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策略
[法] 让·波德里亚
评分 8.7分
《致命的策略》成书于1983年,是晚期波德里亚的核心著作,也是该时期他唯一一次系统化、逻辑化地阐发其思想的著作。此书也许可以被视作波德里亚对现代性最为直接而深刻的驳斥,他站在客体的立场上所主张的,乃是以表象的狂欢取代对本质的追寻,是以物的扩张冲刷主体的地基。如果说现代性是以人对宇宙的统摄来取代神的统摄,其后果是一个全然属人的世界;那么,波德里亚在本书中所揭示的则是,客体的统摄终将取代人的统摄
冷记忆:1987-1990
评分 8.2分
《冷记忆(1987-1990)》中充满了冥想与诗意的沉思,其凝练的光芒来自以下话题沉默的智慧,客观进程的智慧,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充盈于世界中的神秘,政治、艺术与科学等各界的虚无;欧洲、东欧阵营、澳大利亚与纽约;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顽固的无意义。 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tard),又译为让•波德里亚,1929年7月29日出生于法国兰斯(Reims
象征交换与死亡
评分 9.3分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讲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这三种不同的仿象,它们分别对应于价值的自然规律、商品规律和结构规律。作者通过分析劳动、时尚、身体、死亡、诗歌语言等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指出仿真原则现在已经替代过去的现实原则支配着一切,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精神分析学,在今天都已成为守法的革命,丧失了有效性和激进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反
论诱惑
评分 8.3分
1979年,波德里亚独具匠心地写下《论诱惑》一书,分为“性之食相”“表面的深渊”“诱惑的政治命运”三章,从各个层面论述他思想中的“诱惑”这一概念。此后“诱惑”这一概念在波德里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乃至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也许他的本意是试图用“诱惑”这样美文学的、空洞的反讽性范式再一次深化“拟真”这个激进的否定性范式,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通过对诱惑的批判性内省,界划自己与后现代话语的根本异
消费社会
评分 8.4分
这部专著围绕消费这个中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社会里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内容包括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等。
拟像与拟真
评分 9.4分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都需要的思想工具! ★《消费社会》作者波德里亚, ★后现代哲学与文化理论的奠基之作, ★全面审视当代社会的各种人造物,尖锐批判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图书简介】 本书是后现代思想大师波德里亚的代表作之一、后现代哲学与文化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本书中,他摒弃了早年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话语,自创“拟像”“拟真”等对于理解后现代至关重要的概念,探讨当代社会如何以象征和符号取代现实和意义,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