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中间地带

    [美]理查德·怀特(Richard White)

    评分 9.2分

    17世纪,欧洲人在北美大湖区与印第安人相遇,欧洲人的新世界与印第安人所拥有的旧世界相互交叠,他们彼此将对方看作外人和他者,几乎是非人类。本书讲述的就是1650—1815年间,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相互占领、征服、接纳、融合与文化坚持的故事,他们共同创造出一套具有崭新意义的交换体系。 在这套体系中,人们行动的理由不能被简化为普世的经济法则,他们的联盟并非唯利是图,互赠的礼物不只是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

    杨照

    评分 8.4分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7册《新帝国的试验》围绕“中古历史强烈的分烈性格”,带领大家重新审视隋唐两朝的历史——在统合的表象下,难以掩饰分裂的实质。你会看到:

  • 认知陷阱

    萨拉•戈尔曼(Sara Gorman)

    评分 6.3分

    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为什么人们还在滥用抗生素?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能理性地看待艾滋病?当一件事关乎健康,人们往往会坚称:科学是错的,因为没有充足证据作证,因为不明的危险无处不在。 在《认知陷阱》中,戈尔曼父女探究了这种拒绝健康科学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因素、以及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诸多否认案例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导致人们拒绝接受有关健康的科学的六个主要因素: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

    杨照

    评分 8.4分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8册《新时代的开端》重点讲述了五代到宋,从中古过渡到近世,发展出热闹活泼的城市生活、商业生活,带有强大文化自觉的文人集团,而这两股力量打造了我们所熟

  • 存在与科学

    [英]彼得·阿特金斯

    评分 6.2分

    思考“我是谁”的著作不胜枚举,这本《存在与科学》却与众不同。 它是一本新奇的哲学书。在《存在与科学》里,你看不到哲学家的身影,也不用担心难懂的抽象思辨。科学家彼得·阿特金斯跨越哲学与科学的边界,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将与“我”的存在有关的zhong极问题娓娓道来:宇宙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何方?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何生,又为何死?死亡之后还有什么?……在提供

  • 为爱成婚

    [美]斯蒂芬妮·孔茨

    评分 7.8分

    今天,婚姻被人们视为爱情与友谊、性与稳定生活的幸福港湾。但同时,它又常常在现实中给我们带来种种焦虑和痛苦。这种令人沮丧的落差让我们忍不住去探究:什么是婚姻?它跟爱情是什么关系? 它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在这部开拓性的著作中,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婚姻探索之旅。从古巴比伦的婚姻密谋,到维多利亚时代情侣们的性苦闷,再到当前关于同居、

  • 以眼还眼

    [美]米切尔·P.罗斯

    评分 6.9分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就与暴力、欺骗、骚乱相伴而行。但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为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会给我们相异,甚至相反的解答。而同一种罪行,惩罚的手段、性质及目的,也截然不同。从街头涂鸦到性侵,从连环杀人到公海劫掠及有组织犯罪,《以眼还眼》穿梭于人类历史的隐秘角落,探索对于犯罪的界定及惩戒。立足于不同文明的横览视角,加之以历史文明演进的纵览视角,最终勾勒出全球化视角下罪与罚的

  • 希罗多德的镜子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评分 7.4分

    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不仅记述了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重大的历史冲突,而且也是西方对文化差异问题最早的探索。弗朗索瓦·阿赫托戈集中围绕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就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如何表现这种文化差异进行了探究与阐释。他通过考证希罗多德笔下的非希腊人,也就是斯基泰人的风俗和信仰,来分析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如何描述、理解一种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又是用什么语言、

  • 文化的江山05

    刘刚

    评分 暂无

    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中国与世界相遇。 在这段时期里,皇帝不仅仅是帝王,还是思想者,秦始皇用王权统一地上的九州,还用神权和君道同体的思想统一天、地、人,实现天人合一,使文化中国与王朝中国结合,为后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东西方遥遥相望,都在寻找对方。汉人击败匈奴,打通西域,汉文化将萌芽于良渚文化的玉帛功

  • 人类的旅程

    [美] 斯宾塞·韦尔斯

    评分 8.3分

    “我们从何处来?” 这个问题,曾让牙牙学语的孩子好奇,也让人类的祖先创造了无数神话试图解释: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亚当、夏娃……我们的身份,我们和世间万物的关系,都从这个问题出发。对这个问题的好奇,促使人们掘地三尺,寻找考古证据;或是仔细剖析语音,寻找语言传递的蛛丝马迹。而DNA密码中,似乎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本书中,遗传学家韦尔斯将带领我们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