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探究的艺术
[荷]马尔哈·毕吉特
评分 7.8分
本书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技术与环境中的艺术的另一种艺术史方法。本书着重寻找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探索艺术家的不同角色,它们从跨学科生产与合作的新模式出发,讨论公共空间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发展。此外,马尔哈·毕吉特认为,讨论这些艺术作品的探究性质需要一种关涉“ 领域”的表述,需要将艺术视为语境下的一系列关系。她认为,这场“运动”可能最终为视觉艺术的新范式埋下了种子。本书以详实的材料
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评分 8.6分
兰克福学派的边缘人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论述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一种有些奇怪的境地:饱受读解、屡被援引却依然面目暧昧,意旨难索;他对摄影、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探讨莫不如此。这一隋况本身正是作者思想魅力的**力证明。《摄影小史》谈摄影而意在历史社会。《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似乐观而实冷峻,至今仍值得我们体会深思。也许,本雅明更应被视作为一位激进的批判思想家,而非所谓的“最后一个文人”。<
艺术史学史(国美金课)
曹意强
评分 暂无
论中国的技术问题
许煜
评分 8.8分
许煜借鉴了东方和西方的主要思想家,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独创的反思。 他扩大了人类世时代的哲学视野。 — 安德鲁·芬伯格 (Andrew Feenberg) 许煜大胆地尝试重新审视李约瑟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于任何一个有兴趣 去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的种种哲学挑战和当代中国在世界历 史舞台的崛起的 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 — 卡
存在的天命
[德]马丁·海德格尔
评分 9.8分
海德格尔被认为是20世纪思考现代技术之本质的zui重要的思想家。本书收录了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 讨论技术问题的或者明显与技术思考相关的十一篇重要文章, 包括: 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 ; 论科学和实验 ; 世界图像的时代等。
国美之路大典·艺术人文卷·艺术智性
风格问题
[奥]阿洛伊斯·李格尔
评分 9.2分
李格尔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理论探索,卓有的建树,被当代西方艺术史学泰斗贡布里希誉为“我们学科中最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李格尔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写作方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为艺术中史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的里程碑。以他的三本名著《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和《荷兰团体肖像画》为线索,评述其主要学术思想以及与西方学术传统的联系,概括了他的理论在
拆造何陋轩
评分 8.4分
冯纪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拆造何陋轩 冯纪忠先生建筑作品研究文献展》为冯纪忠的研究文集,书中收入了冯先生的多件建筑作品、照片文献和规划思路的内容,是研究冯先生建筑艺术的重要文献资料。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英]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评分 8.7分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内容包括:我怎样看待哲学、宽容与知识分子的责任、西方信仰什么、科学和艺术中的创造性自我批评、关于音乐及其一些艺术理论问题、贡布里希论情境逻辑以及艺术中的时期和时尚、论三个世界、保卫科学和理性:1993年按语等。
科学发现的逻辑后记
卡尔·波普尔 (Karl Popper)
本书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放的宇宙—赞成非决定的论证,包括决定论的种类、“科学”决定论等四章内容;第二部分为量子论与物理学中的分裂,包括理解量子论及其多种解释、量子论的客观性等内容。
中国思想与绘画(2)
金观涛,毛建波
在艺术成为消费及私人表达的时代,只有那些坚持以绘画为志业的画家,才会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绘画传统的传承者,还是中西审美范式及其与中国思想文化关系的探索者。 金观涛,浙江义乌人,1947年生于杭州。197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走向未来》丛书、杂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杭州)。代
中国思想与绘画
主编 金观涛 毛建波
金观涛 浙江义乌人,1947年生于杭州。197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走向未来》丛书、杂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杭州)。代表作有《系统的哲学》,《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著),《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与刘青峰合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
建筑与象征
《建筑与象征》是一部经典的建筑图像学论著集,是建筑史和图像学的杰作和必读书。《图像与题铭》则讨论了我们惯见熟闻的视觉材料,让我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单调的俄罗斯圣像和拜占庭希腊铭文。近期帕诺夫斯基的奠基性著作《图像学研究》也出版在即,它们一起将给我们呈现西方图像学研究的轮廓。
哥特式图像
[法] 埃米尔·马勒
评分 8.3分
图像学在1984年通过《美术译丛》引入中国,当时范景中先生约请几位学者翻译了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的几篇著名论文,后来在1990年出版的《象征的图像》里,又系统介绍了图像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这引起了一些学者,特别是敦煌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图像学在西方早已成为美术史的基础学科,也为人文学赢得了极大的光荣,即使是当今视觉文化潮流中的干将,也情愿打出新图像学的旗号,而不敢断然否
图像学
评分 7.6分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文化创意理论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12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宗教艺术。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12世纪的宗教艺术、13世纪的宗教艺术、衰退中的中世纪宗教艺术和特林特议会的宗教艺术。
身体,记忆与建筑
肯特·C·布鲁姆
《身体记忆与建筑: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的后半部,我们讨论了“身体一图像”理论的私人暗示和公共暗示之间的关系,回顾了身体运动的主题,并继续讨论建筑形式和形式关系的特殊语汇。这几章意味着将建筑实例与我们早期的理论主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读者理解,也是我们在最后一章中尝试着更明确地进行分析。因此,我们的书试图再次考证身体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在第一章的论述中,回顾西方历史,“身体作为建筑
西方美术史学史
陈平
评分 8.2分
《西方美术史学史》叙述的是西方美术史学发展的历史,毕竟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在西方首先发展起来的,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学术演变,可使我们开阔眼界,无论对我们的专业学习,还是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会有所助益。在进入具体讲述之前,让我们从这样的问题开始:美术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在西方有哪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流派?美术史与美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美术史在西方自兴起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
隐喻的身体
张尧均
走向进化的知识论
[英]卡尔·波普尔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为波普尔关于科学、历史和艺术的论文选集,而《走向进化的知识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续集)》则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的续集。《走向进化的知识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续集)》涉及的主要是科学、科学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论题,内容包括:“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哲学和物理学”、“认识论与工业化”等。 波普尔被称为举世无双的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公
猜想与反驳
[英] 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就科学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作者论述了哲学问题的本质及其科学根源、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关于一种理性的传统理论等问题。
哥特形式论
沃林格
评分 8.1分
《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包括了作者的对哥特艺术真切、直观的感知或愉悦的体验——这里并不仅仅是社会的和经济的状态,而是指哥特人,他的世界与意志的一般的精神性渴望。《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的方法、艺术与美学、作为人类心理学的艺术科学、原始的人、古典的人、东方的人等。
20世纪艺术批评
沈语冰
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见解:20世纪乃“批评的世纪”。单从一波接一波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夸张。从上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到上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新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再到世纪末的新历史主义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批评理论在20世纪的人文学科中确乎风光无限。即就视觉艺术批评来说,与上个世纪潮流迭起的艺术运动
纯
于仲安
美术史的形状
范景中(编)
上册 序言 瓦萨里 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名人传 贝洛里 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 德皮勒 绘画的基本原理 温克尔曼 古代美术史 歌德 论德意志建筑 布克哈特 历史的沉思 莫雷利 意大利画家 沃尔夫林 意大利的古典
李格尔与艺术科学
评分 8.5分
《李格尔与艺术科学》主要内容为:李格尔与19世纪艺术史、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作为知觉方式历史的艺术史、19世纪形式主义理论与知觉心理学、艺术与观者、关于“艺术意志”的概念等。 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
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学术史丛书
莫小也
评分 6.7分
《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是以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的关系为线索,通过剖析不同时期的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背景,通过比较江南文人画家、北方宫廷画家及苏州民间画家对西洋绘画采取的不同立场与借鉴手法,通过总结两百年西画输入、模仿、借鉴、融合的总体趋势及其变化特征,从艺术史的角度叙述外来文化被吸收、融合与改造的过程,从而回答东西方美术交流史上尚未解决的一些疑问。
艺术与历史
哈斯克尔教授是当代“一位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史家”,他开拓了画家与赞助人、趣味史、收藏史、图像与历史等重要领域的研究,从而“彻底改变了英语国家艺术史的面貌”。本旨在以他的史学成就为引线,展开对艺术史的特性、任务、目的方法等问题的探讨。第一章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和艺术社会史与艺术社会学的界线。第二章讨论图像证史问题,着重探讨了它跟另两个19世纪欧洲的重要观念即“进步的观念”和“包罗万象史的观念”
批评的概念
雷内·韦勒克
作者的学术工作一向以透彻的理论分析、渊博的常识和超越国界的广阔视野见长,因此受到欧美学术界很高的评价。他的许多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很广,影响深远。由于他的丰硕研究成果,世界各国的最高学府,如牛津、哈佛、罗马、哥伦比亚等大学,都授予他荣誉学位。此外他还担任过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美国比较文学协会学术组织的主席。 《批评的概念》主要阐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人体造型艺术
透视
殷光宇编
《透视》(美术卷)以大量的、形象直观的插图阐明抽象的透视原理、透视规律和图法应用,力图使美术专业学生对抽象的透视概念有形象化的认识;使建筑学等专业的工科学生对透视规则有具象的把握。透视学是高等艺术院校绘画、环境艺术、工业造型和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透高图法是对静止物体的图像作精胡描绘的方法,透视规律是运动物体形状变化的规则,是绘画和设计人员徒手作画应该掌握的技能。要真正理解掌握透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