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
赵京华
评分 8.3分
这是汉语学术界第一部对70年代以降日本思想进行翔实、系统描述的专著,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个案研究为中心组合成一幅宏观的历史和理论画面。日本的“后60年代”思潮与中国改革时代的思潮产生于一个历史时期,相互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深刻的区别,本书对于我们重新理解过去三十年中国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也提供了参照。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举重若轻地厘清了日本后现代批评的历史线索,并对其进
活在日本的鲁迅
评分 暂无
知名鲁迅研究学者赵京华最新著作,一本书纵览日本鲁迅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和成果,在东亚视角下,重拾鲁迅的现实意义。 诞生于中国的作家鲁迅在1936年与世长辞之后,却于异域日本获得了新的思想生命,这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长久思考。 本书主要讨论日本学院里的鲁迅研究传统。这个研究传统,包括认识鲁迅的基本立场和思想史语境、主要观点的确立与阐释架构的形成及其方法论视角的演变,重点在于梳理学术传
思想构筑未来
◎以书为镜,观照中日思想文学交汇的来龙去脉。 ◎抽丝剥茧,以晓畅之笔讲述鲁迅、柄谷行人等文学思想巨匠的时代思考。 ◎切中肯綮,以冷静之目光透视中日间的思想文化格局。 -----------------------内容简介------------------------------------ 本书为赵京华教授的学
中日间的思想
评分 8.0分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 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
评分 8.1分
在描述70年代以降日本社会转型与思潮之后,本书集中讨论了四位影响广泛的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学者、批评家和一个“新生代左翼批判群体”,分别是从事理论批评的柄谷行人、思想史研究的子安宣邦、文学批评的小森阳一和哲学研究的高桥哲哉。这几个个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人文学科中后现代主义思想扩散和渗透的基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