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下)(第三版)
朱栋霖
评分 8.0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下册)由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修订、改版而成,是教育部“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上册是现代文学史(1915—1949),下册是当代文学史(1949—2016)。本教材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互动式的专业课教学。与《中国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第三版)
评分 7.1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册)(第三版)
评分 6.3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册 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全国性影响的教材之一。本次修订,较深度更新百年中国文学史叙述,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文学1917至2013年的发展。全书分为上编现代文学(1917-1949)和下编当代文学(1949—2013)。学术观点严谨、新颖,史料翔实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
评分 7.0分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 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全书分为上编(1917~1949)和下编(1949~1997),共37章。《中 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打破了中国现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下)(第四版)
评分 暂无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册)由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下册)修订、改版而成,是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上册是现代文学史(1915—1949),下册是当代文学史(1949—2022)。 本教材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互动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第四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册)由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下册)修订而成,是教育部“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上册是现代文学史(1915—1949),下册是当代文学史(1949—2022)。 本教材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互动式的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0(精编版)(第二版)
本书是在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的基础上,扩充、修订、提升而成。全书以精炼、准确的文字叙述了1915—2019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该书各章配有二维码,内含钱理群、陈平原、陈子善等多位著名学者就各章相关内容的讲座。另书中还配有作为学术史旁白的“声音”,以与文学史主流叙述形成对话、对比,呈现出文学史的多面性、趣味性、直观性。 本教材在内容和课时设置上精心设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下册
评分 7.2分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也是本专业*全国性影响力的教材之一,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文学1915—2018年的发展。全书分为上编现代文学(1915—1949)和下编当代文学(1949—2018)。学术观点严谨、新颖,史料翔实,思路清晰,突出对经典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每章设“研习导引”,提炼重要的学术争论问题,供提升性学习。每章特设二维码,可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册
评分 6.4分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也是本专业最具全国性影响力的教材之一,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文学1915—2018年的发展。全书分为上编现代文学(1915—1949)和下编当代文学(1949—2018)。学术观点严谨、新颖,史料翔实,思路清晰,突出对经典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每章设“研习导引”,提炼重要的学术争论问题,供提升性学习。每章特设二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5—2018(第四版)(四卷本 第二卷)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5—2018(第四版)(第一卷)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第二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12(下)(第二版)
评分 8.1分
曹禺
《曹禺:心灵的艺术》内容简介:近30年来最具佳誉的曹禺戏剧研究,剖析戏剧艺术奥秘,深刻精准,见解独到,被评为“作者以富有独创性的探讨将曹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当代的’水平”,“最富理论意识与历史意识的宏观综合研究,是和朱栋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四)
评分 7.8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相配套,被列入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本书选目,旨在以新的文学史观、新的文学观重新遴选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选篇包括小说、新诗、散文、戏剧诸文体,各时期重要作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性作品。也适当遴选了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代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一)
评分 7.9分
本选本强调教学实用性。考虑到高校扩招,各校学生多而图书少,本选本选录了几篇重要的中篇小说与多幕剧,以供教学之需。有一些文学名篇,已被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列为精讲篇目,又被各种选本多次选录,为节省篇幅,本书一般不再重复选入。 长篇小说是现代教学的重点之一。限于篇幅,长篇小说不能入选,分别存目于第一卷、第三卷选篇目录之后。存目作品在于组本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基本阅读书目,任课教师可根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
评分 7.4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编者认为,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这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着的“人”的观念,而构成着,丰富着,发展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两种或多种“人的”观念、“人”的声音的对话、交流、对抗、激荡、交融。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
评分 7.3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以文学观念的变化为线索,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之上,对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进行了深入而思路清晰的梳理,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和鲜明特色的新的文学史著作。在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年会(丽江)上,由刘中树、朱立元、吴秀明、张福贵、郝长海等人组成的专家鉴定组对本教材稿的鉴定意见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以文学观念的变化为线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二)
评分 7.5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2)一般不再重复选入。长篇小说是现代教学的重点之一。限于篇幅,长篇小说不能入选,分别存目于第一卷、第三卷选篇目录之后。存目作品在于组本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基本阅读书目,任课教师可根据各校教学情况与学术特点,选择其中部分作品指导学生阅读。编者不主张提供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为的是引导学生直接阅读原著。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1(两卷本)(上)
本书分上、下两册,是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6》(上、下)、《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0》(精编版)(全一册)相配套的作品选。 该书的读者对象为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方向、新闻传播学各专业方向、戏剧影视学专业等。除了选入1915—2021年这一时段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外,本书的重要亮点是,其中许多重要作品都附有二维码,内含关于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1(两卷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