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夏晓虹
评分 8.4分
作者考索晚清知识精英如何措助各种文本,将“国民常识”播植于女界的实践。因此,除了一般国民均应具备的“现今世界公共之常识”外,在此书中,也会有意凸显专为女性群体特设的类项。“男尊女卑”导致的女性各项权利的缺失,晚清以来的先进之士已不断研讨与抨击。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争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利与地位, 实为“男女平等”的正确释义。尤应注意的是,这一被取法的“男子”,亦属巳经具备“常识”的国民。在此之上
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
评分 8.3分
《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就是将视野集中到学生一辈的身上,通过追忆文章与珍贵文献,试图将清华师生与国学研究院作为一个整体丰富呈现。一九二○年代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历时四年,昙花一现,但关于它的逸事佳话,却让读书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四大导师”早已是名满天下;身后的院内学生,日后风流云散,不只印证了先生们“桃李天下”,更是用实际的学问与人格,证明了同学们不辱师教。全书由“清华同学”领衔出场,“研究
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
本书所着意彰显的是,晚清文界革命的发生、新名词的输入、报章文体的出现,以及拼音化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白话文(包括政论文与学术论文)的书写,对于“五四”文学革命、国语运动、现代文体意识,以及现代散文与论说文走向的意义。由此,从晚清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章观念与白话文变迁,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本书的考论对象。该书采取了通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内容翔实,观点明确,适合高等院校的文学专业学生阅读。<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其中,对上海“中国女学堂”的考述锁定女子社会化教育起步期,将中西观念、中学与西学的相互激荡、冲突与调和作为讨论的重点,而该校所标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在日后各地的办学实践中尤具启示意义。与之相呼合的是发生在北京的女学生杜成淑拒绝男学生屈疆约会信事件的考察,透过双方公开
晚清文人妇女观
评分 8.0分
本书以晚清女性的生活思想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同时关注当时的社会背景,描绘出女性的命运是如何同历史融合在了一起。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下编为分论。作者勾勒出晚清妇女生活中的新因素,如不缠足,兴办女学堂、女报、女子团体,这些行为的后面,是平等观念、女权意识等西方观念的东渐与落实。在历史的陈述中,作者注意到旧势力旧观念与新因素间的消长,区分出革新派中的激进派和温和派,指出正是由于二者互为对立和
梁启超
1.近年来关于梁启超的研究著作颇多,有些侧重其政治生涯的讲解分析,有些则更倾向于研究其学术方面之成就。本书终其一生,对其政治生涯以及文学成就进行综合研究,填补了梁启超综合研究领域的市场空缺。 2.梁任公晚年为什么只专学术,不谈政治? 3.梁启超与胡适之间究竟有何纠葛渊源?作为国民大孝,梁启超为何未能见上父亲的最终一面? 4.梁启超的
评分 8.8分
本书从晚清新兴的报章文字中选取女性社会、女性典范、女性之死三个视角,透过对晚清女界生活与观念的考察,具体探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之间的复杂纠葛。作者试图通过进入报刊,实现阅读视角从官方到民间的转移,并由此返回现场,这种努力在本书中具体落实为通过对十个个案的剖析,对史料进行精细处理,以期逼真地展示晚清社会的某一现场,并由此揭示出其间隐含的诸种文化动态。上篇“女性社会”以个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评分 9.3分
秋瑾可谓二十世纪中国最知名的女性之一。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就义后,百年来,女界中为世人普遍熟悉与持久关注的,秋瑾是唯一一人,真正当得起俗话所谓“活在人们心中”。对其三十三岁短促一生的研究早已硕果累累,关于秋瑾的讨论与叙述却一直不曾停歇。作者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视野论述秋瑾,在细致爬梳秋瑾史料的基础上“对秋瑾的经历、人生际遇、个性、思想、诗词作品的流传,以及形象的演化等”进行了阐释,细
今生有幸
评分 暂无
本书是北大著名学者夏晓虹所著,以怀人与记述北大求学生活为主,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未曾收录过的新作,包括《我的高考记忆》《北大缘》《我们的大学时代》《以学为乐,以史为志》《我眼中的“性灵派”学者》《从西南联大走出的学者》《在学术中得到快乐与永生》《从学者到画家》《崔大夫的上海品味》《寻梦者的漂泊之歌》《失去的是最珍贵的》《诗人的梦想》等。本书的文风质朴大气,书卷气息浓郁,具有“质而实绮,癯而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不同于主要作为新知识、新生活方式集散地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都市,“晚清北京”的意义更在于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交融。这一文化空间,既不失其固有的政治资源,更在清末“中西学战”、新旧社会冲突、上下关系变化、中外习俗更迭等一系列文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本书将晚清北京视为一个“文化空间”,探讨其间各个社群在各种场合运用多样表达方式的共
晚清白话文与启蒙读物
评分 8.6分
晚清上海片影
评分 7.4分
自1842年开埠以后,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租界,在以其殖民地形态成为中国耻辱的标记的同时,也因快速崛起的繁荣为世人瞩目,从而理所当然地具有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桥头堡的历史地位。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的西方文化,正是经由上海一隅,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为一般社会所认知和接受。本书图文并茂,撷取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读物、晚清上海赛马活动、车利尼马戏班来沪演出、飞龙岛自行车开张等话题,以出入今昔的
晚清人物寻踪
评分 6.4分
本书为作者寻找晚清人物历史踪迹的学术随笔。作者通过记录自己自1992年以来的几次国内外游踪,以“晚清”为中介,细心辨认那些遗落在海外的先贤足迹,并与杰出的晚清人物当时的描述、评价结合起来比较古今中外,透过晚清人的眼睛看世界。作者在字里行间中体贴晚清人的复杂情感与深微理路,“触摸历史”,还原场景,融合了专家的学识与文人的趣味。
旧年人物
诗界十记
评分 7.0分
本书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亦新亦旧、半新不旧的过渡时代文学·近代文学中的新生机,由涉及近代诗界革命的十篇文章组成。所论为新题诗、近代竹枝词近代诗歌中的新语句。另有两篇谈古代诗歌及诗社的短文,因与记近代的二文有关,可互相发明,故作为“附录”收入。另有一篇文字说的是近代日记,以之可见其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列为“馀记”,一并录入。 夏晓虹,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上海师范
觉世与传世
●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 ●解读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 ●还原政治文化激荡中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因政治活动而得名 ●以学术生涯而葆名 ●一位不能忘情政治的学者 近代这个激烈动荡的转折年代,牺牲了却也成全了梁启超们。当年多少一心吟诗、不问世事的纯文人早已被人遗忘,多少叱咤风云
阅读梁启超
评分 7.3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就是梁启超!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本书汇聚了夏晓虹先生在其专著《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之外写下的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
《女子世界》文选
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阅读者最好心存敬畏。不要说风和日丽,即使是斜阳余晖,也都值得论者认真鉴赏与品味。“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不取大刀阔斧放言高论的姿态,而宁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似乎有必要提醒笃信“进化”的国人,略为调整视线,俯下身来,流连身边的风景。对于有心人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处,同样可以见精神。不妨借助一本本曾经激动过一个时代的书籍的重新阅读,触摸那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