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 3
楊照
评分 暂无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春秋,是個人個性強烈發展的時代,服膺「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原則,這樣的信念何以被後世遺忘?戰國,是戰爭規模持續
不一樣的中國史 4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漢初的朝政主流是「無為」,擺脫封建糾纏,對治過度動員,同時嚴苛的秦律仍在。直到武帝朝,漢
不一樣的中國史 2
评分 9.8分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
评分 8.5分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轉得我們眼花撩亂 但始終固定在不變的支點上 楊照解讀,結構主義人類學開山經典《憂鬱的熱帶》 梳理人類學百餘年發展系譜 進入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的心靈深處 建立在共同基本結構上千變萬化的綜合思維 結構主義開枝散葉的創見根源 李維史
莊子
评分 8.0分
非主流的莊子卻說,窮盡智識分辨事物其實不智,只是勞神而無功。 如果能夠拋開成心和偏好,立於無彼無此的道之樞紐上看待萬事萬物, 世上的一切就都有了道理,都有了自身之常、自身之用,這就是通達。 楊照讀莊子, 引入傳統中國哲學裡被忽視的邏輯分析, 將前人難以理解的細密哲思一一梳理清晰,
不一樣的中國史 7
隋唐帝國是中國中古時代的一個異數,是在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從北朝到隋朝,像拼圖般一塊塊找到對的位置拚起了全新的國家體制,均田、府兵、開科舉士、建長安城……,成就了輝煌的大唐治世。 唐朝從來都不是貫通一致的時代,唐朝的文化、生活,甚至統治形態、經濟脈絡、社會活動,都應該分為四個段落來看待:武則天稱帝結束前的初唐、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盛唐、憲宗死於宦官
不一樣的中國史 8
由唐到宋,中間有個古怪的五代十國。那是藩鎮的更高階段,是武人治國下荒唐又裂解的特殊時期。宋朝立國的「祖宗家法」,明顯是對五代亂象矯枉過正的產物,確立了「重文輕武」、「與士共治天下」的信念,繼而誕生了空前絕後的文人文化。 唐代是外放的,宋代是內向的。由唐到宋,中國正式步入「近世」。棄儒入賈的自由民崛起,高度發達的城市生活,戲文小說等活潑創造;文人、商業、都市,成為最重要的近
不一樣的中國史 1
评分 9.4分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近百年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新石器時代如滿天星斗般的文化遺留,居所、食物、墓葬、器皿……,勾勒出鮮活的生
不一樣的中國史 12
清朝和明朝在三件事上不一樣。滿漢官並行、以八旗為滿洲命脈與統治基礎,以及「永不加賦」的祖宗家法,清朝歷史的變動主軸亦由此梳理。康熙完成史無前例的「政統」與「道統」合一,雍正有著折服天下的想像,延續至乾隆打造了百年盛世。 但失去道統權威的士人,出現了知識結構真空。「實學」成為新的關鍵詞,卻因缺乏思想工具而回到古籍考索上,表現之一為乾嘉學派。太平天國是清中葉出現的一個內部挑戰
不一樣的中國史 11
十五世紀開始,西方海上而來的歷史力量已經在中國作用,近世後期由此分野。窺看明朝的整體社會現象,充滿「逾制」心態,從衣裝、飲食、建築到公共空間,皆成為僭侈炫耀的展示場。原為統治工具打造的驛道,消除了中國人對「行」的禁忌,讓行旅普及於日常。 朱學定為官學,與士人內在修養的聯繫慢慢消失,直到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那是對詐偽社會風氣的嚴厲批判。明代戲曲的精緻創新,源於專業觀眾的
不一樣的中國史 10
蒙古帝國奉行低度統治,也是停留在中國漢化程度最低的王朝。普遍的身分制,宗教地位提高,異質外來文化,漢人面臨「重新選擇」的自由與壓力。能阻止蒙古人西征腳步的只有蒙古人,伊斯蘭、十字軍、驛站、海上絲路,十四世紀已然存在環遊世界的觀念。 草原習慣與農業文明的混搭,終究腐蝕了元朝,官軍無力鎮壓反亂,使得元末社會快速軍事化。白蓮教串連各地反抗勢力,民間蜂起並非訴諸民族仇恨;朱元璋最
不一樣的中國史 9
宋代的關鍵詞是「士人與皇帝共治」。帝王的統治意識相對薄弱,武勇作戰幾乎不成選項。而黨爭帶來的最大破壞,是將道德修辭大量運用在政治上,成為沒有妥協空間的零和競爭;「陞官圖」反映的近世官場,是另一個抗拒變化的力量。 宋代的「市制崩壞」是城到處有「市」,聯繫天下財利;南北分裂後,南宋其實是以每年的「宋援」支撐住了金朝。古文運動強調文章必須「致用」,但程頤等理學家反而認為「溺於文
不一樣的中國史 5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王莽的新朝有兩項第一,未經流血衝突改朝之平順,與前王朝斷裂之巨大,都在中國朝代史上排名首位。新朝到底怪在哪裡,又進行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大改造? 東漢承繼西漢再起,表面上帝國運作模式一致,骨子裡卻與西漢有著根本差異。東漢皇后
不一樣的中國史 6
漢帝國崩落,中國進入大分裂時代。這是一個軍事的、貴族的、異族血統大舉襲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土地關係翻新、莊園經濟崛起、誇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人物志》和《世說新語》是這時代的兩本奇書,標誌著「品」高於「用」的品鑑人物態度,名士崇尚清逸、風流,寧為棄才。在虛無生命心態下,佛教依附黃老東來,成為中國思想新鮮的元素。 世族是六朝最醒目的現象,其地位與權力甚至凌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
您好,馬克思先生
想理解現代世界文明的面貌, 絕對繞不開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 但你知道《資本論》是什麼嗎? 你讀的《資本論》是哪一個版本? 讓知名文化人楊照教你《資本論》的讀法 帶你認識馬克思的真實面貌。 馬克思的思想基石──《資本論》可說影響二十世紀世界變貌甚鉅,自問世以來,關於人類社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
信仰是什麼?信與不信之間又有何矛盾思索? 他的文學人生,是一場漫長的自我告解。 遠藤周作身為日本人、又是一名天主教徒, 他的身分與所處時代,帶給他什麼樣的掙扎與矛盾? 他又如何透過文學創作想像生命最極端的處境,在小說中困惑這份終極選擇?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p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他的人生與作品,是昭和時代的一股逆流。」過著不像樣的生活,也能寫出有價值的作品?無賴派大師太宰治究竟是什樣的人?為什麼要自殺?【首刷限量贈送 文豪雋永書籤】▍「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楊照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 夏目漱石 &n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與青春共殉——終極純粹的追求「死亡」能夠被體驗嗎?生命的淋漓盡致該如何展現?一生追求極致的三島由紀夫,是如何透過告別作《豐饒之海》立下無可超越的文學標竿,史詩級的龐大四部曲背後有何深厚的創作理念?▍ 為什麼讀三島由紀夫?「他相信生命要有意義,不能停留在一般世俗的活法,要找到一個超越的、絕對的權威,成為自己獻身的對象。不過他又明白,那個對
壯美的餘生
第一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唯一一個融合古典與現代 將「餘生」概念詮釋至極致的藝術家 【首刷限量贈送 文豪雋永書籤】 從川端康成認識日本的恥辱與哀愁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 ▍楊照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 夏目漱石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
▍為什麼讀夏目漱石? 透過鋪陳時代給予夏目漱石的層層考驗,點出「非人情」與浪漫藝術追求如何在他表面平靜的生活與寫作中湧動,我希望讀者不只會好奇想去接近我略為提到的幾部長篇小說,而且會感覺和夏目漱石的情感模式之間得到更貼切的呼應,聽到作品內更多的真摯聲音,將夏目漱石視為認真探索生活的熱情同好同道。──楊照 僅用一生最後十多年時光投入小說創作的「國民作家」
史記的讀法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從西周留下來一個傳統的重要標準,就是時間,也就是一個人可以被記得多久。 楊照讀《史記》,永不過時的千古之書 解譯司馬遷不可思議的精密心靈 穿透兩千年時空的普世價值 彌補天命之不平,叩問權力本質,洞悉抉擇關鍵點 歷史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或者進一步說,
可知與不可知之間: 楊照讀里爾克
评分 8.1分
他是詩人的原型,現代詩的源頭,最值得信賴的詩之純粹精神。 詩是簡約、神秘卻又高貴的文體,詩人試圖越過日常語言的成規,傳遞非常的感情與經驗。而現代生活、現代經驗,給了詩人新的刺激與挑戰,促成二十世紀詩的創作與美學追尋上的巨大變化。 里爾克生於布拉格,逝於瑞士。被譽為繼歌德之後,再度將德語詩歌推向高峰的詩人、發掘了德語的音樂性及可塑性﹔不但被許多讀者視為導
現代詩完全手冊
「我對現代詩的喜愛,有著個人成長的感情因素。多麼幸運,誤打誤撞,我在十幾歲時,就接觸到現代詩,就跟隨著詩探入自己的不安與騷動。我讀到的現代詩教會我不要拒絕承認自己內在的不安,不要刻意去麻木、窒息自己內在的騷動。詩更替我找出一種誠實面對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不屑和別人一樣的青春動盪的態度,進而讓我可以藉由他們的詩句,或藉由笨拙地模仿他們的詩句,獲得了向自己表達困惑、憤怒、疏離、與這個世界格格不
地熱:閱讀札記II
書中的寶藏、知識一直都在, 只要挖得夠勤夠深,總會有地熱源源冒湧上來溫暖你心。 詩意少年的閱讀絮語仍在繼續── 楊照活在二十世紀,卻最喜歡十九世紀,因為有愛德華.紐頓提供的「書話」;艾勃特的《平面國》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空間想像;永不過時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哲學;在甘地面前唱了一天的歌的泰戈爾……進入二十世紀,有川端康成、鈞特.葛拉斯、胡
稀遊記
评分 8.3分
他們寫下《對照記@1963》,他們《忽然,懂了》,他們感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 這次,他們仨不再只是對照,而是各自出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行況味。 一本書,三個旅人,三種世界觀。 跟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出發 到處旅行、迷路、尋書、看人、賞玩世界 中年之後,愈來愈覺得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评分 9.3分
人有沒有可能不荒謬地活著? 明知活著的無意義,還能誠實面對命運的橫逆,敢於忠誠自己的靈魂? 當代華文世界解讀諾貝爾獎得主卡繆、《異鄉人》、「荒謬三部曲」最權威文本 知名作家楊照誠品講堂經典重現 何謂「荒謬」?何謂「存在」?「存在先於本質」又是什麼呢?存在主義是20世紀影響歐美的重要哲學思潮,當時法國文學的佼佼者幾
以平等之名:托克維爾與民主在美國
评分 8.2分
托克維爾如是說: .我希望能夠呈現什麼是真正的民主社會,讓那些狂熱的民主派了解:民主不如他們想像的光輝燦爛,更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夢想。民主有其眾多必要的基本條件,缺乏一定形式的政府、缺乏一定的人民習慣,民主不可能正常運作。 .我要讓那些反民主的人知道:民主有其高貴之處。民主的高貴,是讓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點高貴、有一點尊嚴,而不是讓極少數的人擁有所有的尊
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1
评分 7.6分
詩人用他的語言感嘆世界,小說家將社會寫成故事,知識分子則從變動不居、千頭萬緒的現實中提煉出觀念,並企圖用觀念改變未來。 政治就是對公共事務的判斷,台灣社會目前的最大問題是,失去了判斷的理性標準,只能用認同、用血緣、用任何可以簡單區分的標準來做判斷,甚至最簡單地,用對我自身是否有利進行判斷。但是公益,從來不是所有私利的總和,多數人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是拒絕聆聽他人的意見,因
暗巷迷夜
徘徊在回憶的暗巷,歷史的迷夜裡,楊照寫下近年台灣小說難得的作品。 這本小說應為本土派作者想像歷史的方式,帶來重要突破。在解嚴解構的壓力(與魅力)漸行漸遠之際,在種種「歷史真相」報告成為熱賣量販商品之際,楊照的《暗巷迷夜》另闢蹊徑,而別顯洞天。-王德威 楊照,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大歷史系畢業,現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著有長篇小說《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