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出版时间
  • 更新时间
  • 评分
  • 汉语法学论纲

    许章润

    评分 7.1分

    《汉语法学论纲》一书,从中国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怀揣着家国情怀的现实和忧思,以学术的敏锐和严谨,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明背后的价值思想脉络及其与现代法学的转轨对接途径。其中,“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一文,计12万字,全文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学术期刊界一次性发表的长文中尚属首例。 具

  • 民主的历史

    许良英

    评分 8.1分

    这部书稿是1988年开始计划并写作的。当时书名定名为《民主论》,内容分为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探讨两部分。不久获悉,胡绩伟同志出版了一本书也叫《民主论》,另外还有人用同样的书名出书,于是我们决定把书名改为《民主的历史》。我们希望写成一部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重的著作,秉承中国古代治史者的传统,以夹叙夹议的形式来表述。 当年秋天王来棣写出书稿第一编“民主在西方的历程”第一章“论希腊民

  • 西方如何“营销”民主

    杰拉尔德·瑟斯曼

    评分 6.9分

    《西方如何“营销”民主》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的权威在中欧、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解体触发了一种新型的西方干涉,一种“软帝国主义”,在官方的词汇中被称为“促销民主”,这是美国在世界权利关系中的一部分,也是美国外交政策华丽辞藻的中心内容。美国和西方机构通过转变公共机制,以市场营销的方式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移植民主。一场社会、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浪潮席卷全球,“变形市场”、“变形自由”和“变形民主

  • 法律人如何思考

    王仁法

    评分 5.2分

  • 为权利而斗争

    [德] 鲁道夫·冯·耶林

    评分 8.7分

  • 法律(中文版)

    [英] 雷蒙德·瓦克斯

    评分 8分

    法律是社会的构成基础。它保护我们的权利,强制我们履行义务,为几乎每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设置了规范框架。罪犯获得惩罚、受害者得到补偿、合同得以履行,这些不过是现代法律体系一小部分功能的体现而已。法律致力于实现平等,促进自由和保障安全。虽然法律体系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艰涩的术语、古旧的程序、冗长的法律渊源和法庭审判使得它只被极少数人所理解。《法律》阐释了主要的概念、术语和程序,不独关注

  • 法治的历程

    苗延波

    评分 暂无

    本书以宽阔的视野,流畅、丰富、饱含激情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5000千以来人类在实现法治的前进道路上所走过曲折、艰巨的发展历程。书中系统介绍了人类从古代社会到近代,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主要国家法律制度的诞生和演变,从原始社会阶段产生的原始习惯和戒律,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十二表法》《国法大全》,再到中世纪的封建法,一直梳理到13世纪《英国大宪章》等近代资产阶级法的成立,再现了人类社会走过的法治历程以及在建

  • 法的新路径

    罗斯科·庞德

    评分 8.3分

    “有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本书想要迫切传达的意思却恰恰相反:法路千条,却罕有殊途同归者。”1950年4月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罗斯科•庞德讲席”的创办仪式暨首场系列讲座上,哈佛法学院前院长罗斯科•庞德留下了这句名言。 该系列讲座为期三天,名为“法的新路径”。本书即由该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庞德将个人数十年来投身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而获得的对法律的理解与感悟,以浅明的话语娓娓道出

  • 迷信与暴力

    [美] 亨利·查尔斯·李

    评分 7.4分

    作者旁征博引,记述了西欧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法律中对宣誓断讼、决斗断讼、神判断讼、刑讯逼供等各种古老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介绍了相关著名案例,同时对西方法学充斥着迷信和暴力的、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阐明一些渐趋消亡的旧俗和迷信的来源。 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1825—190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主席(President o

  • 法律是什么(增订版)

    刘星

    评分 暂无

    法律到底是什么?本书在介绍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的同时,带领读者进行批判阅读,从理由层面上对各理论进行追寻与辩驳,进行深层次地“交往与对话”,让不同的学理根据呈现、交流,让读者的批判阅读在这一层面上展开、深入。本书走入英美法理学的语境,引用大量法理学理论及案例,分别探讨了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行动中的法律、解释性质的法律、意识形态中的法律等主题,令读者真正明白“法律是什么”。 刘星,中国

  • 西方法律思想:传说与学说(增订版)

    刘星

    评分 暂无

    西方有哪些代表性法律思想?西方法律思想有何魅力?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法律思想,堪称西方法律思想百科全书。本书以问题思路作为线索,来讨论西方法律思想的演变,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时常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展开自己的某些讨论,进而具有一些整体理论分析的色彩,使读者可以较为深入,并且以中国的学术理解方式来理解西方法律思想。本书在尽可能多地涉及西方法律思想资料,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特别注意将法律思想的分析讨论融入

  • 法理学导论(第三版)

    舒国滢 主编

    评分 7.2分

  •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印] 考希克·巴苏

    评分 暂无

    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的新作。他曾作为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见证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他曾作为印度政府的经济顾问,参与了印度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两段经历让他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意图良好的法律制定后,往往没有多少人遵守,沦为一纸空文。更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是“纸上的墨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法律如此有效?这促使他从理论上思考“法律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

  • 法律经济学趣谈

    史晋川

    评分 7.4分

    《法律经济学趣谈》从今年日常生活中发生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中所面临的法律经济学问题,向社会公众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同时是社会公众做到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为建设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提供帮助。案例典型,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史晋川,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