学者。学贯中西,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著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
评分 8.0分
《竹林的故事》新文学初期最富有诗情画意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该书以竹林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 本书以1925年新潮社初版本为底本排印,参校初刊本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废名集》,部分内容据初刊本酌做订正。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黄梅的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深深影响了其创作。
桥
评分 8.4分
废名中篇小说《桥》被誉为“破天荒”的作品。《桥》描写小林、琴子、细竹三人所见所历的乡间风物、景致、人情,不求情节而但求一种心境、一种禅意。似淡似酽,似欢乐似忧愁,如梦如画如诗,在废名笔下,《桥》的所在,是一处未落凡尘的世外仙境。 《桥》以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将京派文学推向新的高度。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人现代作家。
桥·桃园
评分 8.9分
《桥桃园》只选小说,其实废名的诗歌、散文与小说都是一体。尤其是《桥》,经常被选入各种散文集子。短篇选自各集。北方谚语云,“后后有席”,“好饭不怕晚”,等待不是没有补偿的。相信包含了废名全部已发表稿和未刊稿的全集,一定会提供后人真实了解到一个完整的废名,了解他一生将现代文学“中国化”的持续的、不管不顾的努力。
评分 8.5分
本书包括《竹林的故事》、《枣》和《桥》几部作品并附录拾遗部分。这几部作品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废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黄梅的自然山水、风物人情、民间文化等,都深深地
阿赖耶识论
评分 7.7分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废名代表作
《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主要内容: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