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基础读本
张沛
评分 8.8分
本书精选中西比较文学原始文献,为比较文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和基础读物,勾勒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深化研究者的学科观念和问题意识。意在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学科意识,为未来的比较文学从业者夯实研究基础。作为人类总体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代表了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的确,比较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更高自我或实现自我的更高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是哲学——不仅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更是作为“认
比较文学:人文之道
评分 8.9分
比较文学的“此在”是一种自身反思的运动过程。通过自身反思,比较文学深入自身而实现了自身。就此而论,比较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认识:在这里,自我不再是本质性的实体或主体,而是某种动态的过程,其中蕴涵了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和互动。自我总是自我的超越性存在,这种超越性存在正来自自我的相对性或自相差异性,即他者。相对性自我与超越性自我互为主体,这种内在而超越的主体间性构成了比较文学的人文内涵。比较文学的终
唐折冲府汇考
评分 暂无
《唐折冲府汇考》的主要资料。是张沛在长期从事文博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唐代墓志。注意到许多墓志中都有与府兵制有关的资料。於是,随手抄录,分类排列,日积月累,十馀年中共集卡片近千张。大量的唐代墓志,都是1949年以後文物考古工作者新发现的,以前的学者根本不曾接触。运用这些资料来充实发展府兵制的研究,无疑是大大放宽视野,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本来,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
隐喻的生命
评分 8.6分
该书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西隐喻研究资料;书中界定了隐喻研究的历史分期、领域以及类型;从隐喻的转换生成特性进行了考察等内容。 张沛,1974年生于太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1-2003年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是对英国现代早期人文思想的多维时空的精妙呈现,代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沛近十年来对英国现代(1516—1690)人文历史的观察和思考。 “历史”的观念意味着“历史性”的自觉。由于时间-运动,人类得以进入四维存在;由于记忆-想象,我们得以思想五维时空。对历史的解读或者说意义的制作穿越和连接了“异代不同时”的四维时空。 《莎士比
哈姆雷特:注释与解读
评分 8.2分
《哈姆雷特的问题》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在原文细读的基础上,作者尝试以札记和诗话形式,结合中西典籍,于双重文化视域下观照哈姆雷特这一人类永恒镜象所临对的牺牲、自我认识、复仇、生死等生命问题,深入解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和存在境遇以及二者冲突形成的个体命运。作者对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句设问做出的多向度的阐释,不仅指涉到哈姆雷特作为人类/人性之“凝固镜像”所思考的
中说解理
对于《中说》一书,作者倾注了多年精力,已出版与《中说》相关的专著两部。此书是作者研究《中说》的最新成果,解理《中说》时选用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阮逸刻本(此本于《中说》诸版本中堪称*善),并参考了前人的考据成果。 《中说》为王通的弟子仿《论语》之例辑录王通言行之书。本书则对《中说》进行了注释和解说,同时辑录了历代学者对于文中子其人其书的评论。在解说之时,作者阐述了《中说》
中说校注
评分 8.3分
《中说》主要记录了隋代大儒王通的思想言论,由王通门人记录,王通弟王凝整理成书,少子王福畤编为十卷。王通又称文中子,字仲淹,生于隋开皇四年,卒于大业十三年。王通以继承周孔道统为职志,生前就有“王孔子”美誉,其学被后世誉为“河汾道统”。今见署名王通的著作仅存《中说》和《元经》,其中《元经》系伪作,因此《中说》是我们研究王通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主要文献。 北宋阮逸、龚鼎臣曾分别
1999-2009考研英语历届真题与解析
《1999-2009考研英语历届真题与解析》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2008考研英语历届真题与解析
1998-2008考研英语历届真题与解析(非英语专业),ISBN:9787811243130,作者:张沛
哈姆雷特的问题
评分 7.9分
本书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在原文细读的基础上,作者尝试以札记和诗话形式,结合中西典籍,于双重文化视域下观照哈姆雷特这一人类永恒镜象所临对的牺牲、自我认识、复仇、生死等生命问题,深入解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和存在境遇以及二者冲突形成的个体命运。
2008考研英语全真模拟试卷
本书按照考研英语新大纲编写,书后有详细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