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
孙康宜
评分 8.0分
● 本书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 《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实践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
走出白色恐怖
评分 暂无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厄运的开始。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峰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被处死者,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千人,知识分子、军人、工人、农民均有被打击的对象,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因思想问题而被捕,研究中国诗词的叶嘉莹教授也因家人受牵连入
细读的乐趣(大家读大家)
《细读的乐趣》收入丛书“大家读大家”(第二辑),该丛书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从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中走进文学的殿堂。只有通过细读文本的功夫,阅读经验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所有。这部文化随笔,虽分三辑,但内容广泛,既有《语讹默固好——简论施蛰存评唐诗》《寡妇诗人的文学“声音”》等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又有《与耶鲁学生看〈末代皇帝〉》《混血华裔的寻根文化——评介耶鲁女校友刘爱美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本书是著名学者孙康宜的学术人文随笔集。分为“学术生涯”“师友交游”“生活记趣”“社情洞见”几部分,在书中,作者以学人特有的教养气度,将她与文化耆宿张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施蛰存,知名学者叶嘉莹、夏志清的交往娓娓道来;对《冷山》《钢琴课》《廊桥遗梦》等经典影视作品的人文阐释,孙教授以跨文化研究的眼光观照,高屋建瓴,别有新见。 孙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原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京,两岁时随家人
情与忠
评分 6.2分
陈子龙,明末著名作家,反清志士,复社领袖;柳如是,明清之际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频密,尤其与陈子龙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学术大师陈寅恪撰有传世名作《柳如是别传》,使陈柳情事三百年后仍传为佳话。本书以陈柳诗词为媒介,将男女情爱与君王故国之忠绾合为情与忠两个进路,一方面从文学思想史的进路点明晚明“情观”是明代文学的主导力量;同时,从抒情美学的理论阐说的进路,发掘
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
评分 7.1分
【内容简介】 2005年3月7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人们身上的冬装尚未脱尽,而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内却已是一片春意。“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北大—耶鲁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在这里顺利召开。在此后两天半的时间里,以北大、耶鲁为主的4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各大院校的学者们济济一堂,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发表己见,切磋讨论。会议最后还特意用半天时间举行了专场圆桌讨论。在这种
文学经典的挑战
评分 8.2分
本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对中国文学与美国文学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供读者学习使用。 孙康宜,女,祖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京,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台湾大学攻读美国文学。1968年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图书馆学、英国文学、东亚研究等硕士学位,197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
耶鲁·性别与文化
评分 7.5分
出了多位美国总统的耶鲁大学已有300年的历史,自1701年创校以来,它一直固守其独立的 传统。作为哈佛的强力对手,耶鲁尤在文学、艺术史、戏剧、音乐及其他人文方面领先,它 注重发挥诗的精神,强调对个人创作的尊重和信仰,本书作者孙康宜教授在耶鲁主教文学已 近二十年之久,在这个涵盖即兴随笔、文化评论和学术杂文的集子里,她特意写出一连串耶 鲁生活的见闻及思考:耶鲁和哈佛的比较、牛头犬的象征意义,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