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交易
洛德.韓菲瑞斯(Laud Humphreys)
评分 9.1分
歧視與污名年代下的幽微抵抗 顛覆護家盟們迷思的深刻書寫 「好,讓我們這麼說吧,沒有一個自尊自愛、腦袋清楚的同性戀會寬貸公共場所裡的性。但,承認吧,那真的很爽。……危險挾著冒險、狩獵、釣人、幽會的一場美妙的小遊戲。然後,往往來場『即時性愛』。就是這樣。」~同性愛戀雜誌《Vector》 一九六〇年代,恐同氛圍瀰漫的美國,男男性愛於「茶室
精神病院
厄文.高夫曼
评分 9.2分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的寫作以公眾為對象,而不局限於學院人士。《精神病院》這本富含人性關懷的扛鼎之作,不僅蘊藏豐富的洞察力及深具啟發性的概念,更具體詮釋何謂「公共社會學」的力量——掀起全美去機構化的風潮,說服政府官僚們同意讓社區重新擁抱「精神病患」。《精神病院》出版迄今超過五十年,早已經跨出了社會學而進入其他各個領域,可說是歷久彌新。環視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各式各樣的全控機構不減反增,高
傷心人類學
[美]露思.貝哈
评分 7.7分
露思.貝哈透過揭露自身的生命故事,深刻反思在西班牙、古巴及美國的田野工作,她讓民族誌與回憶錄巧妙交織成這部《傷心人類學》。本書的寫作旨趣融合了反身人類學、女性主義自傳性書寫,以及多元文化與離散論述。即使受傷累累仍無懼地穿越漫長的隧道、雖然步履維艱仍勇敢地跨過各藩籬邊界,由此露思.貝哈向世人宣告:「不讓你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 露思.貝哈(Ruth Behar)</
污名: 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高夫曼 Goffman, Erving
评分 8.7分
《污名》是一場極富啟發性的考察旅程,探索著一群無法符合社會所稱「正常」標準之人的生命情境。這群人由於不能得到社會的完整接納,於是成了被污名化的人。身體殘缺者、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賣淫者、或因其他各種原因而遭放逐者,都必須不斷努力適應自己不穩定的身分認同。他們的自我形象始終對抗著別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形象。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廣泛運用各種自傳與案例研究的材料,分析被污名化之人
臨終者的孤寂
諾伯特.愛里亞斯 Elias, Norbert
愛里亞斯在《臨終者的孤寂》一書中討論生死,回顧過去與當代的人們對待臨終者的差異,生者與死者(或「生與死」、或「生者的生活空間與死者的墓地」)的距離由近而遠。愛里亞斯認為,臨終者之所以孤單,非但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有不同的歷史文化作為背景。 社會的隔離機構,例如養老院,將老人與他原本熟悉的生活環境隔離開來,於是更加深孤寂的感覺。書末,作者提醒我們,生理治療在今日或許已是一個重
性別、認同與地方
琳達·麥道威爾 (Linda McDowell)
评分 8.5分
地理學怎麼會和性別扯上關係?難不成男人和女人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如果性別屬性是社會建構的,那麼,女性氣質與男性氣概隨著時空不同又有什麼變化?女男社會關係能有多大的變異範圍?地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有什麼意見? 這些是作者在本書中處理的核心議題。作者由各種地方開始,接著將視野擴大至全球的流動與遷徙,討論在其中性別關係的變化,如何影響和反映了這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