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理
陆铭
评分 7.9分
独树一帜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解开中国经济发展症结 转变大国经济治理思路,打开中国发展新的想象空间 ○实现全国平衡发展,为什么“动人”比“动钱”更有效? ○东部劳动力越来越贵,可还是越来越稀缺,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为什么从数据看,中国中西部的资本深化速度超过东部沿海地区? <
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
评分 9.1分
本书是一本面向中国读者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其前身是作者2002年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教育部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于其鲜明的特色,特别是教材中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述,曾被同行认为“无疑对中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书在介绍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比较了实行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就业、失业、收入分配、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国内外同类教材
向心城市
评分 8.2分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大变局! 《大国大城》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陆铭】 ※从实践出发——深圳“网谷”、武汉“快反工厂”、贵州侗族村寨…… ※用数据说话 ——上班族出行方向、网约车指数、大货车行程追踪…… ★★★★★从经济规律看城市,刷新中国城
大国大城
评分 8.8分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
大国经济学
评分 7.7分
起点独特·规模巨大·区域差异显著·治理层级复杂·连接全球的制造业大国 · 改革开放40余年,在一个急速转型与发展的“大国” · 经济学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唯有透过“大国”肌理,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 --------------</p
空间的力量
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
评分 7.8分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什么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内容简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我们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大环境,我们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我们再也不用排队领取粮票布票,我们的手里还攥着大把的美元。 但是,我们的经济并没有达到沾沾自喜的地步。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大环境还是中国人的生活、教育、就业环境依旧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经济的许多迷惑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答:<
空间的力量 (第三版)
评分 暂无
是什么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经济的集聚和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之间是否真的难以平衡?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要考虑“空间”这一因素。 与前两版一样,《空间的力量》沿袭了作者一贯的研究思路,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和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深入梳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展
强城时代
评分 6.5分
《强城时代》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报告的第1辑。本书用数据说话,以一系列的数据和指数评价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和活力。 在中国,人口正在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周围集中。想要了解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就要以系统性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格局。 多年来,陆铭教授等多位学者致力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关注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等。他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