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
常建华
评分 8.3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社会史学开始复兴,四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本书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从发轫、成长到壮大的过程,以每十年为一阶段,呈现这一过程的演变。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论争、流派形成以及各类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具有学术研究的反思精神,以开放、多元的胸襟与探索,尝试了跨学科的研究。在断代与通史性的综合研究、婚姻家庭与家族宗族
观念、史料与视野
评分 7.3分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探讨中国社会史学的多方面论述。包括中国社会史的学术史、社会史史料学等有关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方面的讨论,详于地方志、档案文书、碑刻的论述;对于民俗史的探索涉及岁时节日、禳除习俗、宇宙观、时空观、消费观、性别观、人口行为、宗族普及与风俗变迁的关系等,反映了作者对于心态史、日常生活史的探索;作者对1999年后中国族谱学、宗族研究的综述,翔实可观。本书可供社会史、文化史、文献学、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评分 7.5分
年复一年,我们生活在周期性的时空转换中,从孩提时代至今,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进行民俗活动。岁时节日带给我们新鲜、欣喜、娱乐,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得以调整,内心的情感得以表达,节日使生活绚丽多姿。 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节日有着古老的历史;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七夕乞巧,都有动人心魄的民间传说;饺子、年糕、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人类了解自己的历史,不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J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
评分 6.8分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社会史的学术史,第二部分探讨中国社会史的方法论,这两部分内容共同反映出对于中国社会史学术特征、理论与方法的关注。第三部分主要是宗族制度与谱牒学方面的学术综述,第四部分是关于人物传记与老年人口及灾荒方面的论述,这两部分的内容侧重对社会群体与史料学的探讨。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
评分 7.2分
本书旨在探讨如何从生活的视野认识社会。分为两大部分: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学术评述,总结了近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进展,对于如何开展日常生活史研究,从多角度加以探索。后三章为第二大部分,论述明清时期的日常生活,其中明代主要使用族规家训,讨论宗族制度对于族人生活的影响,折射出社会发生的变化;清代则利用笔记与刑科题本呈现城市生活、乡村生活。 常建华,南开大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评分 8.2分
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节日有着古老的历史;无论是清明踏青祭祖,还是七夕乞巧,都有动人心魄的民间传说;饺子、年糕、粽子、月饼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 著名历史学者常建华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
评分 5.6分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为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建华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力作。 全书分为三编,上编论述婚姻,内容完整。作者综合了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并加上了自己阅读史料的一些收获,对于古代婚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叙述。 中编讨论女性,收录作者写的有关文章。女性作为“半边天”,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女性在社会中的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
评分 暂无
本书是对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抄件的点校整理。内容包括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中反映基层社会、生活、经济的内容。以清代省域划分章节,以时间为序收录档案。
宗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