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增订本)
陈平原
评分 7.6分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评分 7.3分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
评分 7.5分
以画报介入历史,以图像解说晚清,以史料印证图像, 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 呈现《点石斋画报》中的社会人情。 本书从《点石斋画报》4000余幅图像中,“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160多幅,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以“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展开《点石斋画报》,再加以阐释与补充,使晚清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其
开封
本书是“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全面呈现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精神与追求。所选文章从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搜寻有关古城开封的历史记忆,探寻关于开封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千古文人侠客梦
评分 8.1分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是一部视野广阔、研究扎实的武侠小说研究著作。
小说史
评分 8.6分
本书通过"文学史眼光"、"小说史研究方法"、"中国小说类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四部分内容,在撰著文学史的同时,自觉反思其理论框架和操作规则,呈现出作者撰史过程中的理论思考。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与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的初版本相比,北大“增订版”的最大差异是,减少了《“五方杂处”说北京》与《“通俗小说”在中国》二文,增加了《“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重建“文学史”》、《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校友与大学文化》等六文,另外,还有十六则议论当下的“学术随感录”。为何加一括号,以“续”相称?那是对于“八十年代”青春激情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评分 8.4分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内容简介:理论思维的贫乏与理论框架的单调,是文学史研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以前谈过,不赘。这里谈谈工作范式的建立与运用。因单是从哲学发展层次讨论文学史是什么,于实际研究作用不大。选择工作范式实际上也就选择了研究范围——承认有所不能,有所不为,破除那种“全面”、“稳妥”的教科书心态,根据自己的理论设计,长驱直入,变平面的罗列为纵深的开掘。
学者的人间情怀
评分 8.0分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几种随笔集中,《学者的人间情怀》一书印数不多,影响却是最大的。十年前由珠海出版社初刊,印数五千,此后未再重印,但不时能在论者的引述或评议中露一露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书题的那篇文章。《学者的人间情怀》最初发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读书》杂志,日后被收入各种选本。如此“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必定“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评分 8.3分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三联讲坛”系列丛书精选了一批有特色的大学选修课、专业课及有影响的演讲录音整理成书,自《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推出后,原汁原味的“名师课堂”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本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是丛书中最新的一种。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准“古文”该死、“白话”当活,把古文十八家列为“十八妖魔”。陈平原在北大
晚明与晚清
本书集中讨论“晚明”与“晚清”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时期,目的是挑战传统的研究格局,既跨越“古代”、“近代”、“现代”的时段划分,又打通“文学”、“史学”、“文化”的边界。 陈平原:1954~,生于广东潮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老北大的故事》等 1954~,生于广东潮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中国文学传统和晚清、五四的小说状况为根基,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大陆学者应用叙事理论以成专著之先河。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本书由章太炎、胡适的个案出发,对于二十世纪的学术转型进行论述,从而展开专题研究。为了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并以大量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证明了这一点。 陈平原,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阅读日本
评分 7.4分
千古文人侠客梦(增订本)
《千古文人侠客梦》(增订本)共分九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是一部视野广阔、研究扎实的武侠小说研究著作。本书1992年初版,从初版到现在,中文版已是第6个版本。这本书是陈平原学术著作中的畅销书。英文版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白俄
《新青年》文选
评分 9.3分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闲情乐事
评分 暂无
《闲情乐事》这一集子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评分 8.5分
本书在思想史、学术史与教育史的夹缝中,思考文学史的生存处境及发展前景。从学科入手,兼及学问体系、学术潮流、学人性格与学科建设,既总结百年来中国人从事文学史撰述与教学的经验,又质疑那种根深蒂固的文学史情结。辨析得失的同时,更希望探究可能的出路。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
读书是件好玩的事
评分 6.7分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
大学小言
评分 7.9分
评分 8.7分
本书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
大学的意义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神神鬼鬼
《神神鬼鬼》堪称名人谈鬼神的合集,由陈平原选编而成。节录了现当代文学史上如茅盾、周作人、梁实秋、老舍、鲁迅等35位名家在鬼神观念上的看法和观点。通过选入的52篇文章,介绍了"鬼"与"神”这两个在一般民众心目中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先秦以来历代鬼诗、鬼画、鬼戏、鬼文的艺术特色,并对若干以鬼为表现对象的文艺作品进行了介绍评析。鬼而人,人而鬼,借鬼神谈苍生,是一代文人对鬼神及"鬼神文艺"潜在而浓厚的兴趣所在。
生生死死
《生生死死》收集了由陈平原选编的周作人、鲁迅、梁实秋、冰心、俞平伯等42位名家的60篇谈论“生”与“死”话题的文章,大致区分为“生死意义”“丧祭仪式与生者”“关于自杀的种种”和“人到中年”四个部分。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书中作者对于生死各自不同的感悟、对生命意义的总结让我们看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生死观的同时,也提醒每个人“好好的活”“好好的死”,努力追寻生命的意义。 编者:陈平原(195
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
评分 7.0分
陈平原自称“不是文学家,也不是旅行家,只是喜欢旅游的读书人,偶尔写点游记”,正在“立此存照”,是以学者的眼光,“阅读欧洲”并撰写随笔。而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努力打破博物馆的封闭性,引入另外两个参照系——作为游览者的陈平原,不仅与博物馆里的万千展品对话,还与此前诸多描述这座博物馆的先贤,以及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对话。虽写伦敦,但处处关怀的是中国。除此之外,另加“克里特岛”、“欧游散记”两辑,希望
大英博物馆日记
评分 6.9分
伦敦一月,最让我得意的是住处临近大英博物馆,因而得以从容观察这个已有二百五十年历史、绝对享誉全球的“知识的海洋”。走过不少国家,见识过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怦然心动、流连忘返的,非大英博物馆莫属。这一判断,牵涉到时间、金钱、个人心境以及知识储备等,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