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出版时间
  • 更新时间
  • 评分
  • 新闻的骚动

    [英] 阿兰·德波顿

    评分 8分

    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新闻的喧嚣纷杂已经渗入自我当中,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 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一场饥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没的城镇、一则明星八卦、一个政府的垮台、一位经济学家对于明年发展趋势的预测......这类外在的骚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静所需要的东西。一场饥荒,一座洪水淹没的小镇,一个在逃的连环杀手,一届下台的政

  • 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

    王润泽

    评分 暂无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美] 马克·克雷默 (Mark Kramer),[美] 温迪·考尔 (Wendy Call)

    评分 8.2分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马克•克雷默(Mark Kramer),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总监和驻留作家。 温迪•考尔(Wendy

  •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

    评分 暂无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7)

    陈力丹

    评分 暂无

    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书名冠以出版当年的年号,每年的《解析》都是对前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研究现状和学界业界热点问题的回顾,从作者本人一年所写文字中选取与当前关系较为紧密的篇章,根据内容划分为章。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7》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对201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做了概述。书中收录

  • 新媒体写作平台策划与运营

    秋叶

    评分 暂无

    本书共分7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区别与联系、主流自媒体写作平台及变现途径,引导读者全面认识新媒体写作平台的营销价值;第2章介绍了简书的运营技巧和手法,让读者不仅了解简书的基础操作,也能学到具体的实战策略;第3章介绍了今日头条的运营技巧和策略,便于读者学到今日头条的基础操作及具体的实战策略;第4章重点介绍了大鱼号和企鹅媒体平台的基础操作及运营策略;第5章重点介绍了搜狐号和百家号的基础操

  • 林则徐看见的世界

    苏精

    评分 暂无

    《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是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性译作。1839—1840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运动期间,主持了一项翻译英文图书报纸的活动,以期“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这项翻译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根据当时的英文报纸内容译成的《澳门新闻纸》。林则徐不仅利用《澳门新闻纸》制定禁烟抗英策略,而且抄送广东同僚及他省督抚官员参阅,还将部分内容附奏折呈道光皇帝御览

  • 新闻:幻象的政治(第9版)

    [美] 兰斯·班尼特

    评分 7.6分

    本书在1983年首版时就成为政治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作品。从那时起,此书一直是政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每一版中,班尼特都把自己以及其他学者关于政治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书中。班尼特对于材料的论述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与政治的互动是复杂、混乱、充满惊奇和矛盾的。书中穿插了大量简洁的案例研究,并且每一版都会更新,这一切说明,班尼特的描述和分析是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事件基础上的,而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哲学

  • 新闻业的救赎

    彭增军

    评分 7.6分

    本书从一个从业多年的记者和学者的角度,全面阐述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受的冲击、面临的困境与可能的对策。全书内容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作为理念(idea)和行业(industry)的生存问题,包括传统媒体的困局和出炉,以及大变革中新闻人如何面对和走出职业危机。 本书始于作者为《新闻记者》写的专栏。内容前沿,观点新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可读性强。系列文章

  • 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

    魯道夫・瓦格納(Rudolf G. Wagner)

    评分 暂无

    本書著重在早期中文報刊(Chinese language press),內容大多涉及《申報》、發行《申報》的公司,以及初期數十年間總綰公司營運的美查(Ernest Major)。「申報館」成爲近代中文新聞媒體的起源,以及造就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成為幾十年來中國媒體之都的因素。中國報刊不管就形式或者內容,都是屬於跨文化的媒體,是一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美] 尼基·阿瑟

    评分 暂无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 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21

    刘海龙

    评分 暂无

    本书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对2020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做了概述。书中不仅收录了多篇关于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和新媒体研究的综述、研究报告,而且,书中多篇论文展望新的研究方向,对前沿领域的研究话题做了集中展示,论文的议题选择、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中“传播学视角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有别于往年的特色或亮点,这一板块基于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收入学者们亲历后的一些学术思考,多篇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美)马 克·克雷默(Mark Kramer)

    评分 9.3分

    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聚集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共同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本书收录了50多位创作者的经典新得,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每一个环节都有至少一章的详尽讨论,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手边参考书。

  • 报海旧闻(修订版)

    徐铸成

    评分 暂无

    《报海旧闻(修订版)》是经作者生前修订过的《报海旧闻》和《新闻丛谈》第一部分的合刊本。在66篇专题回忆文字中,徐铸成先生追述了他自1927年步入新闻界到1949年从香港回国这二十多年间的新闻实践活动,对《大公报》和《文汇报》着墨尤多。作者自述其经历的“真正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又因职业的关系,交往一些不寻常的人物,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事件”,所以想“尽可能从记忆中把这些追记下来”,“可以作为一种‘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