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研究
王世襄
评分 暂无
本书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华,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其重要贡献有三,一为创建了明式家具研究体系,二为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三是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本书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明式家具的“圣经”。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州,1914年生于北京。学者,文物鉴赏家。1938
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集)
评分 9.3分
本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华,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其重要贡献有三:一为创建了明式家具研究体系;二为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三是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作者对其所收藏及其所见的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明式家具,全面、深入地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并结集出版。 王世襄,号
自珍集
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实不敢当!实不敢当!”古代名家,姑置勿论。近现代允称收藏家者,如朱翼庵先生之于碑帖,朱桂辛先生之于丝绣,张伯驹先生之于书画,周叔 先生之于古籍,学识之外,更雄于资财。以我之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实不具备收藏家条件。此集所录,除舅父、先慈所作书画及师友赐赠翰墨文物外,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
中国葫芦
《中国葫芦》分上下卷:上卷七章,讲葫芦各种装饰方法、历代艺人和标准器物。下卷五章,介绍鸣虫畜养、欣赏乐趣及旧京习俗。图版全部彩色精印,共267幅。另有黑白图78幅,随文刊出。入选葫芦器,多宫廷珍秘,即使民间所藏,亦属精品。每件器物,撰有说明,或详细,或简要,均生动隽永,自具风格。作者对自己玩了一辈子的葫芦,作出独特的总结。本书原名《说葫芦》,1993年在香港出版中英文合刊本,今为飨国人,以中
明式家具珍赏
评分 9.6分
《明式家具珍赏》内容简介:一、本画册收录明式家具珍品共162件,主要分为文字论述(前言)、彩色图片反和图版解说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全书彩图连局部特写332幅,家具实测图42幅,黑白图186幅。前言部分有插图52幅。二、收录之家具,先分类,后按器形之由简而繁,造型之由基本形式到成熟阶段来作次序,编排出各家具之图号。遇有因版面上的设计问题而引致家具不能按图号顺序载出时,仍以学术分类为主,宁跳号而不
清代匠作则例汇编
评分 9.1分
《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精)》辑录佛作得976条,门神作得33条,可供研究民间传统雕塑、绘书者作参考之用。清代匠作则例已见者约七十种,内容涉及四十余作,是有关建筑、工艺美术及手工业的文献资料。本编按作汇录,各成专辑,除为校勘、标点外,并试分类排比,草拟概述。
锦灰堆
评分 9.2分
《锦灰堆》一二卷收集了作者在80岁以前所写的大部分文章,计105篇,第三卷则以手书影印的形式选收了王世襄历年所作的诗词120首。全书计有线图234幅,黑白图424幅,彩图255幅,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其所收的105篇文章分为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其涉及面之广,在个人的自选集类书籍中极为罕见,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兴
谈古论艺
评分 8.6分
与《忆往说趣》相比,这本书中的文章绝对“学术”,可以说是集考证、审美、分析、评价于一炉,但是,于此道有兴趣的人或者想了解其中奥妙的人读来,却很有吸引力。作为明式家具研究的权威,“家具”自然是第一章。开篇《明式家具的“品”与“病”》,文字与实物结合,堪称是家具审美的教科书,既即经典,又通俗;《谈几种明式家具的形成》是王世襄先生多年考证的心得,却向世人普及了有关的知识。如今喜欢到古玩市场淘换点东
京华忆往
评分 8.7分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即游艺、饮食、文物、忆往。以作者对旧时京城生活的回忆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书中配有的大量手绘线图、照片图片,将众多业已失传的工艺和旧时的玩意儿再现出来,可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因此,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过去的岁月,了解祖辈的生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书。
《锦灰堆》选本
评分 8.9分
编选自王世襄先生“锦灰堆”系列,上编“谈古论艺”涵盖家具、漆器、竹刻、铜炉、书画等门类,集考证、审美、分析、评价于一炉,既分享王世襄先生关于文物研究的丰厚知识,也领略这位大学问家的情怀和乐趣。下编“忆往说趣”则主要是散文回忆,集中于与前辈文化人、匠师手艺人的渊源和交游,以及他所挚爱的游艺和饮撰。全书大量珍贵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地带领读者领略“王氏绝学”的风采,感受或许已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文化。
评分 9.5分
琴、铜炉、雕刻、漆器、竹刻、书画、图书、家具、诸艺、玩具,全书分十个类别,呈现王世襄先生的藏品和收藏故事。近三百件藏品,上至文人雅士相携同游、消块垒、寄胸怀之伴侣,下含市井小民亦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每件俱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提供详实可信的资料,打开一个充满情趣与意味的世界。其中风雅,若观察赏析,当得片刻清娱,其中岁月,更可使读者有所会心……
本书编选自王先生“锦灰堆”系列,略分为游艺、饮食、文物、忆往四部,内容集中于先生对京城生活的回忆,真实再现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王先生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都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在本书辑录的这些既有学问又好玩的文章中,读者可与他一起回望京华之妙,旧日之趣。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州,19
王世襄集(纪念版)
锦灰堆(合编本 全4册)
《王世襄集:锦灰堆(合编本)(套装共4册)》一二卷收集了作者在80岁以前所写的大部分文章,计105篇,第三卷则以手书影印的形式选收了王世襄历年所作的诗词120首。全书计有线图234幅,黑白图424幅,彩图255幅,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其所收的105篇文章分为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其涉及面之广,在个人的自选集类
王世襄集(全14册)
王世襄先生于2009年11月28日9时25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随着他的过世,王世襄的许多研究成为真正的绝学。为了使其所做的绝学研究更好地惠及世人,将已经成为绝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三联书店现出版《王世襄集》,分为十卷十四册,分别从漆器、家具、葫芦、竹刻、玩赏、鸽子、诗词书画等几个方面体现王世襄先生的收藏与研究,并将从中勾勒王先生一生的生活、研究轨迹。可以说,《王世襄集》
中国古代漆器
评分 8.5分
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
评分 9.8分
《王世襄集: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介绍了《鸽经》于《檀几丛书》,以为古可证今,今可溯古,得笔之于书也。旋以南行而未果。年届八旬,始先后获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鸽谱四种。彩笔写真,出名家之手,绘制年代,历康、雍正同、光,共二百二十四幅,其侧标有鸽名者一百八十四幅。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不禁为之狂喜。于是萌经、谱、于记三者一而贯之之想,时萦吾怀,乃至不可终日。 王世襄(1914年
竹刻艺术
中国画论研究(上、下卷)
评分 8.8分
全书上起先秦,下至清代,征引众多画论著作,历时五年,著成四十八章,洋洋七十余万言巨作。代表了王世襄先生对中国画理论的认识与研究。
髹饰录解说
本书是王世襄先生对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关于漆器工艺专著的解读,包括全面的注释与讲解。 《髹饰录》一书,成于明代,作者黄成。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漆工,所以对古代漆器特别是漆器的制作与工艺非常熟悉。因此,这本书内容广泛,涉及髹饰历史、原料、工具、工艺技法、品种、禁忌、过失等方面,是中国古代漆器及工艺的经典著作。 王世襄先生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对古代漆器进行了
评分 9.4分
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自藏艺术品的结集,分古琴、雕刻、书画、图书等十类,共计279件。在精美的图片之外,以精雅的文字介绍相关史实和知识,追记文物收藏过程、浮沉缘由、失传技艺等。
说葫芦
“王世襄集”之一种,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七种葫芦的特点和渊源,下卷讲畜虫类葫芦以及鸣虫的蓄养和欣赏。另有各种葫芦图片两百余幅,均有精彩的讲解和详细的说明。“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
蟋蟀谱集成
评分 7.9分
养蟋蟀之风古已有之,历代不衰。王世襄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及藏书家那里搜集到三十多种蟋蟀谱,选出了十七种交付影印,并为每种断句、改讹、勘误,写成提要,最后编成了这部堪称蟋蟀谱大全的丛书。袁荃猷评述说,这本书“采用了整理编校古籍的方法,把玩好当学问来做。附在书末的《秋虫六忆》被黄裳先生称为‘近来少见的一篇出色散文,值得再读三读而不厌的名篇’。也有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北京蛐蛐罐讲得最详细的一篇文章。”
忆往说趣
王世襄先生爱好极其广泛,从文物书画到花鸟鱼虫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于是三教九流凡有同好者,皆为朋友。有陈梦家、梁思成、沈尹默、张伯驹、溥雪斋、张光宇这样的大家,也有逮蛐蛐的傅老头、小饭馆的老板常三、香山的“蘑菰王”、养鸽子的王熙咸等好玩儿的同道。于是回忆有趣的朋友,就说到了有趣的事;回忆有趣的事情就要讲到有趣的朋友,于是,关于家具的趣事,关于字画的趣事,关于饮馔、关于花鸟鱼虫的趣事,由王世襄先生
中国画论研究(上中下)
本书是《中国画论研究》(六卷本,手稿影印本)的文字整理排印稿。它虽以“画论研究”为题,其内容实则是一部中国画论史。它不是画论研究的专题论文的汇编,而是呈现了中国画论发展史的全貌。全书内容上起先秦,下迄清季,探源述流,辨章考据,史论结合,以面统点,从理论、画法、品评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发,可以说是亦巨亦细、亦作亦述之著。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画论的发展过程很有帮助,可以说一书在手,全览中
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他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又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所以本书辑录的文章既有学问又好玩。百灵的歌唱、蝈蝈的冬鸣、萨其马的香气、铜炉的妙趣……就让的音容笑貌和他妙趣横生的文章,带我们回望他的世界。
锦灰不成堆
评分 8.4分
《锦灰不成堆》为《王世襄自选集》系列之续编,《三维》中作者虽断言“今后不可能再有《四堆》矣”,然此后却未曾辍笔:上编“忆往”所收十数篇新文,或追记爱侣和诸位师友的言行风范,或补叙早年及特殊年代中的人生经历,情趣并茂,文献翔实,颇多不为人知者。作者以真挚之笔墨见证上一世纪中国文物事业和数批国宝的沉浮,同时展现与之血肉相连的文化人的诉求,字里行间贯穿着“走‘自珍’道路”的积极态度。下编收录作者近
锦灰三堆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
锦灰二堆
《二堆》所收除个别篇章及诗词若干首为早年之作外,均在一九九六年选编《锦灰堆》之后写成。时左目已失明,右目白内障又日益严重,写作艰难,故文稿寥寥无几,且多为短篇。视《锦灰堆》更加琐屑芜杂,渐愧,惭愧。今襄已届望九之年,精力日衰,自知已难再有《三堆》矣。 《二堆·附录》收古籍三种,均罕见,在若存若亡之间。其中鹰鹘、烧炉两书,曾蒙同好询及。为广流传又可从速向友好提供研究
王先生的收藏上至文人雅士相携同游、消块垒、寄胸怀之伴侣,如经王世襄发现才得以现世并经管平湖先生修理过的传世名琴“大圣遗音”;下含市井小民亦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如各款蝈蝈葫芦、鼻烟壶、鸽哨儿等;以及各类书画、雕像、器皿、饰物等。虽非件件国宝珍品,但或取庄严法相、或取高致古朴、或取别致精巧,或取工艺纯良……或获赠于师友,或寻访于摊肆旧家,更有亲长及自身所作,其中风雅不是刻意经营可以学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