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与心迹
余斌
评分 暂无
一部关于我国现代文人、作品的随笔集,是作者由阅读相关书籍而引发的对于现代文坛的一些人、事的思考和感受。全书由三十余篇文章,涉及的人物既有如鲁迅、茅盾、林语堂、张爱玲等大作家,也有姚颖、石挥等并不为读者熟知的作家、学者,看似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边缘的探寻,实际是在这些有趣的人事之中,多角度地感知作家、作品和中国现代社会,从而引发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
经济学的童话
评分 4.4分
《经济学的童话》以轻松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学术思维的不严肃之处,巧妙地引入相关理论进行对比。《经济学的童话》让读者在会心的一笑中,领略辩证思维的乐趣和经济学理论的真谛。
微观经济学批判
评分 6.9分
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彻底成为了神学,而且还不仅仅是市场神学,应当称为现代庸俗经济神学。在这样的学术体系中,一切都拘泥于神圣的基本教义,而不论这种教义是多么地违背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多么地不合逻辑,就像法轮功邪教的教义一样(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定法轮功为邪教是基于独立的思考)。
去今未远
评分 8.4分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升级版)
评分 6.6分
伸懒腰的学问
评分 7.3分
喝酒的故事
评分 7.1分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余斌的解说》包括“商品与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变了形的商品经济”、“金融资本的统治”、“新社会的曙光”等五个章节,内容涵盖三卷《资本论》和数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含被称为《资本论》第四卷的部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一些内容,是目前较少见的全面、权威和通俗解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文著作。作者通过将《资本论》用于对当下经济热点的解释,证明了马克思主
张爱玲传
张爱玲至今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传记层出不穷,《张爱玲传》以“不做传奇”的立场,严谨地以文献为依据,对张爱玲生平及其作品做了全面深入的叙论。全书按张爱玲的生活轨迹分为上(1920-1943)、中(1943-1945)、下(1945-1995)三编。特点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
老尹在巴黎
这本文集字数无多,收入作者近年陆续写就的忆旧怀人的散文十多篇,所写人物从家里小时候的保姆(《老阿姨》)、小时的同学(《“小白鞋”》),到他的朋友和同学叶兆言、交往甚多的文坛前辈杨苡,以及若干海外朋友。大致是鲁迅《朝花夕拾》一路写法,也用了小说笔法写散文,非虚构作品读来却带点虚构色彩。各篇文化底蕴浓厚,且出之以风趣幽默之言。于散漫中见神韵,疏淡中露锋芒。 余斌,1960年
周作人“偶遇”张爱玲
张爱玲和周作人是作者喜欢的作家,也是作者早年花力气写过研究文章和传记的传主,在1990年代知堂热和张爱玲热时期,作者的书曾畅销一时。本集收录作者关于周作人和张爱玲的长短文章,虽然是积文不多,各自都不足以成集的无奈之举,却被他借“偶遇”说事,合于一集,上下分编,读来倒也颇多新意,既不是炒冷饭,更不是人云亦云,对关注周作人和张爱玲的读者、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不失为轻松休闲的文化读物。
烟酒不分家
本书属于忆旧散文集,生活经历取材和笔致风格与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的散文相近。作者喜欢酒,也抽烟,几十年浸淫此道,烟酒相伴大半辈子,所以亲身经历的体验和耳闻目睹的酒人酒事、烟民趣事,不仅丰富,而且能以摇曳笔致娓娓道来。收入本书各篇原是专栏文章,分为四辑,从下酒菜到红黄白啤酒,到“烟之为物”,读来诙谐有趣。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张爱玲传
時過境遷
评分 7.8分
本书主要收入了一些作者回忆类的文章,由《碟变》《校园点滴》《新疆是个好地方》《补丁》《与“住”有关》《“行”的记忆》《中央饭店的过客》等篇目组成。作者对生活有深入细微的观察,并且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其过往的人生经历也是时代变迁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人生及社会的发展变化。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
世界文学领域资深专家、作家、南京大学余斌教授结合他多年教学、阅读、写作成果,精研译林版世界名著选目,创作了本书。本书选取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宗师”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义的作品,以幽默活泼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解读《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的巅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闻,解码作品风格精髓,另附名家点评、中译本出版小史和原版插图,令读者轻松入门,徜徉
字里行间
评分 7.0分
这是一部随笔集,全书由四十余篇文章组成,有书评,有随笔,有论文,形式不一而足,内容上则多是作者在阅读国内外现当代文学作品之后的思考和感触。其中有对故人往事的钩沉,有对文章作法的评析,有对文学形象的深入探讨,有对小说情节、背后意蕴的论述,也有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关涉钱穆、胡适、张爱玲、林语堂、邵洵美、茅盾、张伯驹、普鲁斯特、马尔罗、塞林格、奈保尔等。
西南联大的背影
评分 7.5分
作者涉文涉史,历时多年对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梳理和研读,对当年旅居昆明的文化名人行踪进行实地考察、考证,以昆明大西门、文林街、青云街、翠湖,乡间的龙头村、棕皮营、司家营、呈贡龙街等地的西南联大遗迹为线,以梅贻琦、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沈从文、吴宓、 叶公超 、吴大猷、顾颉刚、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冰心、赵萝蕤、査阜西以及蔡威廉、林如斯、王赓等名人旧居为点,重返西南联大那段历史岁月,将自己作为
永痕
评分 7.7分
歌德、拜伦、雨果、福楼拜、荣格、海明威、马尔克斯等作家的手稿集,内含影印版图片和对作家本人简略的生平介绍、手稿解读。
东鳞西爪集
评分 8.8分
《东鳞西爪集》集结了余斌在《南方都市报》的名为“东鳞西爪”的专栏。专栏为文史性质,文章多集中于民国年间人与事。比如《燕卜荪是谁?》《钱穆酷评》等。另有十来篇偏于“时评”,由今事引发的议论,如《色情与情色》等。专栏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带着作者的文人趣味,同时让人眼界大 开。 说到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传播,燕卜荪尤其值得一书,倒不是因其他洋教授不大讲这个,而在于他本人就是
旧时勾当
本书与《提前怀旧》、《南京味道》(三联书店,2012年版)合为“提前怀旧”三部曲。部分文章曾于“提前怀旧”专栏发表。若说《提前怀旧》近于“政治生活场景”,因为有毛泽东去世、林彪失事、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等大事件的历史记忆;而本书则多是洗澡、剃头、习泳、看电影、听音乐、穿衣戴帽之类的日常琐细,不妨视为“私人生活场景”或“日常生活场景”,这也是和前编同题而有区别的所在。不过,二书可做正续编看,正是
南京味道
《闲趣坊16:南京味道》七辑六十七篇文章,大多描摹金陵美食、市井风味、小吃零嘴、烟酒之道,五味杂陈:无论是“润物细无声”的猪油拌菜饭,还是颤颤巍巍、吹弹得破的狮子头,又或“金陵独擅”、鲜香醇厚、酥而含卤的“炖生敲”,读来皆令人生津垂涎;饮撰之中又总有故事,多是追昔抚今,感怀饥饿年代之味觉记忆:为一餐“高温肉”之奔走相告,儿时同学家中一碗油渣,小吃部排队买小笼包的盛况——谁解其中味?当然是那个
提前怀旧
评分 7.6分
怀旧通常让人感到温馨,若想一味的温情起来得有个前提,即是让过去与现在彻底隔绝,不生关系,取消了现实感,“怀旧”才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乌托邦”。 本书之怀旧稍有不同,在作者看来过去和现在无法分离,从现在也分明可以张见种种“过去”的影子。故尔,其怀旧中故不乏温馨的记忆,更多的则是以当年视角与今日眼光重叠交错,给那个已经过去了的年代留一印记。其所追忆者,都是身边琐事,纵或关
周作人
评分 8.1分
读知堂越多,越觉其人不可测。此前写过《张爱玲传》,对如何追踪传主心路,不能说全无经验,然而张爱玲固不简单,周作人却复杂得多,更复杂的思想,更曲折的人生轨迹,对中西传统更纷杂的取用,与时代之间更紧密也周折的关系……总之张可以当作文学家较封闭地处理她深而狭的世界,周作人则有 远出于文学家的多个侧面,甚至首先不是文学家,他的世界进去即不易出来,反倒容易迷失其中。 这部小书是不许
网站PHP后台解决方案
PHP已经成为最为流行的动态网页脚本语言之一,有非常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极好的可移植性,代码不需任何修改就可以运行在目前广泛使用的Unix和Windows平台上。尤为突出的是数据库操作能力,PHP可以操作几乎所有主流和非主流的数据库系统。而MySQL是目前网络上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系统之一,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好和使用简单等特点。PHP4.0内置了对MySQL数据库的支持。 本书对PHP4.
经济学的真相
评分 6.0分
《经济学的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的观点:际金融危机中,我们经常能在危机的形成和爆发过程中看到美国金融机构和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的身影。这些机构的作用不是避免和挽救危机,而是趁火打劫。任何社会都能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所以,关键不在于这问题的解决一而在于这些问题为谁以及如何解决,在于是否都充分享受了社会积累和进步的成果。对于那些伪造科学的学者,广大劳动者也不能要他们个人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