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丛谈
葛晓音
评分 8.3分
本书为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学术文章结集,也是她对四十年进学生涯的回顾。本书共五辑五十篇,葛晓音教授用“杏坛探颐”“师友遗影”“书刊因缘”“新著撷英”“潮头点滴”等五辑在追溯进学之路上的点滴时怀人忆事,如对林庚、程千帆、陈贻焮等先生的回忆,良多感怀;亦在追忆不同人生阶段对进学之道的感悟时提点后人,颇多启发。此书可谓葛晓音教授“朝花夕拾”之作,文字朴实,感情真挚。 葛晓音,1
杜甫诗选评
评分 暂无
杜甫是站在盛唐诗歌巅峰上的伟大诗人,为中国的人文精神树立了忧国忧民的百世楷模,为中国的诗歌艺术树立了沉雄博大的千代典范。杜甫之诗被称为“诗史”,因为他真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杜甫被尊为“诗圣”,因为他在诗歌艺术上的集大成,开创了后世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作者追踪伟大诗人杜甫一生的心路历程,全书分为:少壮漫游,旅食京华,奔赴行在,度陇入蜀,定居草堂,滞留夔州,漂泊荆湘七个章节,详尽地解析
唐诗流变论要
评分 9.2分
本书从历次诗歌革新的背景思潮、儒学玄学思想的影响、文人行为方式和观念取向的演变等多种视角,对南朝至盛唐诗歌发展的若干外部原因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同时结合诗歌体式内部规律的探讨,着重研究了初盛唐五言古诗、新体诗、歌行、五七言律、绝句等各种诗体的发展规律。力求紧扣这段诗歌史上的若干关键节点为一些重要文学现象寻找最贴近历史的解释,反映了作者对唐诗流变前因后果的多种思考角度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评分 8.9分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由葛晓音所著,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是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评分 9.1分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以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作为主题,主要是想从文化的某些角度切入,为盛唐诗的繁荣找出若干被忽略的原因。因为不求全面阐述,只是填补空隙,所以未免有所侧重和遗漏。其中山水田园、时代思潮、学术背景、社会人事关系、文人生活方式、诗歌表现艺术等,是我一向关注较多的方面;女性与文学、音乐和乐府、文化交流和诗歌、教育环境、创作范式、声律体调等,是近来新涉及的领域。而像边塞题材这样重要的问题
汉唐文学的嬗变
唐诗宋词十五讲
评分 7.4分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第2版)》主要内容是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出代表,标志着诗和词这两种诗歌样式的全盛时期。《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第2版)》截取中国三千年诗歌史上瑰丽辉煌的唐诗宋词为代表,通过对其自身发展演变的描摹,对其诗歌潮流嬗变的分析,并结合对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杰出诗人词人作品的分析,全面展示了唐诗宋词的风貌与流变。本次出版修订版,纠正了首版的
评分 7.7分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
评分 9.4分
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作者所坚持的儒家古道与其创作理念之内在联系的前提下,着重寻找隐藏在风格、意象、修辞等表现元素背后的深层艺术要素,尤其是各家求奇思路的一致性和独特性,及其对联想方式、艺术视野、构思创意乃至体式声调方面的影响。意在理解这派诗人深蕴于超现实想象中的心理感觉和思维逻辑,以及从其苦吟中透射出来的生命力和悲剧美。同时本书
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是“新选中国名诗1000首”丛书中的一种,是由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及国学院博士生导师葛晓音注评。书稿精选唐代名诗200首(包括部分词),选目经典,注释简明准确,赏析细腻贴切,真正发掘出了每首名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语言丰富而流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赏析佳作。 葛晓音,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及国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
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
评分 7.5分
本书为本社推出的“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之一种。 主要着眼于重大的文学现象,基本的典籍和文体、流派知识,以及重要作家作品这三个方面,以历史的发展为纵向线索,对三方面内容加以综合,以冀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 所选作品涵盖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大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绝大多数选目,仅有极少数篇章出于不同
山水·审美·理趣
评分 8.4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山水诗就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书以东晋玄学与山水诗及其审美特征的关系为主线,由葛晓音老师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五篇论文构成,主要考察了玄学中三方面的理念对山水诗的影响。作者意在表达,了解玄学理念与山水诗意境的关系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蕴的理解,更重要的点在于从这一特殊角度理解中国文人精神重视自然的特质。
葛晓音,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唐文学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古诗艺术探微》。
山水有清音
对中国诗歌意境美的形成机制及其美感特征最透彻明晰的阐发 编辑推荐 一本山水田园诗赏析集,详细解读从陶渊明起至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55首经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葛晓音教授的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文集。详细解读了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采取了按作者生活年代
唐宋八大家
评分 8.6分
编辑推荐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又各具鲜明的艺术风格。它们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带动了唐宋散文的全面繁荣,又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葛晓音先生的这本书可以知道后世“文以载道”,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文风从何而来,以及散文的文学价值是如何提高的。 内容简介 “唐宋八大家”是指我国唐宋时期八个著名的散文家。包括
杜诗艺术与辨体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深切地同情人民的苦难,执着地关怀现实政治,写下了大量抨击时弊的优秀篇章,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广阔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如地负海涵、包罗万汇,形成了宏博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诗圣”的杜甫,为中国的人文精神树立了忧国忧民的百世楷模,为中国的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评分 7.6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第2版)》内容简介:宋以后小说戏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一般篇幅较长,入选篇目也不可能与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相称。长篇名作则更难列入。如有可能,将来在课堂讲授中加以弥补。所选作品,有作家简介、详细注释,并附简要的阅读欣赏提示。
八代诗史
《大学用书:八代诗史(修订本)》结合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和学术文化、文学思潮发展的背景,论述了八代诗歌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原因,深入分析了本段诗歌史中几次重要的诗歌革新的实质;并围绕重点作家的研究,描述了同期作家群体创作的风貌,清晰地勾勒出每一代诗歌前后因革的关系及其对唐诗的影响。 葛晓音,1982年获北大中文系中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后留系任教。1989年
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
本书包括:忆大师兄一新先生;怀念贻焮先生;怀念大师兄;在朗润园静静的一隅;惜笋人期竹千尺等内容。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从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出发,所选篇目主要是思想艺术俱佳的传世名篇,不求全,不求不同作家所选篇目数量的平衡也不考虑文学史发展的线索。宋以后小说戏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一般篇幅较长,入选篇目也不可能与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相称。长篇名作则更难列入。
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
本书将中国名胜按历史文化特点,列出“京华大观”、“中原览古”、“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等十个专章,每章根据该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分出若干专题,讲述了有关历史文学掌故、地理、宗教、科学、建筑、园林、书法、美术、民俗等各种知识,并精选记游名篇佳作穿插其间进行讲析,使读者不仅了解古迹胜景,且可系统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内容丰富,雅俗共赏,且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