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德]马丁·海德格尔
评分 9.0分
本书是海德格尔于1926/27年冬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讲课稿,列入德国克劳斯特曼出版社“海德格尔全集”第23卷,中译本据此全集本译出。本书包括一个“引言”和五大部分,以及出自海德格尔手稿的“附录”。在这部讲稿中,海德格尔脱离常见的以笛卡尔为近代哲学开端的哲学史分期,将托马斯·奎那纳入其中,认为托马斯通过亚里士多德对古典哲学有了可靠理解。在彻底研究了托马斯之
讲话与生平证词
评分 9.2分
第一编 大学生与编外讲师时期(1910—1922) 第二编 在马堡和弗莱堡任教授时期(1923—1933) 第三编 任弗莱堡大学校长时期 第四编 第三帝国教授时期(1934—1945) 第五编 清洗与禁止教学时期 第六编 退休时期 第七编 荣林后 附录 本书收录了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从1910年至1976年间的谈话、演说以及相关文章、声明、文件、信件等内容。这些文本忠实而贴近地记录了海德格
存在的天命
评分 9.8分
海德格尔被认为是20世纪思考现代技术之本质的zui重要的思想家。本书收录了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 讨论技术问题的或者明显与技术思考相关的十一篇重要文章, 包括: 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 ; 论科学和实验 ; 世界图像的时代等。
存在与时间
评分 9.4分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期的代表著作,1923一1924年冬在托特瑙堡自筑的别墅中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的第一稿,1925年夏季的讲课稿《时间概念的历史》是《存在与时间》的清楚的雏形。1926年1月29日至4月30日他隐居于托特瑙堡山间,把《时间概念的历史》这一讲稿的笔记整理成《存在与时间》的前240页。同年写就,1927年2月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
论哲学的规定
评分 8.9分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格
柏拉图的《智者》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 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
海德格尔文集:林中路
评分 9.6分
《林中路》是20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它在当代学术界享誉甚高,业已被视为本世纪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其中的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年至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书中斯诸篇也各有特色,均为厚重之作。若要了解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本《林
尼采
尼采是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思想内涵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从二十世纪初期起,尼采就对中国新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王国维到鲁迅都曾为他的学说所倾倒,至今仍有许多青年为之入迷。 上帝死了吗?传统的道德只是“一种有用的错误”?是“权力意志”造成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吗?科学知识有哪些局限性?人类的进化是已经完成了还是刚刚开始?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尼采的哲学提出来的。尼采对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评分 8.7分
本书辑录了这位德国著名思想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集中地呈现出其后期语言思想的演讲报告,收有《语言的本质》、《词语》等。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早期著作
评分 9.1分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总体面貌。 本书是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汇集,按年代编成,主要为1912-1917年之间的论文,包括作者的博士论文等重要文献,对于
时间概念史导论
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
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
评分 暂无
《形而上学导论》是海德格尔重要著作之一。本书源出于海德格尔1935年夏季学期的讲课,为海德格尔思想转型之作。作者在本书中试图跳出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开端的全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并对其渊源根基进行哲思与发问。具体来说,作者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然后对“在”的本质,以及“在”的各种限制
演讲与论文集
评分 9.3分
作者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本文集包括十一篇文章,编为三组。第一组是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是对存在的“聚集”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的探讨。贯穿全书的线索是海德格尔的一个基本主张,即思
哲学论稿
评分 8.8分
本书是马丁•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之一。本书是关于存在问题的首次全面尝试,在本书中海德格尔追问作为存有之真理和本质现象(即本现)的存有之意义,而且把这种存有或本现思为本有。全书共分前瞻、回响、传送、跳跃、建基、将——来者、最后之神、存有几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