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乡愁”
梁鸿
评分 7.6分
本书试图从语文学的角度,通过对《受活》核心词语和象征符号背后所涉及的词义变迁、历史语境和种种社会生活冲突性存在的分析,进入言语的语言系统,去寻找它的起源,它背后所可能蕴含的文化心理机制,以及被我们自己和时代所遮蔽的东西。 借此,探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想象逻辑和当代话语暗喻结构的特点,进而考察文学以何种通道达到对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新启蒙话语建构
评分 暂无
《新启蒙话语建构: 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和社会》通过对《受活》中所涉及的语言及语言背后的历史、现在进行释义——这一释义实际上是把语言、词语背后的发展路径、轨迹给重新呈现或还原出来——使我们看到在语言意义转换过程中所丢失掉的和所增加的东西,其实,也是使词语呈现出它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达到萨义德所言的“对话”的可能性。借此,探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想象逻辑和当代话语暗喻结构的特点,进而考察
梁光正的光
评分 7.8分
梁光正的世界,梁光正的儿女们知道得并不多。 他在一个充满饥饿、批斗和动乱的年代里,拥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用不完的热情。他一厢情愿地将这些“家人”捏合在一起,并全力爱他们,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意气风发地狂奔、头破血流地栽倒、不知 休止地反复。 故事以他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子女们得以回顾父亲如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
中国在梁庄
评分 8.0分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
出梁庄记
评分 8.4分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
神圣家族
评分 7.3分
评分 8.3分
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 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5个,平均外出打工时间为16.7年。
梁庄十年
从失去声音的农村女性到返乡的打工者 梁鸿蕞新非虚构作品 展现急速变化时代下中国村庄的变迁 【作品看点】 ★ 横跨十年,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重审故土,构建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 2010年和2013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相继出版,前者以梁庄和生活其中的人为
侵蚀
梁鸿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叙说了小人物的沧桑以及生活的琐碎。小说以杨有胜述职的前一天为叙述空间,讲述了他惨淡的人生遭逢。杨有胜总是在夜晚见到曾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这些既真实又虚幻的人,堆砌起了他落魄又无意义的生活。《侵蚀》以小见大,深刻剖析了长期生活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下,面对挫折时胆怯、脆弱,沉迷于虚无与痛苦之中不可自拔的进入中年危机的男性的心理状态。 梁鸿,作家、学者,
“灵光”的消逝(第二版)
本书是学者梁鸿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论文集。本雅明在论及传统艺术的价值时,使用了一个理论术语——“灵光”(aura),梁鸿敏感地把握到“灵光”在中国当代文学语境中的意义,她采用历史化和整体化的批评研究方式,深刻而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转变,也看文学所关注的那个更为广阔的复杂、喧嚣、矛盾与爱共生的当代现实。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中国
本书是梁鸿首部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12个可以独立成篇,却又相互关联的吴镇故事,书写了中国当代小镇的民间世相和体生命的复杂形态。小说中12个主要人物,少年阿清、流浪汉德泉、医生毅志,从来没离开过店的美人彩虹,会阴阳仙儿的老李哥,研究易经的小公务员红中,抑郁的小学教师明亮等,他们坐在吴镇的时间里,朝着外面张望。梁鸿将这些社会身份边缘,但各有苦痛、矛盾与挣扎的人物故事,放置在正在变异、看似坚不可摧而又摇
“灵光”的消逝
本书是著名作家梁鸿的当代文学评论集。从家族小说、女性身份、乡土文学等不同切入点,对中国当代文学做了评述。 本雅明在论及传统艺术的价值时,使用了一个非常感性的理论术语——“灵光”(aura),“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
外省笔记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份和中国最不发达的内陆省份之一,以化石式的凝固状态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古老模式, 这为河南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极具文化价值的描写对象,也成为乡土中国面临现代性时命运的缩影。 河南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区,却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失去了中心地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沦为了长期的“外省”和“他者”,并陷于一直试图接近中心却又不被接纳的错位与尴尬之中。 <
评分 8.1分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营养的多少,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
黄花苔与皂角树
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体,河南还保持着农业文明以来中国最原生态、最纯粹的村庄形式。现当代的众多河南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对“村庄”这一“乡土中国”意象进行考察并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进行全方位的再阐释,从中我们能够体悟到中国文化机制、政治性格、民众性格的基本特点。虽然现代文明对中国已经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村庄”仍以最基本的形式和活跃的生命力影响、塑造着“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和其中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