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
蕭登福
评分 7.8分
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ISBN:9789576686214,作者:萧登福著 蕭登福 台灣省屏東縣人,1950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教授。著有《鬼谷子研究》、《敦煌俗文學論叢》、《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列子古注今譯》、《道教與密宗》、《道教術儀與密教典籍》、《道教與佛教》、
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
评分 暂无
東晉道教上清派是一個特別專注於心念的道派。它以茅山為中心,以存思身神為主,並配合符、籙、咒、印、叩齒、咽津、食氣、導引、誦讀經文等法門來修行。它對後世道教影響深遠,不僅使茅山成為道教勝境,其主要經典《大洞真經》,到了宋世,更融入文昌帝君信仰,形成川、滇一帶的《洞經》文化。本書凡十六篇五十萬言,分別論述上清經派的起源、修煉法門,及陶弘景與上清經派的關係。
商周至南北朝巫道仙神的轉化與分治
早期的人類社會,以巫來溝通人神,其後才有神職人員的設立。神職人員與巫的差別,在於後者有專業知識,有宗教理論、科儀與傳承。在中國殷商及西周,以巫覡為主導,春秋戰國而方士與神仙思想興起,方士即道士,秦始皇重方士而巫為備員,於是巫、道分流。至東漢光武重讖緯而遠方士,方士亦走入民間而形成太平道、正一等各種道派。魏晉南北朝,朝廷重道士,民間主巫覡。道士學有專精,有學理有術法,有壇場科儀,所祀以三清仙聖
玄天上帝信仰研究
玄天上帝,又稱玄帝、真武,源於遠古時代北方星宿的玄武信仰,在五代末宋初,天蓬、天猷、黑殺、真武,為北極紫微大帝駕前四大元帥,職司斬妖伏魔,守護天界,保護下民。其中真武靈驗獨多,宋太宗特別在宮中為立家神堂以祀真武,仁宗時命大臣宋祁撰寫《真武啟聖記》記載真武靈驗事蹟。元代因興起於北方,也把威鎮北方天界的真武奉為護國神祇。明代成祖因感謝真武神兵佑助,以取得帝位,即位後命二十餘萬軍夫,興建武當大小宮
扶桑太帝東王公信仰研究
《楚辭·九歌》中有祀〈東君〉之辭,而日神東君則演化為扶桑太帝東王公。東王公的信仰,起於先民的太陽神崇拜,到周秦兩漢時,太陽神亦為陽炁始源,被稱為東皇公、東君、東王公,這都是據其在東方而為名。 綜歸歷史文獻來看,東王公的神格演化,由先秦的日神神格,到漢世為天界男仙領袖,在魏 晉六朝以傳授經書道法為主。到了南宋,逐漸演變成真火之源及水帝冥官的神格,而且神格也因此一分為二。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