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
[苏联] 布尔加科夫
评分 8.8分
这是七部荒诞而合理、梦幻又现实、滑稽中夹杂讽刺的戏剧杰作。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历来被骂作嗜血禽兽的“反动派”,和被歌颂为“伟大正确”的正面人物,都被还原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作品,既写出了白卫军军官、怀旧贵族、温和知识分子,面对革命的巨大风潮,感到的迷茫和痛苦、眷恋和彷徨;也披露了表面冠冕堂皇的“模范裁缝作坊”,私底下却是赌徒和官员狂欢作乐、灯红酒绿,甚至谋财害命之所;既讽刺为了贴合“思
米佳的爱情
[俄] 布宁
评分 7.6分
本书收录了布宁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和短篇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米佳的爱情》文字洗练,抒情性很强。它和《旧金山来的绅士》都是布宁的代表作。 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集《暗径集》,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因“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布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树号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评分 暂无
树号,是在原始森林中行走的先行者们在树干上砍出的长方形痕迹,砍掉树皮后,露出树木的本色。两个树号之间的距离,大体上是从这个树号可以肉眼看到另一个树号那么远。在莽林中只要循着树号向前走,就不会迷失方向。《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 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
童年(译林名著精选)
[苏联] 高尔基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以及外婆生活的童年经历。小说通过一个儿童天真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描绘了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该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塑造。 高尔基(1868-1936) 生于下诺夫戈罗德城,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猎人笔记(丰子恺译本)
[俄] 屠格涅夫
评分 9.2分
《猎人笔记》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使其享誉文坛,不仅对俄罗斯文学,也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猎人笔记》记述19世纪40、50年代俄罗斯的农村生活,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串起25篇凝练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壮阔旖旎的自然画卷和淳朴的俄罗斯民风。本版采用丰子恺先生的经典全译本,译自俄文,深沉优雅,美文如画,其中《树林和草原》为语文课本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俄] 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 Распутин)
文中男主人公安德烈是一名苏联士兵,受伤回到家乡附近的医院休养。本来满心欢喜的想在伤愈后回家探亲,但是事与愿违,伤愈的同时他接到了上级要求他返回部队的通知。他本想偷偷的溜回家一趟,但是又怕被发现,就这样耽误了一趟有一趟的列车,最后成了一名逃兵。 于是他只能偷偷溜回家中,但是又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是和妻子纳斯焦娜相见了。纳斯焦娜为了帮助丈夫躲避追踪和军事法庭的审判,只能每日胆战心惊的过日子,一边为丈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俄] 米·布尔加科夫(Mikhail Bulgakov)
评分 7.2分
这是被扭曲的人在用扭曲的方式表现扭曲的人生、扭曲的世界。这是一部费时两年写了15章、却将手稿焚毁,结果欲罢不能、不吐不快,于是重新展纸、一气呵成的杰作。这是被扭曲的人在用扭曲的方式表现扭曲的人生、扭曲的世界。这是一部费时两年写了15章、却将手稿焚毁,结果欲罢不能、不吐不快,于是重新展纸、一气呵成的杰作。《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文艺界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传统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
叶赛宁诗选
[俄] 谢尔盖·叶赛宁
叶赛宁是沙俄到苏联时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一直以来最受中国读者喜爱的苏联诗人之一。他是苏联建立初期为数不多的支持十月革命的旧时代诗人之一,也是意象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其诗歌尤以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被称为俄罗斯田园风光的歌手,和俄罗斯乡村最后一位诗人。本诗选几乎囊括其所有经典作品,除一百余首抒情诗外还包括小长诗:《苏维埃罗斯》、《正在离去的罗斯》、《无家可归的罗斯》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等
我知道怎样去爱
[俄] 安娜·阿赫玛托娃
评分 7分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女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精选集,由诗人伊沙及妻子老G根据其英文版本翻译而成。阿赫玛托娃主张朴素、简单的创作形式,其诗歌作品一般篇幅较短,讲究押韵和规则。其创作风格颇具艺术性,语言自然,富有情思,别具一格,充满人文精神。同时,她的作品也体现出俄罗斯古典诗歌优美、清新、简练与和谐的传统。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本书是一部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的一曲颂歌”。小说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整体背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在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自觉、无私而坚强的战士。虽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以坚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保尔·柯察金这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光辉形象,及其向理想与精神的皈依历程,一直成为正直、坚强、自强不息的象征,鼓舞和
彼得堡
[俄] 安德列·别雷
在西方,安德列·别雷被看作是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更是将安德列·别雷最重要的作品《彼得堡》与西方的另外三部划时代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列为他最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彼得堡》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彼得堡十天里所发生的故事。在宏大的背景下,工厂罢工、游行、暗杀频频上演,平民与贵族、革命党人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俄] 伊万·布宁
伊万·布宁著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精)/双头鹰经典》是作者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历时七年完成。小说以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用散文诗一样的优雅笔调,将大自然的声音、气味、色彩和光线,细腻捕捉并诉诸笔端,并且抒情地回忆了俄罗斯的乡土、古老的民风,从主观感受和体验中不断探索与发现自我,展现了俄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本色。 《纽约时报》评价《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时称:“布宁平静、克制
死魂灵
[俄] 果戈理
评分 7.8分
《死魂灵》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专营骗术的商人乞乞科夫来到某偏僻省城,以其天花乱坠的吹捧成为当地官僚的座上客,并上门去向地主收购死农奴,企图以此作为抵押,买空卖空,牟取暴利。丑事败露后,他便逃之夭夭。《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俄国作家。他和普希金一起,奠定了十九世纪俄
前夜·父与子
本书包括《前夜》、《父与子》两部作品。 《前夜》(1860)、《父与子》(1862)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写贵族出身的叶连娜嫁给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决心同他一起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解放共同战斗的故事。后一部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的鲜明形象。 屠格涅夫,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心理分析和风景描写大师,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
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 普希金
本书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罪与罚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
变色龙
[俄国] 契诃夫
★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收录27篇经典短篇小说 ★著名翻译家汝龙先生经典译本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收入了作者27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者: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l904—1936),苏联作家。1919年入伍,成为布琼尼骑兵团侦察兵。负伤复员后从事文学创作。主要著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中诞生的》。
罪与罚(化境文库)
《罪与罚》是俄国文学的高峰,一份触目惊心的犯罪心理报告,是世所公认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描述一个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贫困被迫从法律系辍学,靠母亲和妹妹的接济艰难度日,他自命不凡地以为可以在这个黑暗的现实中充当审判官,于是杀死了一只社会害虫,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慌乱之下又杀了对方的妹妹。 犯下两桩谋杀罪之后,他处在极其痛苦的矛盾之中,无法摆脱惊惧的心情。他试图说服自己杀了那个人是正义的
猎人笔记
[俄] 屠格涅夫(И. С. Тургенев)
《猎人笔记》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这是一部形式独特的随笔集。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描述了俄罗斯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展示了作家力求阐发的农民天性的淳朴善良、人格的尊严以及人道主义的神圣和高贵的主题思想。对人民的热爱,对
[俄国] 果戈理
《死魂灵》的目标是“从一侧面来表现全俄罗斯”,它的出版“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也使果戈理跻身于世界级经典作家之列。小说通过骗子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以图营利的奇异故事,全方位揭示了帝俄社会的腐败和农奴制没落的真相,由此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俄罗斯心灵的真实状态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剖析和观照。果戈理善于通过喜剧性的细节来折射生活被肢解、生命被窒息、生存被僵化的艺术才华,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出色的表现。
樱桃园
[俄] 契诃夫
1887年契诃夫写下了他的第一个多幕剧《伊凡诺夫》,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情况。观众看完这出戏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能走他们的路。十年后,契诃夫在第二个多幕剧《海鸥》中,继续探寻正确的世界观,表达了一种思想,事业的成功以崇高的信仰为前提。完成于1890年的剧本《万尼亚舅舅》赢得了列宁的赞誉,称它为“可怕的作品”,因为契诃夫用他的“天才”“敲击观众的空洞的脑袋”,向观众说明,理想和远大的目
七个被绞死的人
[俄] 安德烈耶夫
评分 8.2分
本书是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的小说集,精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11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名篇《红笑》《七个被绞死的人》《墙》等。 安德烈耶夫的小说杂糅多种艺术风格,笔触深入广袤的社会现实内里,在对人物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冷峻描写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流动着纤细的诗意。安德烈耶夫笔下刻画的人物多为社会边缘人和浮世畸零人,故事罕见、离奇;其叙述风格在俄国作家中也独树一帜,呈现为一贯的紧凑、细腻、迷离,笔墨浓
[俄] 亚历山大·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这部诗体小说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普希金抒情诗选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开启了俄罗斯文学的大门。他在诗歌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追求、情感、品格和风格。他的诗激情澎湃,始终为自由而追求不懈,梦想有朝一日能挣脱沙皇专制制度的羁绊,纵情翱翔在无拘无束的蓝天底下。他的作品中还有大量的爱情诗,诗人在其中抒发了万千热烈的真挚情怀,讴歌了他所倾慕的女性,极富真情实感,脍炙人口,沁人心脾。 本书收入普希金一生所创作的最重要的抒情诗,由著名翻译家,曾独
[俄]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高尔基的枕边书,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因此书对屠格涅夫推崇备至,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1851年,《猎人笔记》成书之后,当局震怒,屠格涅夫因此被迫离开了故乡俄国,长期旅居西欧,他也因此被推举为国际文学大会副主席(主席是维克多·雨果)。 ◆插画师亲赴屠格涅夫家乡奥廖尔省采风,纯手绘19世纪俄国风格插图。 ◆关于苏联之前的俄国风光,再也没有比《猎人笔记》更让人推崇备至的描绘了。 ◆一幅
雅科夫的梯子
[俄]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评分 8.3分
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新作——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这部“纪念祖父”的史诗记录了奥谢茨基家庭六代人的命运。这是一本描写过去,叙述20世纪历史的小说,从19世纪末到2011年,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怀旧小说。
狗心
[俄]布尔加科夫
评分 8.7分
童年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一天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本书主要创作于1912至1913年,大致反映了高尔基三岁至十一岁之间的经历。小说以主人公父亲的死亡开始,以母亲的死亡结尾,夹杂着
[俄] 列夫·托尔斯泰
1851年,列夫·托尔斯泰跟随哥哥去高加索,在部队里服役了两年半。在那里,作为作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开始诞生。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形形色色的场景由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连结在一起,由一个孩子理解生活的视角组合在一起,而且浸透着生活的喜悦、童年的诗意和纯真的情感,弥漫着浓厚的田园气息。 本书不仅是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而且是托尔斯泰的处女作。 本书折射了作家在童年时期的贵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