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北天南叙古今
黄仁宇
评分 7.7分
在《地北天南叙古今》中,他描绘了个人生涯中的逆旅屐痕月旦人物。一支笔出入古今,游刃有余。疑似没有章法,却又恍若写生的绘卷,历历如在眼前……《地北天南叙古今》是八十年代为我们引进大历史观点的黄仁宇博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然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值得再三阅读与深思。
明代的漕运
评分 7.8分
本书稿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约19万字。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劳役、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全书稿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还在热衷于中国史进行宏观研究的时候。</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评分 8.5分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黄仁宇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近代中国的出路
评分 8.0分
從鴉片戰爭以來,歷經自強運動、甲午中日戰爭、康梁百日維新、民國肇建、五四運動、軍閥混戰、北伐、抗日與國共分治,在這一連串長久遠大的過程中,就體制已經瓦解,新體制還未建立。過去的農業體制往往成為改革的障礙,所以需要全部加以改造。因此作者提出一個「立」字,以「立」自底下的一長橫,代表社會低層結構,立字上端的一點和一橫,代表創建的國家與社會的高層結構,眼前的工作即加入當中的兩點,此即執行商業往來時
现代中国的历程(增订本)
评分 暂无
本书为《现代中国的历程》之精装增订版,辑录了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美国、德国以及港台地区发表而未收入大陆《黄仁宇全集》的论文、随笔、书评等十多篇文字。黄仁宇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纵横中外、从容讲解的风格,以全球史眼光看中国现代化之路,给人带来重要的历史启迪。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其后
万历十五年(经典版)
评分 9.1分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最新中文版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
本书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之升级版,修订全书文字,并增加一篇新发现的黄仁宇文字。全书集中收录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文字,可谓黄仁宇先生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黄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和良知,给人启发良多。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
黄仁宇作品系列
《万历十五年》: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黄仁宇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万历十五年》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万历十五年》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
现代中国的历程
中国大历史
评分 8.2分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评分 8.1分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分为五章,前四章通过蒋介石日记,分别介绍了蒋介石一生引起争议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四个时期的情况。第一阶段是从黄浦建军到北伐而清党,这是蒋介石又无名小卒到一跃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主角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中原大战及“围剿”红军时期,这也是他维护个人地位,力图达到中国从表面到实质统一的时期。其中也穿插了“九一八”事变。松沪会战及何梅协定等对日事
评分 8.9分
从夏商周的黄土地,到百日维新与五四运动,黄仁宇用二十余万字,以通史的形式,勾勒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全貌。以其倡导的“大历史”(macro-history)为主要视角,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军事的变化;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连贯的纲领,进而思考各历史事件的积极性格及前后连贯的出处。作者突破了传统通史的格局,在写作方式上,仍然保持自己的一贯风格: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
万历十五年
评分 8.6分
作者以“大历史”之视野,缕析14世纪以来世界史中大变动的路径,审视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经济与经营模式,及其在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的演化,着重叙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探讨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
评分 7.5分
历史学家黄仁宇晚年思考结晶,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 首次公开发表两篇黄仁宇未刊文章。 【编辑推荐】 1,名家新品:本书集中收录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文字,可谓黄仁宇先生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黄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
长沙白茉莉
评分 7.6分
《长沙白茉莉》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通过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之眼,看着一整代的人,一整座的城市,如何在困境危局中追求生存与尊严。作者试图通过种种努力,将角色放置在时代的背景下,通过角色的种种遭遇,表现拉扯着这个特定历史时空的种种力量,让读者感受大历史中小人物的踟蹰无奈,探究小人物背后大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鲜活生动,进而窥见历史的形貌,这与他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
《中国大历史》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以短短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为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这种“大”历
黄仁宇全集(全14册)
评分 9.4分
黄仁字先生以“大历史”(macro-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成为广受海内外瞩目的史学家。在本书中,他描绘了个人生涯中的逆旅屐痕月旦人物。一支笔出入古今,游刃有余。疑似没有章法,却又恍若写生的绘卷,历历如在眼前……本套书是黄仁宇博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然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值得再三阅读与深思。 <
关系千万重
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Macro 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在本书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个人生涯中的逆旅屐痕,各色人物,一支生花妙笔出入古今,游刃有余。疑似没有章法,却又恍若无数大手笔的绘卷,历历如在眼前…… 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都在进行重大
缅北之战
评分 7.0分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驼峰”航线维持。因此,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国驻印军的补充、训练大致完成,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业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黄仁宇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
放宽历史的视界
评分 7.9分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来的多篇论述加上两篇新稿,重新编印发行的增订版。作者以其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点,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角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使得过去许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迹,获得前因后果连贯的合理性。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独特的历史观察人所未察,独具慧眼,发人深省。 本书包括: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
评分 9.0分
本书以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史事及人物为中心,以“大历史”观念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的种种问题,并由此探讨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自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知识界和文化界好评如潮,其独特的体裁、平实的文风及深刻的思考令读者耳目一新。
黄河青山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