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考古
宿白
评分 8.8分
《中国古建筑考古》主要内容简介:壁画和明器中的隋代殿堂、7世纪后半叶、8世纪初唐代殿堂图像和文献记录、(《通典·礼·大享明堂》条大雁塔门楣刻石中的佛殿)麟德殿和含元殿遗迹、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作业画转角斗拱]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唐五代佛塔等。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
汉文佛籍目录
评分 9.4分
《汉文佛籍目录》讲述了:汉文佛籍量大类多,如何查寻呢?那就要有汉文佛籍的目录学常识。首先要知道有哪些重要目录?这些重要目录是怎样编排的?历代目录的编排是什么发展顺序?今天我们着重的应是什么目录?这个问题也就是今天我们实用的目录是什么和如何应用的问题。以上就是《汉文佛籍目录》的内容和目的。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记述了张彦远的家世及其时代,《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整理、体例与内容、续作、考古发现等内容。张彦远是唐代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和美学家。他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总结了古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和论相结合的传统,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
白沙宋墓
评分 9.6分
《白沙宋墓(精)》为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书中不仅全面报道了20世纪50年代初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宋代墓葬的发掘资料,并且结合大量文献分析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作者将文献考据与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修订再版,加入附录一篇。
宿白集
评分 暂无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评分 9.8分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 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
评分 9.5分
宿白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界是位开创范式、建立体系的大家。这本《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白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 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到宣化辽墓中张家的兴衰史,再到西藏大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中国古代印刷术始于雕版印刷。作者宿白先生深谙古代文献、精通版本目录学。结合考古学分类方法,充分利用珍稀古本典籍、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物,用五篇论文和一百数十幅珍贵古籍书影,深入考述并厘清了中国雕版印刷早期和盛期的发展史,是一部古代印刷史领域的典范之作。 宿白(1922—2018),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仅在石窟寺、佛教建筑、版本目录等方面专有所长,
宿白讲稿(上)
评分 9.3分
他是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 宿白讲稿(上)收录:《汉文佛籍目录》、《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均为80年代前期,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汉文佛籍目录》介绍历史上重要的汉文佛籍目录、编排方式和发展脉络,不啻为打开佛学宝库的一把钥匙。《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流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
这不仅是一份客观、忠实、完整的考古发掘记录,更以注释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眼见之物以外的文献和图像史料,通过细致的搜寻、鉴别、筛选、排比,作者将田野考古和文献描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原貌,为中国历史考古学开创了物质文化研究的典范。 1951年,宿白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报告。作为1949年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
宿白讲稿(下)
评分 9.2分
宿白讲稿(下)收录:《中国古建筑考古》、《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上述讲稿三种系8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中国古建筑考古》指出木结构在我国古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其重大演化阶段加以梳理,引领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方向。《汉唐宋元考古》围绕城址、墓葬、农业、手工业、宗教、少数民族、海外交通等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
本书是北京大学宿白教授的未刊讲稿系列之一,内容有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研究简史和参考书介绍、早期佛教遗迹与石窟寺遗迹的分布、云冈石窟的分期、云冈及河西地区以外的早期石窟寺、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初步探索、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初步探索、中国佛教石窟寺的尾声共七部分。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
中國美術全集 雕塑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