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沉默
[美]乔治·斯坦纳
评分 9.3分
◆当今文学世界最伟大的心灵,当代人文主义批评大师 乔治•斯坦纳经典代表作 ◆最彻骨的现代启示录,最宏阔的人文主义襟怀 本书的主题——对政治暴行的深入反思——极具当代性 对文学的梳理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 可谓能指引我们重识自身与时代的经典作品 ◆著名学者李欧梵倾情作序推荐
现场
雷宇
评分 7.4分
一个连续七年深入新闻一线现场记者的大事件观察侧记,地震、泥石流、溃坝、奥运……一位与汪洋、孟建柱、孟学农、李毅中、郭伯雄等众多政要名流面对面的采访者的真实感受;一位最受网友欢迎的新闻记者职业生涯的回顾和总顾。 真实的现场细节的还原、第一线材料,呈现一个公众不曾认知的真实中国,她的笔触生动、鲜活、严肃、深刻,带给我们思考和反思,为时代留下个体的注脚。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艾伦•德肖维茨(Alan Dershowitz)
评分 8.2分
权利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此重要,是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和内容。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人权律师德肖维茨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权利既不来自上帝或自然法则,也不仅仅来自法律的规定,权利来自于人类过去的恶行。人类对于何为正义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诸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奴隶制、私刑、宗教裁判所之类的恶行再次重演。权利正是来自于人类对过去经历的暴行磨难的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加)梁鹤年
评分 9.0分
"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就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洋为中用”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洋”究竟是什么?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法治”,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基因?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会把西方文明带到哪里? 可以想象一
图说中国绘画史
[美] 高居翰
评分 8.6分
本书是1958年由瑞士人史基拉策划的一套亚洲艺术丛书之一,以编入他当时已获盛名的欧洲艺术丛书。经喜龙仁推荐,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居翰获得了写作本书的机会,完成一部精简、创新、又具可读性的艺术通史。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 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自196
性与宗教
[挪威] 达格·埃恩腾·恩德斯鸠
评分 7.1分
本书自2007年首版以来,已先后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和日文等12种外文,畅销多个国家。 宗教禁止和调节性活动,对其既有定罪,也有祝福,施行惩罚也有奖赏。本书论述范围涉及了世界上各大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运用宗教经典、古代神话、教义声明、历史材料以及关于性行为的调查和大量其他各种各样的丰富资料,试图解释当今宗教对性的态度这一复杂领域后面
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中国故事)
王海
评分 6.7分
如果有三天的时间穿越、回溯,你会选择去哪里? 作者王海说,他会把其中一天留给1980年代的上海。而谢伟民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他的指南。 上海的八十年代,是这座城市令人怀念的年代。 作者写,“那时候,全上海都是我家的客厅”。树上知了在叫,太阳已下山,竹椅搬出来,躺椅搬出来,赤膊的隔壁头爷叔也出来了。半导体的天线拉出来,四国大战摆出来,
来到地球第一天
黄章晋 等
好文章有知识、见地、格局、趣味,大象公会四样皆有。 ——柴静 本书专为提供谈资上的补充,智力上的愉悦,逼格上的提升。 ——罗永浩 大象公会所做的,与其说是普及知识,不如说是普及好奇心与理性意识——前者用以提问,后者用以释疑。 ——刘瑜 《来到地球第一天》是大象公会的文章合集
上瘾五百年
[美] 戴维·考特莱特
评分 7.5分
【内容简介】 写给容易上瘾、关注瘾品,对瘾品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早起喝一杯咖啡,疲倦时点一支烟,聚会时来一瓶可乐,你对这些习惯上瘾吗? 酒精、烟草、咖啡因、鸦片、大麻、古柯叶,瘾品已经深深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本书综合了心理、药物、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详细介绍所有能让人类成瘾的物品,以及瘾品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战争。
那一天
(法) 维利·罗尼
评分 8.5分
维利·罗尼的作品覆盖了整个20世纪。他是个很执著的人,从最初开始拍摄就伴随着并记录下巴黎人民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的奋斗。他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为巴黎几乎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作证。现今他的照片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同时也在世界各大都市如巴黎、纽约、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举办他个人的作品回顾展。这本书每篇文章都是以“那一天”开头,记述了作者拍摄每一幅照片背后的故事。书中不但收录了大师的经典作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俄] 契诃夫
评分 9.6分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收入作者脍炙人口的佳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待人
超越感觉
[美]文森特·鲁吉罗
评分 8.4分
亲爱的老爱尔兰
邱方哲
评分 8.8分
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爱尔兰街头,是否还能重温凯尔特薄暮的传说与梦幻? 土豆、小矮妖和吉尼斯黑啤怎样串起爱尔兰五千年的曲折历史? 本书萃取爱尔兰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最有趣的瞬间,将它的风土人情追溯到传奇的时刻或独特的民俗传统。 纵横于神话、历史、语言学、文学之间,深度挖掘爱 尔兰人的身世和内心。 首次从第一手古代资料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熊培云
评分 7.0分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辑录了熊培云对生命、爱欲、媒介、美和正义等方面的思考。不曾毫无节制地抒情,也未沉迷于意象的构建,它们以诗或“诗评论”的形式呈现,揭示了人性的幽暗与光亮。当人们喊出“文学已死”的时候,作者却逃向了它。作者相信上帝的语言就是文学的语言,上帝不是真理,是意义,而文学的价值就在于生产和捍卫意义。
新的一天
许立志 著
评分 8.3分
2014年9月30日下午近两点,九零后许立志从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一跃而下,10月1日0点0分,他预设了定时发送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准时发布于他已辞别的这个世界的新的一天。诗集之名即来自于他写给人间的这最后一句话。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
在非洲发现中国
邱立波
评分 暂无
“大观”是一份介于专业的学术刊物和通俗的大众出版物之间的思想性丛书。 高全喜、刘苏里、严博非倾力推荐:万花筒里看非洲,思考中国的世界责任与历史责任! 非洲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块既“远”且“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非洲的经济发展与中国崛起可谓息息相关,本书作者们就聚焦于它与中国在各自的历史过程中,所逐渐呈现出的在其发展上的耦合关系,该种关系将使得双方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廖信忠
评分 7.7分
经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去台湾的旅行,我突然发现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台湾。我去书店买了大量的台湾旅行书,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度写一本与台湾有关的书。 26万字,19个地方,从台北到澎湖,从城市到小镇,从热门景点到夜市、码头、老街、环岛公路、庙宇、高山族区、铁道,从台湾小吃到太平洋的风,从台湾的人到台湾的民俗,从台湾人的真实生活到台湾的小
匠人
申赋渔
评分 8.1分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有花匠、雕匠、铁匠、裁衣……从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苏北一个几万人大村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了作者失落的故乡。申村的兴亡衰落,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令人叹息,深觉悲凉。
木心论
李劼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最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
古怪的身体
[日] 鷲田清一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着这样那样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身体也都抱着又爱又恨的心情。穿衣打扮更是是我们现代人每天都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时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似奇葩的街头潮流,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是什么?像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这样的设计师们试图通过服装表达的又是什么?说到底人为什么会通过穿衣服来隐藏自己的身体?而真正想隐藏的到底又是什么? 哲学教授鹫田清一希望通过一种简
西南联大国文课
大一国文编撰委员会 编
【暌违七十载,西南联大国文课本首次完整再现】 【一部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经典范本】 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杨振声、朱自清、闻一多、王力、魏建功、浦江清、余冠英、刘文典、罗常培、罗庸……他们授过的课; 杨振宁、黄昆、邓稼先、邹承鲁、朱光亚、汪曾祺、王希季、何兆武 、许渊冲、吴讷孙……他们读过的文
文明是副产品
郑也夫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 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有大用处。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单册、套装同步上市!以佛教史解说两大东方文明的相遇,通过佛教史理解中印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 -----编辑推荐----- ★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永久的悔》《红》《一生的
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
评分 7.9分
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
朱子大传(增订版)
束景南
《朱子大传(性的救赎之路增订版 )》全面系统地挖掘搜集到了关于朱熹的上千 种史料,考明众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对朱熹的一生及 其思想发展历程作了全面深入的新研究,破除历来的 误说、错案、悬案、谜案,把朱熹由“神”还原为“ 人”,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朱熹,从中 揭示出了朱熹人本的“性学”思想体系的本质及其价 值所在,也活画出了一幅南、北宋交替时代风云突变 的历史画卷。 <p
雄性衰落
[美]菲利普·津巴多
评分 7.2分
● 心理学家津巴多和库隆布在书中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雄性正在衰落,男孩面临危机。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学业成绩下降、社交技能匮乏、药物滥用、沉迷游戏和色情片等现象在男孩身上屡见不鲜。 ● 作者分析了这一当代困境背后的原因,为政府、媒体、学校、家长提供了可能 的解决方案。 ● 本书提出的问题值得公众关注和讨论,视角独特,引人深思,
读史的智慧(修订本)
姚大力
读史的智慧(修订本)》为初版的修订本。与初版相比,《读史的智慧(修订本)》在面貌上改变较大,主要删去了原书中的四篇长文,补入作者最近五年来新写成的一些书评和学术评论文章,抽换文字逾十万数,而在文章的编排体例上全书则趋一致。就像作者所一贯主张和践行的那样,收入书中的这五十篇文章一方面具有高专业水准,另一方面又有者很强的可读性和新鲜感,书里不时闪现出来的许多锐利见解和生动流畅的议论,不但给读者的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944年,作者受美国政府所托,完成一项旨在认清日本民族的课题,并以之为二战后改造日本国家的指导。此书即该项目成果。在本书中,作者在简单叙述日本近代史的基础上,挖掘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并详细阐释日本人的“恩债”“人情”“义理”“忠孝”等理念,以及其他一些如幼儿抚养等生活习惯。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这两个在后世引发巨大反响的概念。本书不愧为文化人类学模范。
雕刻时光
[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评分 9.5分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法]莫里斯·布朗肖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莫里斯•布朗肖的晚期代表作。 •在这本小书里,布朗肖直面“共通体”(又译“共同体”)这一貌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思想,他紧随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贯的幽晦风格对此展开了最为澄澈的言说。 •如其标题所言,此书保持着某种不可言明的特点。如若必须对此展开言说,我们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