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朱刚
评分 9.5分
早期德里达最关切的哲学问题是本原问题。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或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是引领其思想发展的一根主线、一个“纲”。纲举而目张,只要把握这条主线、这个纲,我们就会发现,号称晦涩的德里达,其实并不难懂,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他讨论和针对的是什么问题。比如,他的那些幽灵般飘忽不定的术语:延异、踪迹、替补等等,就都是针对本原问题而发,或者说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而提出:延异是对本
中国文学传统
“中国文学传统”是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本书即该课程的配套教材。其主旨,是把中国文学置于传统文化整体之中,视为一种“表达”,概括介绍“表达者”的身份特征,以及承载“表达”功能的各种体式。故上编为作者论,包括士大夫及其表达方式、庶民文学的群体性“作者”两章,考察民国以前的作者在表达方面的基本特点;下编为作品体裁论,包括中国传统的文献构成与文体文类、辞赋、诗、词曲、骈文与古文、说唱、小说、
多元与无端
评分 8.7分
本书以列维纳斯对传统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为视角、以“多元论”和“无端学”为其前后期不同的解构路径,对列维纳斯哲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重构。 本书即是对列维纳斯两条解构路径的展示与探讨。本书以列维纳斯对传统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为视角深入研究列维纳斯哲学。本书认为,列维纳斯哲学的主旨是要消解各种总体以拯救作为外在性或无限的他人。而由于各种总体又都是建立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朱刚从博士学位论文《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开始,就密切关注唐宋“古文运动”,陆续撰作了十余篇相关论文,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同道的好评。《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一书即是他多年来钻研“古文运动”的集中展示,他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之前、之后文学“运动”的不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文学的特殊性。论著对传统“古文运动”之说有所反思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评分 8.2分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对现当代西方文化主要流派作了全面梳理,通过指导性阅读与归纳性阐释,突出核心概念和理论重点,纠正常见误解;“举重若轻”的叙述以及大量的图片,也为读者平添了几许亲和力与吸引力,使理论阅读与思考不再枯燥,不再沉重。
苏轼十讲
评分 9.3分
触动我心灵的那些课,阅微讲堂,让生命打开。“阅微讲堂”系列丛书,专注于从全球范围内寻找那些既给予我们各种“新知”,更给予我们“智慧”,充满洞见与生命激情、触动心灵的课。 《苏轼十讲》,主讲人:《苏轼评传》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主讲地:复旦大学。 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
阅读苏轼
评分 9.1分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各方面的成就如何?苏轼在政治上有哪些才能?为什么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如何评价苏轼的一生?为什么人人都爱苏东坡?除了苏轼成就非凡以外,还因为他作品中的思索和关照,总能触动人心,他的创作和人格,光辉璀璨,跨越时空,千百年后,依然令人敬仰。本书是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写给大众的苏轼读本,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明版的苏轼传,叙写了苏轼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
唐宋诗歌与佛教文艺论集
评分 8.5分
朱刚,1969年生于浙江绍兴,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苏轼学会副会长。著有《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宋代禅僧诗辑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
评分 暂无
《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理论研究”主要以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语言转向”为背景,在语言学、哲学、民俗学的学术史回溯中,深入解析了民俗学中的“演述”概念,进而指出:当代民俗学理论从“事象”到“事件”的转变,以及重视情景化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既符合人文学科以语言为中心进行理论求索的潮流,也是交流民族志理论所承接的民俗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下编“田野
解竞赛题的钥匙
内容提要 数学竞赛既是数学高手的较量,又是数学爱好者的乐园。 数学竞赛自开展以来,受到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数学爱好 者的欢迎。他们以挑战者的姿态参与了只用一张纸、一枝笔 的智力角逐。 本书从小学数学竞赛的需要出发,理出算谜、填数、数 列、假设、方程、整除、分数、行程、重叠、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