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
[美] 唐纳德·里奇
评分 7.6分
这本书是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入分析,窥探其电影文法与美学风格,并以此展现了蕴藏在小津作品中的日本历史、社会及文化意涵。 唐纳德·里奇(Donald Richie):1924年出生于美国,日本电影、文化专家。 1947年,唐纳德·里奇随军来到日本东京。很快,他就对日本文化、特别
评分 暂无
孤独一生的小津赋有真正的幽默感,他把身边的琐事变戏法般以简单的面目置于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悲欣之后,见微知著,率领无常,惘然上路。一个成功的导演就是要做到小津的境界,既远且近,既进且远,好像很贴身,但是又必须适当地保持距离,不能一头栽在里面。——侯孝贤 这本书是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
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
(意)拉斯卡罗利
评分 8.4分
《私人摄像机》关注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散文电影。第一部分从理论、实践、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电影;第二部分关注同源主观第一人称非虚构电影:日记电影、游记、札记和自画像。这些是关于思考、调查以及自我反思的电影形式。导演从镜头后面走到了镜头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观众陈述、分享自我。这种作者式、实验、激进式的散文电影属于先锋政治电影家族,并且呼应了我们今天需要的更即兴的自传式私人表达形式。本书涉及
不敢问希区柯克的,问S先生吧
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
评分 7.4分
【编辑推荐】 电影正看得如痴如醉,有人在一旁冷冷地说:“哦,这不科学。”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放松一点嘛朋友,我们不想打扰你的观影兴致,也不是吐槽爱好者,只想多提供一个看电影的角度。 如果你也在看电影时嘀咕过:“这可能吗?”“那是什么?” 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徐泓
评分 8.2分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思想锐力的名嘴称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
下一个画面
郝大鹏
《下一个画面:影视多机位拍摄制作和导播技巧》以多机位导播拍摄的入门基础知识为主,讲述多机位拍摄知识、导播知识、演播室和虚拟演播室的拍摄知识,以及切换台的使用技巧等。通过实例样片的分析来快速提升多机位架设、灯光使用、导播切换的能力。书中主要针对多机位拍摄制作和现场EFP(现场制作和切换)制作来进行讲解,符合当今影视制作的趋势,适合商业影视工作室、婚庆拍摄团队、摄像团队、影视院校、影视爱好者等人群阅读
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
(美)白睿文(Michael Berry)
评分 7.8分
本书按创作年序,收录了侯导从影四十年来,每一部作品台前幕后的珍贵回忆。对侯孝贤这样的创作者来说,电影这门艺术既有其传承的美学谱系,又不可磨灭地打上了他独特的人生烙印。钱锺书先生尝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但在这个山寨横行的世界,真正的鸡蛋和母鸡都越来越稀有。本书是灵光消逝的年代里,一次难得的保证相遇:与一个依然拥有灵光的创作者,与一段曾经属于你我的最好时光。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
胡金铨 述,[日] 山田宏一,[日] 宇田川幸洋
本书是胡金铨导演生前的唯一口述自传,由日本电影学者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与他展开的多次对话整理而成。全书采访形式借鉴了《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沿胡金铨漂泊四海的传奇人生与创作生涯,详解其导演观念与手法,深入追问他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见解、对社会万象的诸多思考,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完整的文人导演全貌,是一本走入胡金铨武侠电影世界的必备读物。 山田宏一,日本电影评论家、翻译家,东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科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
[日] 山川贤一 等
宫崎骏——日本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奥斯卡金像奖和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迪士尼称他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世界范围内享有巨大的声誉。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
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
沙丹
这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电影文集。作者从多年来从事电影策展工作的经验出发,精选了一批中国电影资料馆重点展映的华语片进行文本细读,以治史的视野与方法梳理这些影片的美学坐标与文化脉络。同时,讲述展映前后的各种故事,既涉及珍稀拷贝的辗转发现、独具特色的映前导览、重要影人参与活动的幕后趣闻,还回顾了放映结束所留下的社会反响和经验总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电影资料馆的功能定位和策展思路、中国电影
正义的人质
张秋
评分 8.6分
“人质三部曲”从电影这一素材出发,呈现了具有标志性的现当代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勾勒二十世纪以降个体命运与人类历史的纠葛交缠。这是一部电影之书,也是一部历史之书、人性之书。《历史的人质》涉及一战、二战、纳粹大屠杀;《太阳的人质》(待出)关乎前苏联、东欧,以及作 为冷战时期标志的柏林墙;《正义的人质》则聚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全球反恐战争。 热战与冷战相互交替的“
与火同行
[美] 大卫·林奇
评分 8.1分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黑色幽默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在本书中大卫·林奇回顾了四十余年的电影创作生涯,涵盖了《穆赫兰道》《蓝丝绒》《双峰镇》等代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他的电影通过对人性最幽微部分的探究,带我们进入神 秘而富有力量的潜意识世界。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陆支羽
资深电影爱好者、著名影评人陆支羽,在这本书中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品,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一起体验电影带来的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中国面孔导演,书中还包括伯格曼、阿巴斯、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帕拉杰诺夫等外国经典导演。 书中还收录了对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的采访, 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艺术探索奖《中邪》导演马
电影是什么?
(法)安德烈·巴赞
评分 9.3分
本书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巴赞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影评和电影评论的结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在电影理论史上,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一座卓越的里程碑,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宣扬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和真实美学也形成了与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正是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才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
樱桃的滋味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评分 9.4分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1997年,阿巴斯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何处是我朋友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等作品均获国际大奖。 阿巴斯的电影,用镜头凝视平凡人 世,纯粹、简朴的故事给人以最单纯的感动。影像风格简洁而富有诗意,洋溢着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樱桃的滋味
电影表意泛论
克里斯蒂安•麦茨
评分 9.0分
电影符号学一代宗师麦茨的论文集《电影表意泛论》是电影思维历史上的一部开创性著述,是电影符号学的奠基性原典。麦茨从现象学、语言学、叙事学、风格学、符号学等诸多方面论述了“电影表意”这一核心命题。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1968年初版)标志着立足于“电影语言”概念的传统美学与现代语言学思维形态的初次相逢;第二卷(1972年初版)补充了此前的论述,论证了符号学与电影思维成果的密切联系,涉及对第一符号
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
郑实
本书作者选取了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中的四十余部,逐一介绍、分析、评论,在带领我们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何为好的电影作品,何为戛纳电影节的标准和核心精神。 郑实 作家,曾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游历过欧洲十余国;热爱欧洲文化、艺术。曾为各类报刊撰写影评、书评,开设文化类专栏等。 出版有“欧洲历史文化之旅”丛书《在巴黎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郁金香与巧克力的国度:荷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升级版)
[美] 罗杰·伊伯特
◎普利策奖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罕见的冷幽默之作 ◎好莱坞电影的套路烂梗“吐槽大会” ◎全方位揭露类型片诡计花招的爆笑短评集 让你翻开第一页,一口气读到尾的幽默影评集! ◇◆◇ 让你的吐槽更稳更准更犀利,称霸豆瓣短评区! ★好莱坞式亚洲老者:格言警句什么的张口就来。 ★好莱坞式防弹:只要穿一件防弹背心,或者光着上身,一个男人就能刀枪不入。 ★好莱坞式恐怖:住在闹鬼老房里的女性角色总会穿
昨夜星路
李亦中,张荣,李庆阳
本书共收入72篇记述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珍贵轶文,折射出中国电影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真实细节和当时语境,为后人研究电影历史提供知人论世的重要参照。本书资料来源除较常见的老上海电影报刊之外,特别注重从众多普通报刊中爬罗剔抉,在《申报》《时报》《大晚报》《社会日报》《晨报》《艺声》《文选》《乐观》《清明》《幸福世界》《人物杂志》等报刊中屡有意外发现,抢救出一篇篇湮没了半个多世纪以上的珍贵文献,可望成为
如何欣赏一部电影
[美]托马斯·福斯特
评分 6.9分
电影冷知识
许立衡,张凯淯
电影本身就充满魔力,但我们认为,要把它组装起来、送到电影院,并把观众都拉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魔法。银幕前的东西是众人目光聚焦之处,已经够多人关注了,我们转变方向,开始去关注银幕背后发生的事,集结成这本书。这只是个开始,而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持续下去。 许立衡,台艺大电影系毕业,现于英国Falmouth大学电视电影研究所就读中。写作故事、影片、论述、程式。Cyberpunk爱好者,主攻认同
新世纪的风景:当代华语电影散论
吴涤非
本书主要以新世纪陆、港、台电影为研究对象。卷上主要是对《人再囧途之泰囧》《西虹市首富》《十二生肖》《中国合伙人》等多部影片的评论,以及对一些电影现象的讨论。卷下则是对三地电影的深度观察,涉及大陆的合拍片、港台电影和几位台湾电影导演的专论。全书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当代华语电影研究的部分成果。 吴涤非,1963年出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当代华语电影探索》《当代香港电
漫威大战DC
[美] 里德·塔克(Reed Tucker)
漫威和DC是当下IP产业的两大巨头,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认为漫画是小孩子的专利。就在小孩子正要长大脱粉的时候,超级英雄变了。漫威和DC各自打造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超级英雄,随着大量的漫画改编电视、电影的推出,年轻人失去了脱粉超级英雄的理由。漫画IP开发的周边、电影形成了产业链,超级英雄产业如今价值百亿美元,“漫迷”的头衔从来没有像这么成为主流过。一如50年前,漫威和DC仍然是产业的领头羊——像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伯格曼、文德斯、杨德昌、萨特推崇的电影巨匠 威尼斯电影金狮奖、戛纳电影节*导演 “电影界的贝多芬”——塔可夫斯基 图文集 ※塔可夫斯基之子精心编选的图文集 全景记录、精湛总结、立体呈现电影诗人塔可夫斯基的一生 悉心汇集塔可夫斯基罕见的自传性随笔、私人摄影作品、七部经典电影的珍贵资料,收录《雕刻时光》《时光中的时光》里的精华篇章。 ※多篇自述随笔、私人书信、《启示录》主题演讲等动人文字初
电影管理课
[美] 汤姆·雷利(Tom Reilly)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产品,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背负了超高预算与预期的商业项目。在电影的拍摄片场,道具、演员、天气、资方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需求与意外,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工作条件、突发状况,如何分工、如何执行、如何沟通、如何按部就班地完成计划,对每一个电影项目的领导者来说,都充满挑战。汤姆·雷利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莱坞职业制片人,他在超过30年的工作中,领导过超过10万名员工,经手的项目预算累计超过20亿美元,
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增订本)
[美] 詹姆斯·纳雷摩尔
黑色电影无疑是电影中最无定形的门类之一。诞生自美国好莱坞的“黑色电影”,却拥有一个浪漫的法国名字“Film Noir”。而事实上,黑色电影却几乎与“罗曼蒂克”无缘。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20世纪40、50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黑色电影》一书没有回避这些影片,但詹姆斯•纳雷摩尔亦向我们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
影像·历史·诗歌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评分 7.2分
对电影史经典名作的三重解读 艺术史家破译无声黑白中隐藏的情感密码 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奠基人,黑白默片《战舰波将金号》敷演了1905年“波将金”号军舰起义的史实。俄国水兵在乌克兰的港口敖德萨反抗军官的虐待,得到了民众支持,但随后遭到沙皇军队屠杀。影片表现敖德萨港口阶梯上民众奔逃的段落被誉为影史经典,蒙太奇美学的代表作。其中高速剪辑、特写等技术手段是影视艺术专业学生和文艺爱好者津津乐道
电影时代:保利娜·凯尔评论集
[美] 保利娜·凯尔
“电影评论之所以令人兴奋,正是因为它没有定式可循,你必须动用你所知的一切来思索。”凯尔称电影为“我们拥有的最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并以精确、机智和即兴挥洒的文风,在评论电影的同时,也论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人类世界。演员的一个手势,电影中的一个意象,经过她的解读,既意蕴非凡又令人信服。她的影评影响与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品位。 《电影时代》原书为《纽约书评》作者兼凯尔的多年好友桑福德·施瓦茨(Sanfor
奉俊昊的全部瞬间
[韩] 李东振
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 本书共由八章构成。第一章包含对《寄生虫》的189个场景的详细解说以及李东振对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对《寄生虫》的评论文章,可谓名副其实的对电影《寄生虫》世界的总整理。第二章收录了作者对《玉子》的评论文章,同时还包括李东振和奉俊昊导演针对《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马来]张建德
评分 8.0分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是系统论述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开先河之作,作者在回顾王家卫职业生涯的同时,又深入分析了其迄今为止的电影创作。此外,作者还将王家卫拍摄的广告、MV等一并纳入讨论范围。本书剖析了王家卫所受到的电影和文学方面的影响(从马丁·斯科塞斯到希区柯克,从曼努埃尔·普伊格到村上春树),并且审视了王家卫如何超越这些影响。著名电影学者达纳·伯兰认为:“张建德尤其擅长分析加诸王家卫影片的各种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