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革命
[美] 乔伊斯·阿普尔比
评分 暂无
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跌宕起伏。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文化,研究其思想和价值与研究其创造力和系统一样重要。乔伊斯阿普尔比对这个人类最强大的创造从起源到现在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 本书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誉历史学教授乔伊斯阿普尔比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探查了资本主义制度如何改变了政治,同时在习俗的约束下又如何改变了社会的主流行为、思想、价值观理想。通过对欧洲、美洲和亚洲的成功与挫折、令人反感的殖民经历、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第二卷)
戴鞍钢
评分 6.9分
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插图版)
厉以宁 著,王大庆 改编
评分 7分
这是一份立体化的地图,不仅充分展示了欧洲经济发展内在的脉络,而且将关键性的转折点予以深刻的剖析,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既有悄然的暗流——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关系的萌发和改变;又有壮阔的惊涛——从雅典改革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从罗马帝国的灭亡到集市贸易的兴起,从封建制度的瓦解到工业革命摧枯拉朽的大潮…… 近五十幅珍贵的历史画卷点染其间,历史的真实感扑面而来。经济学界的泰斗厉以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冀朝鼎
评分 8分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概念,指出无论是哪一集团控制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基本经济区”即可征服乃至统一全中国。以此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中国经济史,描绘两千年来中国经济格局变迁的内在逻辑。 本书论点立足于经济、水利、历史地理等问题,笔锋所指却是历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更以此来推演中国的国家组织和形态。纵观世界历史,那些叱咤一时的大国大多烟消云散,为何中国却总能大一统?为了对抗游牧民族
火枪与账簿
李伯重
评分 7.6分
资本主义简史
[德] 于尔根·科卡
评分 7.9分
资本主义既是造就创新与进步的引擎,也是带来危机、剥削和异化的源头。 在本书中,国际知名的资本主义研究权威于尔根·科卡全面梳理了近代早期以来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发展以及十九、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科卡不仅关注贸易和工业化进程,还关注劳动和生活条件的长期变化。这部简史不仅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历史总结,也包含了作者对影响全球人类行为的经济制度的批判性认识。 <p
美国社会经济五个基本问题
詹姆斯·M.斯通
评分 7.5分
汉书食货志集释
金少英
评分 9.3分
社会共通资本
[日] 宇泽弘文
经济高速增长终结、环境污染、农村凋敝、城市困境、医疗和教育功利化、社会风气不断败坏,这些似曾相识的问题是对中国的现实写照吗? 20世纪后半叶,日本比中国更早地经历经济的高速增长,依托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仅用四分之一个世纪就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了国内房价飙升、资产泡沫化等诸多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时,问题被掩盖在光鲜的经济成就之下,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并不存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创新成功之路
潘光,汪舒明 编著
潘光、汪舒明编著的《以色列:一个国家的创新成功之路》通过对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文化动力、体制机制分析,以及对中以创新合作的探讨,总结出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经验,可供中国科技创新以借鉴。 潘光,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项目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联合国文明联盟大
克鲁格曼的预言
[美] 保罗·克鲁格曼
这本备受期待的力作中,囊括了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影响最为深远的专栏作品和评论。从能源危机到安然事件,从减税政策到对伊战争,克鲁格曼用他犀利的文笔和缜密的思维,对21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和政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布什当局的种种不诚实表现,指出美国在经济衰退、糟糕的领导及各种欺骗中迷失了方向,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为广大读者勾画了一幅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政治的全景图。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人士,都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美] 王国斌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王国斌,出生于美国的新一代华裔汉学家,曾获哈佛大学西欧史硕士学位,长于中国宏观历史的研究,具有全球视野,本书为其代表作。
日本失落了吗
[日] 橘川武郎
自明治维新开始的150多年来,日本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并于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在失落的泥潭里挣扎不前。 日本能够较早地搭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列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是什么。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为什么
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
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畅销书作家,在投身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一直在《纽约时报》开设专栏,针砭美国时弊。在这本深刻反思美国数十年来积重难返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新作中,克鲁格曼基于其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以辛辣的笔触,从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房地产、税收改革、财政困境、危机管理、不平等、国际关系等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剖析了“僵尸理念”如何导致美
被遗忘的萧条:经济危机与应对之策
[美] 詹姆斯·格兰特(James Grant)
重温1918年大流感后的经济崩溃,探寻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之路。 2020年年初,美股两周内四度触动熔断机制。第二次熔断发生后,美联储紧急降息;但隔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接近13%,超越1929年华尔街股灾期间突破单日跌幅纪录,这表示政府介入并没有消除市场焦虑。本书专注于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詹姆斯·格兰特在2007—2008年就很有先见之明,他告诫债务泡沫最后会以经济危机而告终。他在本书中以1
人类愚蠢基本定律
[意] 卡洛·奇波拉
◇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是愚蠢! ★伯克利经济史学教授卡洛·奇波拉直击人类社会的本质: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作序推荐; ★名家经典简体中文版首度引进。 “本书中的“定律”是真正的规律,作为经济规律,它应当被严肃对待,丝毫不亚于亚当·斯密的三定律、收益递减定律、
改革现场
李德林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 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
制造消费者
[法]安东尼·加卢佐
评分 8.1分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买了又买?为什么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商业化将个体从刻板的集体秩序中解放,却又将人投入“自由”的束缚。人们用钱换产品,用产品换幸福,将买买买当作自我实现的方式。消费者最终与全球化生产链末端的工人一起,沦为消费时代的奴隶。 ★200年消费主义 简史,商品如何成为世界性的新宗教 一本书囊
世界金融史
板谷敏彦
评分 6.7分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 《汉谟拉比法典》中人类最早对利率上限的管制; 《罗马法》如何确立财产权; 中世纪基督教金融政策; 文艺复兴与现代会计制度的诞生;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货币革命; 公司制度与郁金香泡沫; 近代战争与国债诞生; 从斐波那契数列到大阪堂岛的蜡烛图; 基金与公债的明与暗; 牛顿与金本位制度; 媒体恐慌与道琼斯价格指数; 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布雷顿森林体系; ······ 通过人类金融史的一个
盐与唐帝国
吴丽娱
评分 8.9分
唐代社会处于中古时代的转型期,有关盐的发展及政策牵动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影响政治、政权和人民生活。本书系统介绍了唐代的三司、盐政、使职和盐法的变革等核心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局势。所有经济史中发生的问题,都有其产生来源和不断发展的进程,作者在写作和立论方面力求转换角度,观察问题从国家政治经济的整体立场与核心举措出发,并力争从对盐政和物价的分析中发现中古社会那些已为先贤认识和运用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