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胡成
评分 7.5分
这段旅行发生在2014年秋,作者从远东的海参崴搭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铁路全长9288公里(而北京到上海航空距离约1200公里),横跨七个时区。他在目标城市下车、漫游、再爬上火车接着走,全程经停哈巴罗夫斯克—车尔尼雪夫斯克—乌兰乌德—贝加尔湖—利斯特维扬卡—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叶卡捷琳堡—终点莫斯科,留下一部12万字、114张照片的游记,记录与西伯利亚无
评分 8.0分
记述作者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旅行经历。9288公里横贯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是俄罗斯的脊髓,无数历史与城市依附铁路而生。作者搭乘列车旅行全程,记述沿途的风景与城市,记述在列车与旅馆中相逢的人——哈萨克的金矿工人亚历山大、萨哈林的流落小旅馆的亚历山大老头、布里亚特蒙古 人小阿廖沙母子、安加尔斯克的亲爱的奇斯佳科娃·亚历山德罗夫娜老太太、新西伯利亚租住床位在里异乡谋生的漂亮姑娘、叶卡捷琳堡的
陇关道
评分 8.3分
陇关道,陕西关中西越陇山以达甘肃陇东的千年古道,因汉置陇关于陇山而得名。由汉而唐,无数出塞的商旅、戍边的士卒,以至取经的和尚、联姻的公主,皆走此道西去,西去他们未卜的前途。 十余年间,作者亦步亦趋他们的足迹,数次行走陇关道,往返边塞与田原。陇山依旧,陇山左右的百姓依旧劳作生息,久远的汉唐却成追忆,甚至孑遗的明清也渐消失——作者愿其得存于世,以为世人所知,于是游历山川之余,
榆林道
评分 8.4分
十年,陕北重返。再见边关,再见故园。 共赴穿越历史与地理、过去与当下的现地之旅。 一切都是触发记忆的开关,你永远无法预知它们什么时候忽然出现。 “波罗池梁”“马号圪台”两款明信片随机赠送。 🛤编辑推荐 ◎穿越历史与文化的现地之旅 “诸县多属榆林,故曰榆林道。”陕北聚集了千
学者的本分
评分 暂无
本文集由三部分组成——传统士人的气节、近代变革的文化坚持、现代学术制度的确立。全书的旨趣是想借此反思如何维系现代大学的宁静和自由,如何能让学人有更多从容和淡定,并尽最大可能减少将学术生涯视为“一场鲁莽赌博”的紧张和焦虑。 胡成,1954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出版著作《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1997年)、《近代社会转型与史学反思》(2013
我甚至希望旅途永无止境
蒙古国就在咫尺之外的北方,却又可能是我们永不会踏足的天涯。正如我们渊源如此之深,却又如此陌生。 陌生的国度,荒凉的国度,一百五十六万平方公里,三百万人口。乌兰巴托向西,孤身向西横贯西蒙古,几座城市,之间是无尽的草原与戈壁。漫长的旅行,漫长的等待,你永远不知道去往下一座城市的长途客车,会在何时出现在哪里。 晴朗、风雪与沙尘的艰辛旅途,可以安慰艰
近代转型与史学反思
本书将目光聚焦于处在中国历史转折点上的清末民初时期,探讨该时期的学术精神、江南民变、孙中山思想与传统伦理的关系、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等问题;同时以近现代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概念、范畴,如传统与现代、实证与理论、本土性与外来性等,重新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路向作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