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光的行板
迟子建
评分 8.5分
本书收录《踏着月光的行板》《向着白夜旅行》《原野上的羊群》《九朵蝴蝶花》四个有关“情爱”的故事,呈现出的是迟子建笔下各具魅力的情爱世界。《踏着月光的行板》中相濡以沫却不得不分居两地的打工夫妻,在不约而同前去探望对方的列车上数次失之交臂,终究只能目送着对方远行,近在咫尺又触手不得。浓浓的爱意与深深的失望相伴而生,这是迟子建对浪漫的另一种诠释。《向着白夜旅行》中带着爱人灵魂上路的旅行者,将情爱寄
迟子建作品精选
评分 8.3分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的作品精选集,收录了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逝川》《一匹马两个人》《雪窗帘》《观彗记》等。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她用温厚从容的文字书写人间世界的真实冷暖,她的小说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悲悯,呈现出博大的情怀和高远的境界。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北国风情,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一个瑰丽丰富的北方中国世界。 迟子建,女,1964年生于漠河。198
烟火漫卷
评分 7.8分
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迟子建以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燃起浓郁的人间烟火,柔肠百结,气象万千。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迟子建,1964 年生于漠河。1983 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 出版有九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
炖马靴
评分 8.7分
本书收录了迟子建从1988年到2019年发表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共16篇,其中不乏曾经获奖的名篇,如《清水洗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雾月牛栏》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本书收录的十几篇短篇小说,都是写黑土地上的小人物生活,许多篇章的主人公是中年妇女。作者写这些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情感、经历,有忧伤也有温暖,叙述从容流畅,情感刻画细腻,地域特色鲜明,可读性强。 迟子建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的父亲爱喝酒,爱写字,会拉小提琴和手风琴,是一位豁达又浪漫的小学校长,她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在1964年,大多数国人争着给孩子起名“卫红”“卫东”“志国”的年月,因为很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父亲给自己的二女儿取名“子建”。他和北极村轮回的四季一起,给了迟子建最初的生命教育。 “从小我就知道,跌倒了得爬起来继续走,所以不怕坎坷。再加上那里长达半年的冬天,冷风刺骨,你抵
芳草在沼泽中
评分 9.2分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评分 8.4分
北极村童话
评分 8.2分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评分 8.8分
部落里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诉说感天感动地的民族故事,通灵萨满的旷世大爱,为疲惫的人们点燃归航的明灯。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 迟子建(1964—)
评分 8.9分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人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评分 9.1分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本书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
伪满洲国
黄鸡白酒
评分 8.0分
鬼魅丹青
评分 7.9分
迟子建散文
本辑含《白银那》(1996)、《日落碗窑》(1996)、《青草如歌的正午》(1999)、《鸭如花》(2001)、《世界上所有的夜晚》(2003)等五个中篇。《鸭如花》写了对人道主义关怀和对民间立场的坚守;而《白银那》、《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等更贴近现实,风格更为平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很经典,作者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评分 9.0分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
伪满洲国(上下)
群山之巅
评分 7.7分
《群山之巅》是著名作家迟子建暌违五年之后,最新长篇小说。写作历时两年,是呕心沥血、大气磅礴之作。 《群山之巅》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 小说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他们任严寒、猛兽、瘟疫的侵
《踏着月光的行板》作者迟子建,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晌彻黄昏》《伪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逝川》《白银那》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等。其作品曾荣获 1995—1996年度鲁迅文学奖、 1997—2000年度鲁迅文学奖、1993年度庄重文学奖、《大家》杂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1995年东北文学奖、澳大利亚2003年度“悬念句子
《零作坊》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屠宰场女老板翁史美对未曾谋面的制陶人的思念,她凝视着他遗留下来的陶器碎片出神,她渴望听到他电话里的声音,当她觉得他并不在意她时便关闭手机免得自己因失望而受到伤害。《踏着月光的行板》的主人公是一对长期分居的民工夫妻,两个人为了给对方一个惊喜:在团圆节时同时去看望对方,结果疲惫的奔波却没有换来团圆。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
东北故事集
评分 暂无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全新作品! ◎描摹自然与人性的风雪,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泥淖!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的全新作品,收录了作家近年来创作的三部钩沉东北历史的中短篇小说: 《喝汤的声音》聚焦海兰泡惨案,述说哈喇泊家族三代人在黑龙江畔的生死传奇与爱恨情仇;《白釉黑花罐与碑桥》以宋徽宗的幽囚岁月为切入点,展开一
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用十年时间准备,重返东北三省作为伪满洲国存在的那十四年(1932—1945),在七十万字的篇幅里,迟子建秉承以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写作理念,形式上采用编年体,让纷繁复杂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于恰当的年份浮出水面,让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具象可观。全书出场人物有上百位,从“康德皇帝”溥仪到抗日将领杨靖宇,从俄国商人到日本“满洲移民”,从婉容福贵人到影星
白雪乌鸦
一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降临东北大地;捕鼠、口罩、封城……曾经的人们会如何应对?《白雪乌鸦》是根据1910年冬至1911年春哈尔滨暴发鼠疫的史实创作的,小说细致描绘了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的民众在灾难来临之时的生活百态。 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我们走进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 迟子建,1964年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
评分 9.4分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 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至深
清水洗尘
评分 8.6分
《清水洗尘》收录《跳荡的银扣》《盲人报摊》《银盘》《鸡笼街的月亮》《他们的指甲》等迟子建不同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十三篇,主要为迟子建多年来创作的写市井生活、寻常百姓的情感与生活的故事。书中故事洋溢着温情与暖意,为迟子建同类题材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迟子建,1964 年生于漠河。1983 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九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
最短的白日
评分 7.0分
《最短的白日》收录《最短的白日》《雪窗帘》《门镜外的楼道》《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等迟子建不同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近二十篇,主要是迟子建多年来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不断深耕、创作的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其中《最短的白日》是迟子建近年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迟子建,1964 年生于漠河。1983 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九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