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丽句细评量
王学泰
评分 8.2分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
评分 8.5分
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游民文化
水浒·江湖
评分 8.3分
《水浒•江湖:理解中国社会的另一条线索》的独特视角,对中国社会的解读另具一番风景。譬如书中所及,《水浒传》第一个告诉读者游民江湖的存在,第一次全面生动地把江湖生活、江湖人的理想与奋斗、江湖人的成功与失败展示出来,给后世的游民、底层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边缘人士组织化进程提供了范本,更成为他们反抗和奋斗的教科书。其中的“好汉”、“义气”、“替天行道”、“不义之财,取之无碍”、“逼上梁山”等话语随着
中国游民文化小史
评分 7.7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游民——中国社会的特殊阶层、游民意识的载体——通俗文艺作品、游民的发展与群体组织化、游民文化的成熟等。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评分 9.4分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关系的书。本书以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及游民文化为核心,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员的地位”“城市游民群体的形成”“江湖艺人与通俗文艺作品”“游民情绪与游民意识的载体”等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与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也因
写在历史的边上
评分 7.5分
监狱琐记
评分 8.8分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水浒”识小录
评分 7.2分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顶“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劫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
中国饮食文化史
评分 7.6分
作者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兹举两例为证: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冨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
华夏饮食文化
本书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饌、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作者坦言自己并非美食家,更不敢效坡翁以“老饕”自拟,写作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章,目的在于探求古人生活的真相。开阔的思路、广博的学识、活泼生动的语言、夹叙夹议的文字,使此书有别于一般的学术著作
采菊东篱下
内容简介 绵里藏针,纵横捭阖,研究中国文化,跨越文明两界,江湖文化,游民文化,隐士文化,见人所未见,及人所难及。 目录 408个皇帝轮流做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皇帝的故事及解读 底层社会的皇帝梦 说《大诰》——朱元璋的独特的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