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国的方法
王德威
评分 8.3分
《想象中国的方法》是哈佛大学学者王德威颇具代表性和开拓性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论文集。他从狎邪、科幻、公案、谴责、翻译等晚清小说谈起,探讨晚清文学的开创性,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著名论断;通过合观鲁迅、沈从文的作品以展现中国写实文学的美学与道德尺度之间的对话,通过《骆驼祥子》颠覆性的闹剧手法来展示“人道主义写实作家”老舍对现实主义的对抗,借此研究现代小说名家与现实主义的关联;同时以张爱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评分 8.6分
王德威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8 ISBN:9787108060969 定价:54.00元 本书是王德威应北京大学邀请到中文系短期授课的课程讲稿编写而成,课程共八次。其中六次是演讲性质,各从“抒情”与现代中国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等,做出观察;另外两次则为座谈,范
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
评分 8.8分
本書收錄三篇文章,代表近年作者對華語語系文學的思考。 〈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介紹這一學科興起的來龍去脈,和作者個人的方法學建議。〈根的政治,勢的詩學〉對傳統、殖民研究所強調的「根」 (root) 與「徑」 (route) 的公式,提出質疑; 強調文學以其想象力以及對話能量,讓我們思考以「勢」——內蘊的氣勢,外緣的局勢——未出發的詩學政治。〈華夷風起〉則延伸以上話題,並以馬華文學作為論證的坐標
说莫言
评分 6.4分
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文学评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的热烈关注。对于莫言的思想历程、文学创作等等都有浓厚的兴趣。编选一本由众多权威文学批评家撰写的有关莫言创作的评论文章、访谈,莫言文学年表,包括莫言自己对创作历程的回顾,将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深入得了解这位作家,了解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建设的成就。 《说莫言》一书收录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德威、张旭东、严锋、张闳、
歷史與怪獸
评分 9.0分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名叫「檮杌」。這種怪獸外表怪誕,好鬥不懈,且有預知吉凶的能力。隨著時間流變,檮杌的形象逐漸由怪獸轉為有魔性的惡人。更耐人尋思的是,檮杌也被視為歷史的代稱,擔負「紀惡以為戒」的功能。到了晚明,檮杌又被援引為小說,以其幻魅多變的特質,評述古今、敷衍正邪。檮杌由怪獸、到魔頭、惡人、史書到小說的轉變,足以說明中國文明對歷史、暴力、敘事想像的一端。 .
评分 8.4分
2006年秋,作者应邀到北京大学短期授课,本书即根据那八堂课整理而成。八堂课,有六次是演讲性质,各从“抒情”与现代中国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做出观察;另外两次则为座谈,范围包罗较广。作者所援引的范例有“五四”到当代的主要作家,也有海外文学的佼佼者。所讨论的文类,除了“抒情”表述的主要形式诗歌之外,也尝试了如小说、散文、戏剧,甚至音乐。作者另外写出《“有情”的
一九四九以後
评分 7.8分
現代中文文學到了1949 年出現前所未有的轉變和分流。中國大陸出現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學」,文人身份與干部體制、作家協會與國家機器關係複雜,此消彼長。從「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宣傳與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始終是當代文學發展的矛盾主線。台灣則在日據五十年後建設了「國語的文學」,由「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現代主義,再到「世紀末的華麗」,不少佳作樹立了當代中文文學的標準。而香港文學從「左右
華麗島的冒險
為深化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研究,探究當時日本作家是如何想像、書寫台灣的? 本書乃精選十篇代表性作品,讓讀者一窺日本作家如何營造出不同樣貌的台灣, 並藉此喚起對日治時期文學更多方位的閱讀與研究。 這幾年台灣研究當紅,殖民時期的台籍作家名氣不論大小,都已經上了封神榜。相形之下,日本作家如何看待台灣的議題似乎乏人問津。這也許和語言訓練、國族文學範疇的限制有關,但也顯示了我們觀察台灣文學的殖民和後殖民
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
本書收錄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台灣學者王德威先生的一組共四篇論文:《傷痕書寫,國家文學》、《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歷史與怪獸》、《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 本組四篇文章對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分別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讀;檢討一九四九年以來身處不同境地的中國作家負載着當代政治,重新打造了一種傷痕書寫,體現國家在追尋現代性過程中被斵傷、撕裂的遭遇;進而叩問:傷痕與國家機
後遺民寫作
评分 8.2分
:::內容簡介::: 「後遺民寫作的「後」,原有自遺民論述的窠臼解放之義。但事實不然。「後」不僅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而不了。而「遺」是遺「失」──失去或棄絕;遺也是「殘」遺──缺憾和匱乏;遺同時又是遺「傳」」──傳衍留駐。 如果遺民意識總已暗示時空的消逝錯置,正統的替換遞嬗,後遺民則變本加厲,寧願更錯置那已錯置的時空,更追思那從來
被压抑的现代性
评分 8.5分
在中国叙事文学的研究里,晚清小说一向不受重视。但不论从历史、美学、意识形态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此一时期的小说所显现的尖力及复杂面向,都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对治现代文学者而言,晚清小说岂止仅代表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它的出现,还是它的被忽视,本身就已经见证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端。 本书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
落地的麦子不死
本书是知名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教授研究张爱玲及“张派”传人文学创作论文的精编本。作者对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及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的阐述,对海内外“张派”传人谱系的梳理,对“张派”传人各类创作得失的分析,在本书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全书高屋建瓴、论述精当,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是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张学”研究著作。 王德威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以小说为重点,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面向;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由“除魅”到“招魂”,《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借这一论式叩问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学间复杂的对话关系,如国家神话的生成、文类秩序与象征体系的重组、“史学正义”与“诗学正义”的辩证、群众与个人主体的还乡团动,还有更重要的,时间、书写、欲望、记忆所构成的叙事网络。 王德威,
可畏的想像力
评分 暂无
當代作家書寫他們的生存所在,為何「可畏」? 只有那些倖免於肉身凌辱,尚未因種種劫難而成為行屍走肉的人,才得以在見證不義之餘,有能力想像種種恐怖並運用這可畏的想像力。這樣的想像有助於思辨政治情境,啟動政治情懷。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王德威繼《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之後,又一本探討當代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作品
南洋讀本
南洋曾是華人移民海外的首選,東西殖民勢力競逐的所在,海上絲路通往印歐的必經之地,革命起點或流亡的終點,華洋種族、文化交錯的舞台。 《南洋讀本》共分四輯: 半島——唐山加南洋,異國裡的中國情調 中南半島的深山、叢林與河流承載著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抗戰時期華人機工、森林裡的戰士枯骨、金三角反共救國軍基地,還有馬來膠林深處的左翼勢力。半島
现当代文学新论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
当代小说二十家
臺灣
◆閱讀臺灣文學的最佳入門導引,中文系、歷史系、台文系所師生必讀! ◆2005《誠品好讀》年度之最「重量出版」! ◆嘉惠學子回饋價460元(原精裝定價600元)! 臺灣的地貌在六千六百萬年前隱約浮現,漢族大規模移入的歷史只有四百年──然而這四百年卻帶來空前的文明變化。殖民、移民、遺民的勢力你來我往,以各種名目表述想當然耳的歷史。國族的
当代小说二十家〔增订本〕
评分 8.7分
本书是关于介绍“当代小说二十家”的文学评论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老灵魂前世今生》、《以爱欲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拾骨者舞鸡》、《在群象与猴党的家乡》等文章。 王德威,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Edward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
21世紀臺灣文學與歷史的新視野 臺灣的地貌在六千六百萬年前隱約浮現,漢族大規模移入的歷史只有四百年──然而這四百年卻帶來空前的文明變化。殖民、移民、遺民的勢力你來我往,以各種名目表述想當然耳的歷史。國族的、地域的、族群的、文化的、意識形態的力量擠壓衝撞,狂野之處,豈竟是像地表之下,那千百年來不得稍息的板塊運動? 這本選集介紹
想像中国的方法
目录: 序:小说中国 辑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寓教于恶 三部晚清狎邪小说 贾宝玉坐潜水艇 晚清科幻小说新论 《老残游记》与公案小说 “谴责”以外的喧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