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方法、发展、趋势
李伯重
评分 8.6分
本书从理论、方法、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国际学界热烈讨论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工业化”、“过密型增长”理论的分析;对以往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和对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评述;以及对该领域新趋势、新视角的分析和探讨。 李伯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等,并兼任哈佛大学、密执
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
评分 8.5分
《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以扎实的史料分析为基础,把唐代江南农业放在一个较大的时空范围中进行多重的比较考察,提出了唐代江南农业变革的观点,并修正了学界关于宋代农业革命的传统看法。在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平原一直是我国最重要、最先进的经济区;而到了宋代,江南地区起而代之,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之所在,直至今天。这一伟大的历史变化,就始于唐代中后期。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
评分 8.3分
本书是一本以江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地区经济史稿。时间跨度达六个多世纪,范围涉及人口、生态环境、农业、工业、技术、农民、妇女、文化等。 李伯重 1949年10月10日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1、1985年分别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东京大学、密歇根大学、美国国会威尔逊国际
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
评分 7.8分
本书是第一部采用国民账户系统(SNA)方法对近代以前中国一个地区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专著。通过对1820年代松江府华亭和娄县地区的GDP的深入研究以及与1810年代荷兰的GDP的比较,得出了“19世纪初期江南经济已经不再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而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早期的近代经济”的结论。 本书研究也表明:只有从长期历史变化的角度,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把研究纳入全球史的视野之中,才能真正认
火枪与账簿
评分 7.6分
史潮与学风
评分 6.5分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什么是经济史
评分 0.0分
经济史,是历史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也是这两大学科的共同学科基础。经济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连续性与过去连结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因此了解经济史,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认识经济史这门学问,就必须对它的前世今生、学科性质、学科属性、研究方法、研究范型、话语体系等,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
评分 暂无
【编辑推荐】 李伯重先生从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农业技术等多重视角重新审视了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史,并将13—19世纪的江南经济置入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了考察。本书注重挖掘开拓新的史料和研究路径,在这个基础上对“唐宋变革论”、“明清停滞论”等史学界讨论已久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本书视野开阔,充满问题意识和比较意识,注重用数据说话。 【内容简介】</
新史觀.新視野.新歷史
千年文化舊史新識 嶄新視野重寫歷史 歷史學家希爾(Christopher Hill)說:「每一代人都要重寫歷史。」哲學家和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也許不會改變,但是人們對歷史的認識、編寫歷史的內容與角度,卻會隨時代的變化和新的材料與方法而有所不同,因此每一代人都會重寫歷史。 一些歷史定見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