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明] 张岱 著
评分 暂无
青铜器的故事
吴克敬
评分 5.5分
一件青铜器,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既有文献与文学的深厚表现,又有书法与雕塑的深远呈现,阅读青铜器,就是阅读中华文明的信史渊流。
故宫藏影
单霁翔/主编
评分 8.4分
本册是故宫藏影系列的第二册,以故宫博物院藏清末民国人物照片为主要内容,分作慈禧皇太后、隆裕皇太后、末代皇帝等九章。 囊括了晚清大部分宫廷人物照片。每一张照片附以详细的时间、地点、人物考证,集资料性、学术性、普及性于一身。收录老照片400余张。
石匮书
[明]张岱/著
评分 9.7分
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
周远廉
《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明清史学术文库》以《清实录》、官方档案和调查资料为主,结合其他文献,研究八旗王公贵族从无到有,由盛而衰,从兴起、发展、没落到新生的全部历史,详细叙述王公贵族驰骋疆场、创业兴邦、治理国政及其坐享厚禄、广建庄园、揽权纳贿、豪华的基本事实,阐明一些王公在政治、军事、科学、文艺、书法及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剖析八旗贵族的阶级特性,探讨这个集团由盛而衰的历史规律,反
清朝奏折制度
庄吉发
评分 8.9分
奏折原为君主广谘博采的主要工具,臣工凡有闻见,无论公私事件,俱应据实奏闻,以便君主集思广益,督抚提镇司道等员,彼此不能相商,各报各的,其内容较例行本章翔实可信,所有不便形诸本章的机密事项,或与朝廷体统攸关的事情,或有兴革更张之请等,俱在折奏之列,而且奏折因有君主的朱批,更增加其价值。因此,就奏折的性质而言,其重要性,远在题本之上。其次就宫中档奏折原件,或办理军机处奏折录副的史料来源而言,虽有
崇祯往事
陈梧桐
后记 2011年秋冬之际,故宫出版社的杨付红女士邀我参加一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明代诸帝传记的写作。本人多年从事明太祖朱元璋的研究,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就提出撰写一部简明扼要的《朱元璋传》。不意她说此传已有人捷足先登,让我另写其他皇帝的传记。我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明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虽然对明代诸帝的生平活动多少有所了解,但除明太祖之外,于其他帝王却缺少深入的研究,便
古书画鉴定概论
徐邦达
评分 9.0分
明代宫廷女性史
彭勇
评分 8.3分
《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明代宫廷女性史》主要论述宫廷女性群体的构成、角色定位和生活状态三部分内容。三部分均以时间为线索,按照皇后、妃嫔、女官和下层宫人的等级秩序来安排章节内容,既分析制度、角色和生活的历时性特征,又尽可能挖掘它们在明朝277年的因循与变化。
清宫鹁鸽谱
李湜
评分 9.8分
清宫兽谱
故宫博物院
《故宫经典:清宫兽谱》介绍了绘制《兽谱》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项浩大的文史工程。它肇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完成。计绘有瑞兽、异兽、神兽以及各种普通类动物一百八十幅,并对每一种动物的名称、习性与生活环境等都作了详细说明,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动物图志。其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可渭集前人之大成,为我们探求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神话传说,以及清廷与动物产国之
清宫海错图
评分 9.3分
“海错”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于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出典于《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海错图》即是一部记录了海洋生物、海产品的绘卷。根据《石渠宝笈续编》的记载,《海错图》共有四册,前三册藏于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扬之水
评分 9.2分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是扬之水先生潜心研究十余年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历史、文化、类型、题材、纹样、制作的综合性学术专著。全书共计约35万字,图片3000余幅,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上下)、明类型与样式(上下)、题材举例、清、纹样设计、制作工艺10章,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金银首饰的发展脉络,并附有详尽的索引。
《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
赵聪月编著 故宫博物院编
关于慎德堂款瓷器,曾有许多文章作过介绍,但笔者在对故宫库藏清中、晚期瓷器进行重新登记、整理、核实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诸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慎德”是否代表了道光皇帝的执政理念,慎德堂款瓷器是否为道光皇帝御用瓷器?作者在文中都试图加以探讨。
清代学术史论
龚书铎
单霁翔
评分 8.6分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为《明清史学术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为清末最后一名探花商衍鎏所著。作者商衍鎏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科举制度,尤其是以亲身经历,对清代科举制度,作全面记叙,实有开研究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先河后海之义。详细介绍了童生、举人、进士以及这三个级别系列内的各种考试。 商衍鎏先生(1875-1963年),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广东番禺人,祖籍辽宁。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王天有
评分 8.0分
本书为《明清史学术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为北京大学明史专家王天有先生所著。作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深入剖析了明代国家机构的各个方面,写出了《明代国家机构研究》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 全书从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开始,依次叙述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宦官机构、两京制和南京机构、地方机构以及国家机构中的吏和皂隶,全面而又系统地论述了明代国
近代的初曙
高翔
《明清史学术文库·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套装上下册)》堪称关于18世纪中国乃至整个清代观念文化史方面的第一部研究专著,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创见迭出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从18世纪中国知识界选取近百个人物,按照伦理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与学术、政治观念分门别类地进行考察,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展示了18世纪中国的观念变迁和社会发展画卷。这种开阔的研究视野和研
清史史料学
冯尔康
评分 9.1分
《明清史学术文库:清史史料学(套装上下册)》主要表现之一在对清代文献的个案研究,比较深入具体说明它们的史料价值,例如详细介绍清朝的“引见履历档案”:从引见制度说到履历档案的形成,“一史馆”所藏的履历档、整理编目和利用情况,它所反映的清朝任用官员制度、实行状况及与朝政的关系。又如为交代“书画”图书的史料意义,在一般性的说明之外,比较细致地绍述康熙帝、乾隆帝祖孙先后撰著的《御制恭和避暑山庄图咏》
明清史事管窥
王戎笙
《明清史事管窥》改变了形而上学和英雄史观,逐渐以社会进步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研究历史;改变了停滞不动、堆砌史料、罗列历史事实,不讲究前因和后果,不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英雄创造了历史而忽视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不能给人以真实的历史知识的做法。历史是人类进步的活动,是人民群众艰辛创造和英勇斗争的进程。 王戎笙 研究员。男。1929年
清代赋税政策研究
何平
评分 7.3分
明清书院研究
白新良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清书院研究》是明清史学术文库之一。《明清史学术文库:明清书院研究》共六章节,内容包括明清以前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明朝时期书院的全面发展、清初书院的恢复、清朝中期书院的兴盛、清朝后期书院的衰落等。《明清史学术文库:明清书院研究》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明代海外贸易研究
晁中辰
评分 7.0分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海外贸易研究》由晁中辰著,明初即实行的海禁政策是阻碍海外贸易正常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有明一代,海禁政策虽时有变化,但始终没有完全废除,它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如影随形。明代的海禁政策还被清代所继承,即今人所说的“闭关”,可谓影响深远。1986年在宁波举行的中外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海禁的主要原因。自此以后,陆续在这
清朝开国史研究
《清朝开国史研究》以研究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为主,联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清朝开国史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努尔哈赤、皇太极执政时期的清朝开国史,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详细叙述这个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对于编写清史、满族史,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探讨民族史的理论问题,都是很有益处的。
清宫后妃首饰图典
《故宫经典》是故宫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系列收藏类画册。按类别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精品。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朝皇宫内后妃佩戴的首饰,分为头饰篇、耳饰篇、项饰篇、手饰篇及佩饰篇,近300件套文物。深藏禁城、一度与世隔绝的珠宝首饰在书中分门别类,异彩纷呈。 此书除展示珠宝华丽、材质完美及兼具欣赏性的特点外,更注重展示清宫后妃首饰佩戴的整
晚清侍卫追忆录
富察·建功
评分 7.4分
《晚清侍卫追忆录》分上下两篇。上篇主人公富察·阿巴力翰便是作者的太姥爷,下篇主人公富察·多尔济为作者大姥爷(外祖父)。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提及的一个旗人多济,便是富察·多尔济。《晚清侍卫追忆录》作者以亲历的视角,用特色地道朴实的旗人北京话,向我们展示了晚清侍卫从一个下三旗的普通“孩珠子”一步步成长到宫廷侍卫的旗人生活,以及这样一个特殊身份近距离视角下的那段黑暗动荡迷茫的晚清历史。
食.味.道
高成鸢
评分 8.1分
《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一书共分为“得天独薄”的肉食时期、曲径通幽的粒食歧路、饭菜分野与味的启蒙、华人“味道”感官功能的调适、中餐“味道”审美内涵的形成、吃与华人的生活艺术等七部分内容。 《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高成鸢,山东威海人,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长期
宫女谈往录
金易
金易,曾是北京二中的语文老师,《宫女谈往录》是他与夫人、原北京二十五中、六十一中中学语文教师沈义羚老师合著的书。本书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一位随侍慈禧前后达八年之久的宫女何荣儿对往事的回忆。 书中每章之始,作者都写这位老宫女,或边做针线边谈,或闲下来品茶卿天,优美的文笔、典型的京片子,造成一种氛围,引出一个话题,讲述一段清宫往事。由于是亲历者所述,条理清晰,可信性强。所写的
瓷之纹(上、下)
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