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修订版)
洪汉鼎
评分 暂无
本书从诠释学的概念、诠释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当代诠释学的形成、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等方面全面系统而历史地展现了诠释学这门哲学学科的丰富内涵。本书特别指出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所与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就是陌生性与熟悉性、过去与现代的综合。当代诠释学的最新发展是以理论与实践合一为任务的哲学诠释学,或者说是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这种诠释学既不是一种理论的一般知识
《真理与方法》解读
评分 8.6分
伽达默尔所著《真理与方法》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部重要经典,其阐发的哲学诠释学已在人文科学世界发生广泛影响。由于西方诠释学传入中国时间较晚,加之该书哲思颇为细密和复杂,特别是语言内涵对于中国读者比较陌生,因此,本书译者洪汉鼎专门为国内读者撰写了《真理与方法解读》一书。解读一方面从内容主题方面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又从文字方面进行考证,尤其注重从历史方面进行解读,以使该书一些主要的难点得以澄清和解
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上下)
评分 8.3分
该书认为,分析哲学与解释哲学不仅在认识论方法论各有不同,而且对于哲学本质及其任务也完全殊异的各具不同特质的哲学思潮。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诠释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想主流,尽管许多哲学家都想对其进行融合,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独特本质,这种融合最后只能采取相互弱化的形式,即在相互若何各自的原则的基础上试图吸收对方的一些观点,如诠释学在强调语言在解释中重要性的同事吸取了分析哲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而分析
现象学十四讲
评分 7.6分
《现象学十四讲》认为,现象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我们前哲学的生活、经验与思考获得正当有效性。对于我们这些受过近代科学启蒙的人来说,理性与科学固然给了我们重大成就,但一旦我们步入后现代时,它们就显得薄弱不足了,而现象学正是在这里启示了我们。
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
简介: 本书收录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学者关于诠释学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全面阐释了诠释学。 该书集众多思想学派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参考性,可供广大学者在研讨诠释学时参考使用。 目录: 编者引言:何谓诠释学? 1.[德国]阿斯特:诠释学(1808) 2.[德国]施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评分 9.2分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是作者在漫长岁月里断断续续撰写的,从统体上说,《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是属于哲学史历史性和考证性的解释著作。鉴于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是一个从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向近代哲学过渡时期的产物,它的许多概念和术语无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作者试图通过对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一些主要概念作历史探讨和具体的解释,来寻找一条正确理解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途径。
本书是作者研究斯宾诺莎哲学三十余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共分四编。第一编“绪论”详尽介绍了斯宾诺莎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技条件和思想渊源,全面考证了斯宾诺莎所有著作的写作年代和主要内容,论述了斯宾诺莎哲学体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学史上某些哲学家对斯宾诺莎思想的误解、歪曲和夸大。第2编“自然系统”是对斯宾诺莎哲学体系及其方法的系统研究和宏观把握,详细论证了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实体的一元论
实践哲学 修辞学 想象力
知识论读本
《知识论读本》内容简介:知识论乃哲学的入门之学。作为一切知性活动的奠基性事业,它本身也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探险历程。《知识论读本》按照历史发生的顺序,精心甄选了西方哲学史上卓有建树的哲学家在知识论事业的披荆斩棘中凝结而成的经典著述。这些著述广泛涉及知识的定义和性质、知识的来源、知识获得的手段、知识的范围和条件、知识的效力等一系列令人疑惑而又具高度挑战性的知性问题。追踪这些问题,探寻这些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